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设备基础研磨工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新型设备基础研磨工艺研究

陈艳波

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市 250000

[摘 要] 手工砍锤砍削或磨光机磨削的传统设备基础研磨工艺,存在着施工效率低、研磨质量对施工人员技能依赖性较大的缺点,本文阐述的以设备基础研磨机为主要施工工具的新型设备基础研磨工艺,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字]设备基础研磨机;新型;研磨工艺


1 引言

垫铁作为传递和承受设备载荷的重要安装辅助部件,垫铁安装是设备安装找正调平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其安装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备整体的安装质量。而垫铁与设备基础接触是否密实,又是决定垫铁安装质量的首要因素。按照规范要求,在设备基础上,安放垫铁的位置需铲平、研磨,使垫铁与基础均匀、充分接触,一般要求研磨后的基础面垫铁接触面积大于等于75%且分布均匀为合格。

设备基础研磨的时机处于安装工程施工前期,处于土建专业和安装专业相互衔接阶段,在其质量控制过程中常被忽视,使之成为施工低标准和质量通病的多发部位,也给设备安装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设备基础研磨传统采用手工砍锤砍削或磨光机磨削的施工工艺,研磨效率低,研磨的质量对施工人员技能依赖性较大。在火力发电项目建设中,我公司通过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研制了设备基础研磨机,采用新的施工工艺,解决了上述问题。

2 设备基础研磨传统工艺的特点

2.1 手工砍锤砍削施工工艺特点

传统的手工砍锤砍削工艺,是施工人员利用砍锤不断的砍削垫铁布置区域的混凝土基础,在砍削过程中需多次涂抹红丹粉来检查砍削面的平整度,直至达到标准规范要求。

此施工工艺存在如下特点:

(1)施工形式单一且重复性高,施工过程多次通过垫铁着色的方法检查砍削面的平整度,来不断的调整变换砍削位置;

(2)砍削后的基础表面形状不规整,与垫铁底面接触精度不高,且存在不光洁和毛坑现象;

(3)砍削的质量较难控制,对施工人员技能依赖性高,施工过程中需施工人员根据经验控制砍锤的力度;

(4)施工效率低,施工工期长,人力成本大。

2.2 磨光机磨削施工工艺特点

磨光机磨削工艺,是将金刚石切割片或磨光片配装于角向磨光机上,在垫铁布置区域对混凝土基础进行修整切削、打磨,同时配以垫铁着色,测量垫铁表面水平及观察着色研点痕迹,反复操作,直至达到机械设备技术文件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此施工工艺存在如下特点:

(1)施工形式单调且重复性略高,施工过程需通过多次涂抹红丹粉检查磨削面的平整度,来调整控制磨削部位;

(2)与手工砍锤砍削施工工艺相比,磨光机磨削后的基础表面水平、与垫铁的接触精度较好,表面光洁;

(3)磨削的质量对施工人员技能依赖性高,磨削时的力度、方向掌握和控制,需施工人员根据经验来把握。力度大,磨削量大,力度小,磨削量小,力度把握略有差池,就可能前功尽弃;

(4)施工效率略低,施工工期较长,人力成本较大。

(5)设备基础混凝土层比较坚实,手持磨光机进行磨削操作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3 新型设备基础研磨工艺的研究

3.1 需求分析

传统设备基础研磨施工工艺,其施工形式单一,研磨效率低,需单调的、重复性的砍削或磨削混凝土基础,且施工质量对施工人员技能依赖性较高。为解决以上问题,研制一种新型的设备基础研磨专用装置,实现基础研磨自动化,提高研磨效率,显得尤为必要。

3.2 设备基础研磨机基本结构

设备基础研磨机主要由支架、横向滑动装置、升降调节装置和驱动研磨装置组成。(如图1、图2所示)

