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村屯绿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1
/ 2

刍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村屯绿化

刘燕卿

百色市林业局 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村屯绿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新农村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不仅提高了农村居民经济水平,更对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城镇乡村应认识到村屯绿化建设重要性,明确绿化目标,进而优化乡村环境质量,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本文将以村屯绿化工作原则为切入点,简要分析现阶段村屯绿化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屯绿化;问题;优化策略

村屯绿化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方针的人居环境美化工作,可以有效优化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推动农村生态发展。根据我国绿色发展强国目标,绿化建设已成为全国各省市的政治发展目标,村屯绿化也已成为各乡镇的政治工作内容。但目前村屯绿化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村屯绿化建设发展,需要相关部门积极采取优化措施,促使村屯绿化顺利进行,进而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

村屯绿化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村屯绿化,应秉持科学发展观念,遵循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实现农村协调发展转型为生态宜居的最终目标[1]。在村屯绿化工作中应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绿化工作出发点,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并且村屯绿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整体性原则

村屯绿化工作现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村屯绿化工作应坚持整体性原则,应对村屯绿化进行整体规划,确保在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落实好村屯绿化工作,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发展。

2、多样性原则

村屯绿化工作比较容易受多样性地域特点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开展村屯绿化工作前,应先对当地环境进行全面考察,详细了解当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以防后期绿化工作的开展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还应详细分析当地地域文化特点,确保村屯绿化具有地域特色,具有多样性。

3、适宜性原则

村屯绿化建设中应秉持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因为各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尽相同,只有选择适宜当地环境条件的植被,才能落实好村屯绿化建设。所以,在村屯绿化工作动工前,一定要提前监测当地环境条件,确保因地制宜,种植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绿化植被,打造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4、参与性原则

村屯绿化建设中,应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采取合理措施调动当地居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自己家乡绿化建设工作中,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与此同时,还应号召社会力量构建多元化的投入和保护体系,增加投入途径,使当地居民成为绿化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分享者。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村屯绿化工作现存问题

(一)绿化设计与实施环节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开展的村屯绿化存在规划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主要体现在绿化设计简单、绿化树种单一方面。另外,还存在由于土地问题导致实际种植与设计方案不符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最终呈现效果。而且,我国很多乡镇更愿意选择种植一些便于养护的常青树种,这样一来便使村屯绿化失去了当地特色,容易使人视觉疲劳。甚至还有部分地区模仿其他地区的绿化设计,选择一些不适宜当地环境条件生存的绿化树种,最终导致树木难以存活,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影响绿化效率和质量。

(二)乡镇工作人员对村屯绿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归根结底,之所以会出现绿化建设缺乏当地特色等情况,实是因为乡镇工作人员对村屯绿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乡镇工作人员不重视绿化建设,才会出现抄袭模仿其他地区的绿化建设,从而出现绿化建设不符合当地发展的情况。并且,部分地区在绿化种植过程中存在当地居民妨碍施工、私自破坏苗木等情况,同时还存在乡镇政府各部门间缺乏沟通,造成村屯绿化与其他改善村屯面貌工作无法结合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村屯绿化建设质量和效果[2]

(三)居民思想不统一

解放当地居民思想是顺利开展村屯绿化工作的前提条件。现阶段虽然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很多村屯居民由于长期居住农村,难以正确认识新时代下的新思想新观念,导致当地居民并不重视村屯绿化,甚至部分居民对村屯绿化持反对意见,阻挠干涉绿化工作正常开展。

(四)后期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

村屯绿化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很多地区的村屯绿化完成后,由于忽视后期管理工作,难以长期保持绿化效果。比如,绿化种植苗木在生长前8个月内长势很好,但过了此阶段后由于缺乏管理维护,会出现杂草丛生等影响苗木生长的情况,甚至会出现苗木枯死现象。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落实好村屯绿化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科学的规划设计

在进行村屯绿化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区域特点、人文习俗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的绿化设计,并在科学绿化规划下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绿化工作,推动村屯绿化工作顺利开展。其中,村屯绿化规划中应全面考虑新老区域的融合,避免新区域的建设浪费老区域资源。同时还应在村屯街道绿化工作中融入公路绿化元素,使村屯街道绿化既能满足美观效果,又能具备防尘防噪效果。另外,还应根据当地环境条件使新树种和传统树种交叉种植,选择适宜当地环境条件的绿化作物和新树种,选择各类果树作为庭院绿化植被,在实现绿化建设的同时为居民带来经济收入。科学的规划设计是绿化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更是实现村屯绿化效益的重要途径。

(二)强化乡镇工作人员对村屯绿化的重视程度

各乡镇领导应加强对村屯绿化建设的重视,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绿化要求进行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等工作,督促施工单位规范施工[3]。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要制定管理制度,严厉处罚绿化中的抄袭行为,强化乡镇领导对村屯绿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只有不断明确细分工作责任,才能打造出符合当地文化特点和环境特点的绿化工程。

(三)统一居民思想

相关部门应积极宣传村屯绿化的优点,向村民普及绿化知识及新时代先进思想,使村民明白绿化建设带来的好处,进一步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绿化建设中来。同时,还要向村民普及绿化建设的重要性,使其明白绿化环境保护环境是中国公民应尽责任和义务,推动村屯绿化工作顺利进行。

(四)优化后期维护管理工作

资金支持是有效落实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应主动与相关管理部门沟通,尽可能的为村屯绿化管护工作争取资金。同时,应提高管护人员的管护意识,促使其认真负责的维护绿化效果。并且,应不断提高管护人员的管护技术,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培训,为村屯绿化长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村屯绿化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更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但很多地区的村屯绿化都存在各种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本文主要简单分析其中四点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期为各地区村屯绿化带来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何海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屯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南方农业,2020,14(9):117-118.

[2]甘剑兰.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村屯绿化[J].农家科技(上旬刊),2020,(1):183.

[3]吕山,张义飞,王福维, 等.梨树县村屯绿化现状分析及建议[J].林业科技情报,2020,52(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