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细菌检验及药物敏感检验结果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细菌检验及药物敏感检验结果的疗效

朱珊珊

(博白县中医院,广西博白 5376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细菌检验及药物敏感检验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49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均开展尿细菌检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检验结果并开展针对性治疗。结果:本次入组复发性尿路感染病例共计149例,其中55例患者尿细菌检验提示为阳性结果,40例为大肠埃希菌感染,占比72.7%;12例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占比21.8%;3例为粪肠球菌感染,占比5.5%。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44/149),其中细菌培养阴性结果患者与阳性结果患者治疗期、巩固期以及维持期所用时间相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用药期间2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临床在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病例时应结合细菌检验结果明确细菌感染病原菌种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开具高敏感药物,确保抑菌效果,同时用药期间应注意对耐药菌株以及抗生素应用情况展开监测,防止药物滥用,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高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复发性尿路感染;细菌检测;药物敏感试验

尿路感染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明显升高。尿路感染多为不良生活习惯或性行为所致,患者尿路中出现各类病原微生物并不断生长繁殖。研究表明,尿路感染致病菌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以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较为常见[1]。复发性尿路感染主要是指1年内出现尿路感染,经规范治疗痊愈后再发次数不低于3次、或病原菌长期持续存在导致反复感染的情况。本病难以治愈,临床控制难度比较高,缺乏特效治疗方案,临床多采用长时间、大剂量应用抗生素药物方式予以治疗,但很容易引起细菌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问题[2]。基于此,本研究以149例复发性尿路感染病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了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细菌检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入的复发性尿路感染病例中随机抽选149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12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51.6±4.1)岁。入组对象发病后均服用抗生素或者中成药治疗,但未成功控制感染;反复发作次数超过3次/年;近期感染后已经接受不低于2周的持续药物治疗,但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将妇科感染病、全身重要脏器合并症和感染病例予以排除[2]。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入组对象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

1.2 方法

治疗前入组对象均进行细菌培养,晨起后采集中段尿保存待检,检测仪器为DL96型细菌鉴定仪,所有尿液标本采集后均于1h内检测完毕。常规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平板上,培养温度为35±1℃,培养时间为18~24h,注意观察评估菌落生长情况,然后将菌落涂片并作格兰染色处理。采用常规纸片扩散法开展药物敏感检验,根据培养结果不同将其分成阳性结果组与阴性结果组。结合尿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开展分期治疗,共包括治疗期、巩固期、维持期和观察期四个阶段,治疗完成后阳性病例每隔1个月回院复查1次。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以皮尔斯卡方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组病例尿细菌检验情况

本次入组复发性尿路感染病例共计149例,其中55例患者尿细菌检验提示为阳性结果,40例为大肠埃希菌感染,占比72.7%;12例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占比21.8%;3例为粪肠球菌感染,占比5.5%。

2.2药敏试验分析

2.2.1大肠埃希菌

对环丙沙星以及庆大霉素等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制剂存在较高的耐药性,另外对三代头孢类制剂也存在严重的耐药问题。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以及他唑巴坦、呋喃妥因有良好的敏感性,对美罗培南以及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达100%。

2.2.2肺炎克雷伯菌

对环丙沙星、头孢克洛以及复方磺胺甲噁唑存在明显耐药性,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等药物基本敏感,对培南类药物敏感,对头孢呋辛钠为中度敏感。

2.2.3粪肠球菌

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制剂存在较高的敏感性,对大多数沙星类抗生素制剂缺乏敏感性。

2.3 抗生素疗效

经规范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后,入组149例患者中119例为显效,25例为有效,5例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44/149)。

2.4细菌培养结果下不同分组的治疗时间对比

细菌培养阴性结果患者与阳性结果患者治疗期、巩固期以及维持期所用时间相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细菌培养结果下不同分组的治疗时间对比(x±s,周)

组别

例数(n)

治疗期

巩固期

维持期

阳性结果组

55

27.94±5.31

4.36±0.68

14.19±2.33

阴性结果组

94

29.90±4.63

5.04±0.71

14.38±3.62

t


0.800

1.794

0.865

P


0.422

0.075

0.391

2.5用药不良反应

入组患者用药后共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5例患者属胃肠道不良反应,但症状轻微,仍坚持用药;2例为莫西沙星引发严重过敏反应,临床症状为全身皮疹和喉头水肿,临床决定停用莫西沙星并给予激素药物治疗,患者痊愈后继续接受尿路抗感染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估入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未发现异常情况。

3 讨论

复发性尿路感染以女性为好发群体,临床症状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患者常合并感染以及其他疾病,倘若未及时给予治疗干预,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例如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等,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或发生肾衰、尿脓毒血症等高危事件,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3]。一般情况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正规治疗需要6~12周的时间,疗程结束后每晚小剂量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持续治疗时间通常在一年以上[4]。长时间服用抗生素药物可能引起耐药性问题,导致多种病原菌对抗生素药物不敏感,难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5]。所以,分析病原菌耐药性,根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确保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是复发性尿路感染临床治疗的关键。本次研究显示,入组复发性尿路感染病例共计149例,其中55例患者尿细菌检验提示为阳性结果,40例为大肠埃希菌感染,占比72.7%;12例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占比21.8%;3例为粪肠球菌感染,占比5.5%。大肠埃希菌原本是肠道内定植的正常菌群,如果肠道外组织器官受到细菌侵扰,或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大肠埃希菌就会侵至血液或者前列腺,导致尿路感染。另外药敏试验显示,病原菌不同,抗生素耐药和病原菌对抗生素药物敏感性也存在较大差异,譬如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以及庆大霉素等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青抗生素制剂存在较高的耐药性,对美罗培南以及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达10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粪肠球菌则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制剂存在较高的敏感性[6]。本次研究中,入组149例患者经规范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后, 25例为有效,5例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44/149),细菌培养阴性结果患者与阳性结果患者治疗期、巩固期以及维持期所用时间相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说明明确病原菌种类,根据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可取得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在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病例时应结合细菌检验结果明确细菌感染病原菌种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开具高敏感药物,确保抑菌效果,同时用药期间应注意对耐药菌株以及抗生素应用情况展开监测,防止药物滥用,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高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学伟.中段尿细菌培养联合药敏试验对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6):100-101.

[2]张西莹.96例2型糖尿病伴尿路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抗感染药学,2020,17(4):495-498.

[3]肖严.攀枝花市攀钢集团总医院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1):22-23,27.

[4]孟魏,蔡晶晶,姚珍.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药敏情况及治疗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07):853-854.

[5]傅庭华.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药敏情况及治疗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2):54-55.

[6]杨威,白贺莹,王丹.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细菌检验及药敏检验的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7):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