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呼吸机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3
/ 2

有创呼吸机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研究

吕唱唱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 江苏贾汪 221011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临床有创呼吸机治疗中实施的可行性。方法:范围纳入在2019年2月~2020年10月,病例数为40例,实验组(n=20)行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n=20)行常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呼吸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患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评分更高,数据P<0.05,差异较大;实验组病患呼吸、动脉血氧分压、心率、二氧化碳指标改善情况更优,数据P<0.05,差异较大。结论:循证护理可积极推广。

【关键词】有创呼吸机护理循证护理


有创呼吸机作为多功能呼吸机,可以有效支持机体呼吸,适用于需要呼吸支持、氧合功能障碍、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心肺脑复苏呼吸支持等群体中,可有效抢救并维持患者生命,但有创呼吸机作为侵入性治疗手段,会增加病患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利于病患预后[1]。经研究显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辅助提高疗效,尽可能改善病患呼吸状态,基于此,本文分析循证护理在临床有创呼吸机治疗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数据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临床资料

范围纳入在2019年2月~2020年10月,病例数为40例,实验组(n=20)行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n=20)行常规护理干预,两组一般资料数据P>0.05为比对无意义。

病例选择标准: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书已签署;行有创呼吸机治疗;预期生存期超过3个月;

排除病例范围:排除合并说多种脏器疾病的患者;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的病患[2]

实验组:年龄最大值为72岁,年龄最小值为21岁,(45.6±0.2)岁中位值;女性病例8例,男性病例12例;

对照组:年龄最大值为71岁,年龄最小值为20岁,(45.0±0.3)岁中位值;女性病例7例,男性病例13例。

    1. 方法

对照组(n=20)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n=20)行循证护理干预:

  1. 建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主治医师、护理人员构成循证护理小

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循证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待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护理服务。

  1. 问题提出。观察病患临床病症,找出并总结有创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护

理服务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潜在问题,例如:如何提高有创呼吸机正确使用率、如何与病患沟通等问题。

  1. 制定护理方案。向病患介绍治疗方法、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针对

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解答,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对有创呼吸机使用方法及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由于有创呼吸机属于侵入性治疗手段,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严重影响病患配合度。因此,护理人员需评估病患实际心理状态,并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告知患者负性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其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护理人员需主动询问病患情绪及主观感受,及时调整患者体位,避免病患出现不适等病症;护理人员需观察病患临床表现,若病患出现呼吸困难、痰多等病症择婿立即汇报主治医师并予以对症处理;及时调整吸氧量,观察患者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指导并鼓励患者自主排痰。

    1. 评定指标

分析两组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书写等护理质量评分及呼吸、动脉血氧分压、心率、二氧化碳指标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卡方检验以%呈现,t检验以5fe29e53b3c4f_html_278849f42ca1ed7e.png 呈现,数据计算方式采用SPSS23.0软件,两组数据P<0.05为比对差异大。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护理质量评分

实验组健康教育(98.20±2.40)分、基础护理(97.20±3.50)分、病房管理(96.50±3.50)分、护理文书书写(98.60±1.70)分、对照组健康教育(90.00±3.00)分、基础护理(90.20±2.80)分、病房管理(90.00±1.20)分、护理文书书写(91.00±2.10)分,可见实验组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评分更高,数据P<0.05,差异较大。

2.2 分析两组患者呼吸改善情况

实验组病患呼吸、动脉血氧分压、心率、二氧化碳指标改善情况更优,数据P<0.05,差异较大。

2 分析两组患者呼吸改善情况(5fe29e53b3c4f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s

分组

例数

呼吸(次/分钟)

动脉血氧分压(mmHg)

心率(次/分钟)

二氧化碳(mmHg)

实验组

20

20±2

86.00±4.00

91±6

49.10±2.80

对照组

20

29±3

50.80±8.00

101±14

68.10±3.60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由于有创呼吸机属于侵入性治疗手段,会诱发病患在治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呼吸机并发症等问题,严重影响病患预后,同时有创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如何提高护理水,如何辅助病患改善呼吸状态也是当下医学讨论的热点之一[3]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基础上按照患者、护理服务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问题制定护理措施,有效弥补传统单一护理干预的不足,提高护理水平,满足病患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促进病预后[4]。经本次数据分析后可见:实验组病患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评分更高,数据P<0.05,差异较大,且与庄晓虹,张立霞,马敏华等人研究结果相似;实验组病患呼吸、动脉血氧分压、心率、二氧化碳指标改善情况更优,数据P<0.05,差异较大。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临床有创呼吸机治疗中实施的可行性更高,可辅助循证医学促进病患预后,同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可在后续临床应用中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晓宁,黄燕玲,黄宝玉, 等.循证护理干预对改善心内直视术后使用利尿剂患者口腔干燥情况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6):726-727.

[2] 庄晓虹,张立霞,马敏华.循证护理对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7(5):135-137.

[3] 常根红.循证护理应用于无创呼吸机治疗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对患者生命体征及疗效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8):60-63.

[4] 么颖,陈琪,祝鹏英, 等.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析及循证干预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7):994-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