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的护理干预和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3
/ 2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的护理干预和效果分析

和会群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云南丽江 674100

【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的护理干预和效果。方法:研究在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期间进行,共对我院的11例肝衰竭患者进行了分析,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预警性护理措施,对比干预前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患者并发症。结果:干预后,患者ALT、AFP、TBIL、AST较之干预前有显著差异,P<0.05;本组所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18%(2例),发生率略高。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预警性护理用于肝衰竭效果较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建议在临床中推广这一护理措施。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术;肝衰竭;预警性护理;肝功能;并发症

肝衰竭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肝脏系统疾病,本病在男性群体中发病较高[1]。肝衰竭病情凶险,起病较急,致死率较高[2]。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为临床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由于患者躯体受损严重,术后需要配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才能确保康复效果。文章分析了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的护理干预和效果,并对11例肝衰竭患者进行了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在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期间,共对我院的11例肝衰竭患者进行了分析,所选取患者中有男性9例,女性3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39岁。患者无手术禁忌症、精神障碍、语言沟通障碍,未合并其它恶性病变与其它脏器功能障碍。

1.2方法

患者均在我院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术后在常规病情护理、用药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警性护理措施,内容如下:

1.2.1环境干预

将患者置于安静舒适的独立病房当中,定期采用含氯溶液进行病房消毒,使用紫外线消毒。病房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舒适,将温度调节至舒适状态,减轻患者的不适感。病区周围禁止非医护人员走动,术后3d内尽量避免家属探视,让患者保持良好的休息质量。

1.2.2安全管理

定期对患者皮肤进行清洁,在清理体毛时,注意避免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预防性使用葡萄糖酸钙、异丙嗪或是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降低过敏风险,预防低血钙;酌情应用白蛋白扩容,维持游离钙的正常水平,预防低血压发病。CRRT报警后,应当停止治疗,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2.3预警性干预

若患者出现发热及寒颤等症状,则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静滴治疗,若患者症状持续进展,则停止置换;将患者调整至舒适体位,在实施穿刺等护理操作时,应当使用毛毯覆盖其它部位,输液时,可以进行加温输液。及时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体征,一旦发生血压骤降等体征急剧变化时,应停止治疗,展开电刺激抢救等。

1.2.4心理干预

治疗过程中,与患者保持适当的沟通,向患者讲解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时间、治疗目的等,倾听患者倾诉,并为患者解疑答惑。

1.2.5操作时注意事项

将废液收集袋放置在机器液体架上,但低于操作者腰部位置;穿刺时,一般选择股动脉穿刺,经股动脉搏动最强点内侧0.5cm位置进针。建立体外循环后,将血浆泵转速设置为80ml/min,引穴至静脉壶上端后,关泵,连接静脉端,开泵,若静脉通道,无渗血情况,将转速调节至100~120ml/min。

1.2.6术后预警干预

对穿刺点以及周围皮肤进行观察,查看穿刺点有无渗血,周围皮肤有无红斑、青斑等形成,发现皮肤异常,需要松开绷带,并对血渍等及时清理;患者下肢提高30°左右,加快静脉循环,同时预防脱水。在足底放静脉泵,并穿着穿弹力袜,可遵医嘱应用溶栓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包含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以及AAFP(甲胎蛋白)。统计本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数据以SPSS23.0展开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X2和t值检验,以百分数、(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干预前后患者肝功能分析

干预后,患者肝功能数据较之干预前有显著差异,P<0.05。

表1:干预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对比

时间(n=11)

ALT(U/L)

AFP(ng/ml)

TBIL(umol/L)

AST(U/L)

干预前

73.24±18.44

524.73±28.25

32.88±9.35

69.25±13.04

干预后

52.32±21.64

405.42±24.87

22.16±10.37

53.77±17.28

t

2.4404

10.5136

2.5464

2.3716

P

0.0241

0.0000

0.0192

0.0279

2.2患者的并发症分析

本组所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18%(2例),发生率略高,其中1例为低血压,1例为过敏反应。经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消失,未引起严重后果。

3、讨论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的代谢器官,肝衰竭后,人体代谢紊乱,将引起明显的不适感,若不能够及时的控制病情,就可能导致患者死亡[3]

预警性护理措施是在充分了解本病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及其发病原因的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控制措施,包括环境干预、安全管理、预警性干预、心理干预以及术后预警干预等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采取预警性干预措施,首先来说,能够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其次,应用药物进行预警性治疗,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第三,维持良好的环境,保持适合的体位,实施加温输液等,都能够降低各类并发症、不适感的发生风险,让患者安心治疗,最大限度提升术后肝功能恢复效果。

综上所述: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配合以预警性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清奇,郭婷,张丽丽, 等.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7):40-42.

[2]王霞.预警性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中的效果观察[J].健康之友,2020,(7):244.

[3]谢仕利.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1):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