探讨依巴斯汀结合西咪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探讨依巴斯汀结合西咪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

卢洁

红河州皮肤病防治所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 662200


摘要:目的:探讨依巴斯汀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到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对照组(依巴斯汀治疗)和观察组(依巴斯汀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对照组70%,观察组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23.33%,观察组3.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荨麻疹采用依巴斯汀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借鉴。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依巴斯汀;西咪替丁;风团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英文简称CU,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该疾病的病因复杂,病情迁延反复,治愈难度大,患者患病后面部、四肢及躯干会发生局部性和暂时性的风团、红斑等,还伴发瘙痒等症状,给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都会造成诸多困扰,目前,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以控制过敏介质释放、缓解皮肤瘙痒为主,但经实践发现单一用药效果有效[1]。为此,本文通过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以探寻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纳入30例。对照组:男:女=19:11,年龄范围:21-47岁,均龄:(34±2.16)岁,病程:0.5-3年,平均病程(1.75±0.25)年;观察组:男:女=18:12,年龄范围:22-46岁,均龄:(34±2.15)岁,病程:0.5-3年,平均病程(1.75±0.24)年。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依巴斯汀(生产企业: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119;规格:10mg)治疗,一日一次,一次一片(10mg)。

观察组:使用依巴斯汀联合西咪替丁(生产企业: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3654;规格:0.2g)治疗,依巴斯汀用法同对照组,西咪替丁一日两次,一次两片(0.4g),于餐后服用。

两组均治疗一个月,观察效果。

1.3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患者风团、红斑消失,瘙痒症状消失,判定为显效;患者风团、红斑数量减少,瘙痒症状减轻,发作及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发作间隔时间显著增长,判定为有效;患者病症未缓解甚或加重,判定为无效[2]。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选取的收据均为计数资料:n(%)可表示、卡方验,结果有P<0.05时,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有效的总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11

10

9

21(70.00)

观察组

30

16

12

2

28(93.33)

x2





5.455

P





0.019

2.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总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分组

例数

头痛头晕

恶心

口干

嗜睡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

30

2

1

3

1

7(23.33)

观察组

30

1

0

0

0

1(3.33)

x2






5.192

P






0.023


  1.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皮肤科高发的顽固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和黏膜小血管发生局限性的水肿和炎性充血等情况,该疾病的发病多由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饮食、感染、昆虫叮咬、药物使用、温度变化、季节交替、吸入性过敏原等,慢性荨麻疹的病程迁延反复,治疗周期长,患者病情发作时会在一天内发生多次皮疹,而多数患者每天都会发生皮疹,亦或是反复发作、加重然后缓解或者消失,有的患者患病长达数年之久,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上分为变态反应与非变态反应[3-4]

现临床阶段,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先通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泵、H1受体阻断剂等药物尽早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再达到进一步治疗的效果[5]。依巴斯汀是二代抗组胺类药物,它的代谢产物为卡瑞斯汀,卡瑞斯汀是它的抗组胺活性成分,对H1受体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对变态反应介质的释放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使组胺的释放量受到抑制,对皮肤水肿及瘙痒等症状具有有效的改善效果;对肥大细胞的稳定效果良好,且它对正常T细胞分泌出的活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等相关炎性因子的释放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对炎性反应发生率具有明显的降低效果,从而可有效抑制慢性荨麻疹炎性反应递质的释放;依巴斯汀的抗组胺及止痒效果良好,属于无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物,它的活性成分不会穿过血脑屏障,因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不会产生明显作用,且其抗胆碱效果较轻微,安全性较高[6]。经临床研究显示:服用依巴斯汀会出现头痛、头晕、口干、乏力、嗜睡、肠胃道不适、恶心等不良反应,以口干、轻度嗜睡、头痛为常见不良反应,多数不良反应无需处理,会随用药时间延长而自行消失,同时,临床研究还发现:依巴斯汀对于于顽固性的慢性荨麻疹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需要采用联合用药才可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因而,需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7]。西咪替丁为H2受体拮抗剂,对H2受体阻滞剂具有选择性,相关研究报道认为西咪替丁可对淋巴细胞功能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抗病毒性良好,拮抗组胺效用较好,对过敏反应可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8]。通过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P<0.05。可见,依巴斯汀和西咪替丁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将依巴斯汀和西咪替丁联合用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方案较优,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锐.中医辨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86例[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1):164.

[2]王军平.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用药效果初步评定[J].中国处方药,2016,14(12):83-84.

[3]王福东,曹慧.枸地氯雷他定与依巴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对比[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17(03):223-226.

[4]王维,史天威,陈燕辉.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24):3779-3781.

[5]蔡云.依巴斯汀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IgE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8):100-101.

[6]何家俊.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1):109-111.

[7]黄翠评.探索依巴斯汀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8):101-103.

[8]郭强,李国阳.西咪替丁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