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联合常规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疗效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1
/ 2

中药熏蒸联合常规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疗效的观察

李亚,王林凎(通讯作者)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511400

【摘 要】目的:探究中药熏蒸联合常规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纳入80例患者,时间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信息输入Excel表格后,按照治疗方式分组(每组40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中药熏蒸治疗试验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常规治疗对于痉挛型脑瘫患者具有实施价值。

【关键词】中药熏蒸;痉挛型脑瘫;肌张力;精细运动

脑性脑瘫(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所谓脑瘫是指婴儿自出生前直至出生后30d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表现多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癫痫等并发障碍[1]。痉挛性脑瘫在脑瘫发生率中占据比例最高,临床表现是以支配的肌肉张力增高,肌力降低,踝关节活动障碍以及异常运动模式等为主。中医在治疗该疾病中颇有建树,基于此,为彰显中药熏蒸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肌张力的有效性,展开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共纳入80例小儿痉挛性脑瘫患者,病例起始时间为2019-1,截止时间为2020-7.纳入标准:1、于本院接受治疗、诊断与检查;2、患者年龄≤4岁;3、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4、患者家属知晓研究内容且签订知情同意书。将患者信息输入Excel表格后,按照治疗方式分组(每组40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本组中男女比例为(26:14),最大年龄3岁,最小年龄11月,平均年龄在(1.9±0.2)岁;中药熏蒸治疗试验组,本组中男女比例为(27:13),最大年龄4岁,最小年龄13月,平均年龄在(2.0±0.3)岁,两组患者从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包含按摩、运动。针灸、作业疗法等。

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联合中药熏蒸,即采用杭州立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LXZ- 200C儿童熏蒸治疗仪, 把中药放进蒸汽炉中,添加适量的水,进行预热,温度调控在37-38℃ , 铺毛巾,把患儿放入舱内, 按工作健开始工作,熏蒸时间为20 min, 每天治疗1次, 15次为1疗程,共3疗程。

    1. 观察指标

  1.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变化,采用Ashworth量表(MAS)对腘绳肌、小腿三头肌张力变化进行评分,总分0~6分,分数越低,肌张力恢复越佳;

  2.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esell发育诊断表评分,评定标准:总分为0~100分,<25分为重度发育迟缓,>85分为正常;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MFM功能评分,对分值0-264分,分数越高,得分越好。

    1. 统计学分析

将患者信息输入Excel表格后进行分组。分组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MAS与Gesell发育诊断表评分以t分析,α=0.05为分界值,低于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肌张力变化

治疗前,两组肌张力变化经统计分析提示无优越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肌力变化经统计分析提示具有优越性(P<0.05),详细见表1.

表1:两组肌张力变化(5fed80adf247e_html_80f8db4085328906.gif ±s)

组别

n

腘绳肌MAS评分

小腿三头肌MA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试验组

40

2.41±0.35

1.99±0.23

4.12±0.58

2.68±0.39

对照组

40

2.44±0.38

2.88±0.41

4.15±0.61

3.17±0.48

T


0.367

11.974

0.225

5.011

P


0.357

0.000

0.411

0.000

2.2 Gesell发育诊断表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Gesell发育诊断表评分经统计提示分析提示无优越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经统计分析提示具有优越性(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组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5fed80adf247e_html_80f8db4085328906.gif ±s,分)

组别

适应性行为

大运动

精细运动

语言

个人社交

试验组n=40






治疗前

25.72±3.19

29.05±3.46

30.25±3.62

31.81±3.68

30.91±3.51

治疗后

69.14±9.07

67.34±9.05

69.75±9.08

74.14±10.05

79.84±8.34

对照组n=40






治疗前

24.73±3.27

28.31±3.46

30.18±3.54

31.59±3.59

30.87±3.48

治疗后

58.74±7.58

57.12±7.31

59.65±8.21

61.24±9.11

54.15±7.28

T治疗前组间

1.486

1.037

0.095

0.293

0.055

P治疗前组间

0.070

0.151

0.462

0.385

0.478

T治疗后组间

6.032

6.023

5.656

6.520

15.909

P治疗后组间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在我国,对于脑瘫患者的治疗多数处于综合康复阶段,即每日定时将患儿送入治疗科室,接受不同训练与指导,例如心理、运动、作业等,虽然综合康复具有一定疗效,但仍存在一定缺点,例如患儿依从性差,不能与现实生活实际相结合,缺少全面性,且重复性不够,模式一对一,患儿之间缺少相互交流,对家长依赖性较强[2]

中医熏蒸发是利用温度、机械、药物的作用,对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痉挛目的[3]。本次研究中,给予中药熏蒸联合常规治疗的试验组,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肌张力、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添加中药熏蒸对于治疗痉挛性患者的肌张力疗效显著。分析原因,药物熏蒸过程中,随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令其机体内邪外出,通过药物可透过皮肤部位对药效直接吸收,令患者病变部位、经络病变区进行有效渗透,从而达到对微循环改善,降低肢体肌张力目的。

综上,应用中药熏蒸联合常规治疗治疗痉挛性脑瘫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肌张力,同时促进发育,适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章马兰, 刘振寰. 针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的影响[J]. 中国针灸, 2018, 038(006):591-596.

[2]马丙祥, 冯刚, 郑宏,等. 疏通矫正手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GMFM、痉挛肌群表面肌电图、日常生活能力、肌张力评定的影响[J]. 中医学报, 2018, v.33;No.240(05):76-80.

[3]蔡倩倩, 马彩云, 尚清,等. 肌筋膜牵伸放松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肌痉挛及上肢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9, 041(005):364-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