5ff27bbb4a331_html_7bf0405b5cb4faa3.gif5ff27bbb4a331_html_871636a48dd15ccc.gif

图1 设备基础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 设备基础研磨机支架示意图

备注:1-支架;11-导轨;12-支架固定螺栓孔;13-滑座;2-支座;3-升降座;31-滑块;4-升降丝杠;5-研磨装置;51-驱动装置。

3.3 设备基础研磨机的原理

研磨机横向滑动装置由导轨、支座及滑座组成;升降调节装置由升降座、滑块及升降丝杆组成;驱动研磨装置由研磨装置及驱动装置组成。升降座采用磁座钻实现其功能,将磁座钻固定在滑块上,随之进行升降操作,研磨装置为合金钢磨轮或金刚石磨轮,驱动装置采用磨光机实现其功能,操作方便。将磨光机固定在磁座钻动力输出端的抱箍处,钢磨轮安装在磨光机上。利用磁座钻的伸缩导轨来控制磨光机前后移动。

3.4 新型设备基础研磨工艺的施工流程

3.4.1 采用清洁的水或压缩空气对设备基础表面进行较为彻底的清扫冲洗、吹洗。

3.4.2 根据机械设备的底座尺寸、螺孔间距在混凝土基础上画出各组垫铁铺设的边界线(各周边约大于垫铁尺寸50mm)。

3.4.3 通过设备基础研磨机自带的固定螺栓将研磨机安装在设备基础垫铁布置区域的上方,使用水平仪调整确保研磨机支架保持水平,以便保证研磨面的水平度。

3.4.4 通过调节支架上的横向滑动装置来调整钢磨轮的研磨位置,确保磨光机的移动轨迹能完全覆盖设备基础研磨面。

3.4.5 旋转升降丝杆,通过升降调节装置调整钢磨轮的高度,使钢磨轮缓缓的靠近研磨面,进行基础研磨工作。

3.4.6 控制横向滑动装置及升降调节装置,调整研磨位置及研磨深度,直至该组垫铁布置区域的研磨面面积及光洁度达到规范要求。

3.4.7 一般机械设备的垫铁配置为对称布置方式,一组垫铁布置区域的基础研磨工作完成后,控制横向滑动装置,将研磨机移动至设备基础另一侧的垫铁布置区域上方,继续进行基础研磨工作。

3.4.8 以上两组垫铁的基础研磨面合格后,返回步骤3.4.3,按照以上步骤操作,直至完成整个设备基础的研磨工作。

3.5 新型设备基础研磨工艺的特点

3.5.1 利用设备基础研磨机进行设备基础研磨工作,实现了基础研磨自动化,提高了研磨效率。

3.5.2 设备基础研磨机的支架螺栓调节技术,可满足不同规格设备基础的研磨需求,因此该新型研磨工艺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3.5.3 设备基础研磨机采用了升降调节及滑动装置,实现了基础研磨位置的快速移动变换。

3.5.4 利用研磨面水平度控制技术,确保了研磨面一次成型,解决了传统施工工艺中人工研磨时砍锤力度不容易把握、磨光机振动不容易克服的难题。

3.5.5 施工效率高,相比常规的砍锤砍制或磨光机研磨工艺,研磨效率可提高5-10倍,一台需配置8组垫铁的设备基础研磨,平均用时2小时。

3.5.6 研磨质量好,研磨后的基础面光滑、平整,垫铁接触面积大于95%。

4 新型设备基础研磨工艺的应用

由于设备基础研磨机结构简单、实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常规使用砍锤或磨光机进行设备基础研磨存在的研磨效率低、人工成本大、研磨质量难以控制等诸多问题,与传统基础研磨工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本论文阐述的新型设备基础研磨工艺在公司的诸多建设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 结束语

相比传统的手工砍锤砍削或磨光机磨削施工工艺,以设备基础研磨机为主要施工工具的新型设备基础研磨工艺具有研磨效率高、研磨质量好、自动化操作、一次成型的优点。公司研发的设备基础研磨机操作安全、方便,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620923811.3)。本论文阐述的新型设备研磨工艺不仅可在电力建设行业内全面推广应用,而且可适用于燃气燃油、城镇供水、化学化工、废水处理等诸多领域的设备安装工程,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洪楼. 机械设备安装放置垫铁基础表面处理的新方法[J].石油化工建设,2015,0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