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2
/ 2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王健 孙佳明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现代建筑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为提高施工效益、控制成本、提高进度,合理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实现部分建筑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有效提升了项目开发建设进度与质量。在该技术实际应用时,应当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合理控制,才可充分发挥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优势。本文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建筑行业需要浪费大量建筑基材及燃油等资源,较难形成循环利用。而装配式建筑就是通过借助工厂进行集中生产的建筑方式,通过设计科学结构,减少钢模等材料的消耗。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来说,工厂集约化施工作业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对水、电等资源的浪费。而且在建筑单体拆除后,装配式建筑能够重新进行组装和拼接,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预制装配式建筑应用优势解析

2.1施工成本控制优势

在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剖析后可知,由于材料质量要求高、技术加工要求高、设备性能要求高,使得工程施工成本较高。在对项目开发总投资进行对比后,可发现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经济效益高,可在有限的成本控制内,达到最佳工程建设施工目标,保证项目开发的经济性与可行性。

2.2建筑工期管理优势

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在施工前已在车间完成标准化加工,因此有效节省了建筑模板施工、钢筋施工、管线施工、工序交接、验收管理的工作时间,使得实际工程建设时工期得到合理控制。如预制装配式反贴面墙体的施工进度管理,由于相关构件加工时,仅预留个别节点与洞口,无其他装饰施工,有效提高了外墙施工进度,提前了室内装饰作业时间,对建筑工期进行合理缩小

2.3建筑文明施工优势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由于建筑构件预制加工,有效减少了建筑现场的垃圾堆放,对混凝土振捣作业进行合理控制,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噪声污染。通过对预制构件进行外观分析可知,构件表面平整光洁,现场施工过程中不需进行抹灰处理,可有效规避现场扬灰问题的出现,对粉尘污染进行有效控制。为有效控制建筑开发成本,需对人工劳动成本进行一定控制,合理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有效降低劳动需求量,提高建筑开发质量与效益,落实建筑文明施工管理理念。

3预制件施工技术

3.1预制剪力墙施工技术

预制构件的连接效果将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以及整个项目的地震和安全性。在使用预制技术进行施工时,首先,必须精确定位组件,以确保组件位置准确,并通过螺栓连接组件。在安装预制构件的过程中,应将连接杆预留在地板的下半部,并将其插入预先预留在内壁的螺栓孔中。然后,在施工过程中,应使用水泥砂浆浇筑螺栓孔,用螺栓固定并连接剪力墙和整个施工项目,以使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将螺栓连接位置与设置在施工中心的剪力墙连接起来,以使剪力墙更稳定,提高墙体的稳定性。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总体实际情况和要求控制成本,同时,要注意保护周围的建筑环境。预制剪力墙在吊装施工时,根据预制墙板的吊环位置使用合理的吊点。钢丝绳通过钩环与外墙板预留的吊环连接。只有检查了部件的外观质量和吊环的连接后,才能继续进行吊装。起吊之前,应将预制墙板下侧的外角钉入500mm宽的全长多层板中。提升速度应缓慢且均匀,以确保预制墙板的边缘不被损坏。吊装预制墙板时,要求塔式起重机将其缓慢提升到操作层上方约600mm。施工人员应使用两条滑绳用钩子将其钩住,用滑绳拉动面板并缓慢放下墙面板。

3.2安装预制叠合楼板

建筑叠合楼板构成了装配式建筑物中的核心部分,因此叠合楼板的坚固程度能够决定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施工人员对于叠合楼板具体在进行全面的组装操作时,应当严格遵循组装叠合楼板的流程,节约叠合楼板的施工材料。同时,施工人员对于叠合楼板的各个作业层应当保留必要的间隔距离,对于安装叠合楼板的各个层次厚度以及安装施工方向予以正确的设定。在多数的情况下,对于吊装叠合楼板材料应当实施模块化的施工,确保将临时性的底部支架放置于叠合楼板的下侧,杜绝楼板坍塌与倾斜的施工隐患。建筑施工单位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单位对于叠合楼板如果未能做到正确进行处理,那么容易造成叠合楼板的关键部位出现开裂,或者造成其他的施工隐患产生。同时,对于叠合楼板在进行建造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要做到格外重视楼板本身的结构坚固程度,杜绝楼板渗水的风险。为了保证叠合楼板达到应有的坚固程度,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做到反复检查叠合楼板的整体构造,并且严格检查楼板的防渗性。通过运用模块化的建筑物叠合楼板施工处理,应当能够保证叠合楼板的良好质量性能。

3.3预制建筑窗体的施工

预制装配式的建筑物不能缺少预制窗体的重要建筑构造,施工单位对于窗体朝向以及窗体的施工材料必须予以合理的选择,如此才能确保建筑窗体具有良好的透光程度,严格保证窗体预制件的安装施工效果。例如对于螺母连接的预制窗体结构而言,施工人员应当保证牢固连接预留孔与螺栓部件。

4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难点

现代技术可以对构件进行多种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参数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加固,并对混凝土进行合理配置。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工程质量,要做好构件的质量控制,以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如果零件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处理以确保施工安全。为了避免零件损坏,在加工过程中要做好零件固定。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根据施工规范对部件进行变形和损坏。在运输物料的过程中,可以放置缓冲物料以避免碰撞,并且可以按照计划的路线进行运输。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安装,以有效避免因仓储管理不当造成的部件损坏。

5装配式建筑质量管控

5.1提升专业技能

装配式建筑对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由于组件预制和现场施工组装都需要具备熟练掌握装配技巧。因此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前提下,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从而让施工人员能够自如解决在装配式建筑组装中产生的困难,才可以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质量。

5.2完善建筑销售渠道,实现综合管理

许多人认为在实际的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施工和建筑销售无直接联系,这是一种错误认知。恰恰相反,建筑销售和建筑施工存在密切联系,这是在实施装配式建筑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稳定性,需要尽快完善销售的沟通工作,做好综合管理。依据业主需求针对性的选择处理模式然后装配,避免后期纠纷和风险,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结束语

简而言之,预制建筑物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结果。预制建筑物的建造速度很快,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并释放了劳动力。施工现场不会因模板和钢材的随意堆放而混乱。目前,预制建筑的新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它具有节能环保、施工速度快的优点,因此,在我国建筑业的未来发展中将占据有利的市场。

参考文献

[1]高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176+178.

[2]刘海第.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居舍,2019(06):57.

[3]张少春.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2):121-122.

[4]颜超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24):19-20+23.

[5]肖伟.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22):12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