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口腔护理竞赛对我院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4
/ 2

浅谈口腔护理竞赛对我院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李月梅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075

摘要:口腔护理人才培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口腔护理人才培养形式多样化,我院开展的口护理专门化方向培养模式,符合学校发展及学生学情。但通过多次参与口腔护理技能竞赛,发现我院在口腔护理专门化方向课程改革中尚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进:主要是在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整体护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理论运用能力等方面尤为不足,从而对我院口腔护理人才培养改革有了新的思考和对策。

关键字:口腔护理;技能竞赛;人才培养;对策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专科护士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临床护理技能是护士的基本功,也是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口腔护理技能竞赛是提升口腔护理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同时也是增进口腔护理技能教学与临床口腔护理岗位的紧密结合2],通过竞赛从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也提高了口腔护理专、兼职教师的临床技能教学水平,为我校口腔护理人才培养提供改革创新的新思路。

1.课程资源整合,强化专科知识

我校主要开设了5门课程包含:口腔解剖与生理、口腔内科护理、口腔颌面外科护理等,总共162学时,课程设置较单一,更多地强调口腔专业课程。通过教师亲身参与口腔护理技能竞赛后,发现课程设置中应加强技能综合训练,理实比设置需进行重新调整,其次临床护理人文学科知识、护理礼仪、人际交流与沟通、健康教育、人体解剖学、医院感染等课程开设时应涉及口腔护理相关内容,授课过程中进行有效资源整合,促使学生将护理课程与口腔专科课程融会贯通。

2.教学内容应接轨临床,形式多样化

2.1医-护-教-生四方协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以口腔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参考教材选择太局限或教材覆盖的口腔医学专业性太强,没有针对性;授课内容未能与时俱进。强基础的同时需要重创新,教学内容选择需主题教研活动时,医-护-教-生四方协同而定,既符合临床发展,又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

2.2.以学生为主导的多样化授课形式

目前口腔护理日常教学形式主要采取的有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但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大于学生,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源泉又来源于教师,因专职教师长时间脱离临床,教学的思维局限,导致学生知识薄弱,未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独立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往届护理技能竞赛以学生参与为主,涉及人群太少,而教师参与口腔护理技能竞赛后,不仅能及时发现和总结出个人在教学中知识、技能、理论各方面的短板,同时对教学形式也有更深入更透彻的认识,对授课形式的改革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材施教才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2017 年,教育部发布 《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全面落实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广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最大限度调动学习者主观能动性;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鼓励教师充分、合理运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解决技能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3]。我院口腔护理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现有的虚拟仿真训练系统、口腔护理实训中心、标准化病人、OSCE考站等资源强化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主体,从而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4]

3.开放课程,满足需求

因口腔护理人才需求量大增,我校在开设临床护理班级的同时,辅以开展口腔护理专门化方向班级,但因学校各方面限制,培养的口腔护理学生屈指可数,导致出现供不应求。临床口腔护理实习与就业学生大部分未能接受口腔护理专业知识学习,尤其进入临床实习前的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学院可开展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护生校内岗前培训。临床护理学生也可选修口腔预防保健课程,以普及口腔知识。为顺应国家政策和新时代广大民众口腔卫生保健意识的提高,我校作为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应积极开设口腔卫生保健讲座、宣传以及相关口腔课程,惠及全院其他专业所有师生。

4.抓师资、建团队,促成效

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4],通过口腔护理技能竞赛搭建的交流平台,有效地推动了学校与社会、临床一线护理专家的交流沟通,特别是在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方面。学院为注重对老师的培养,精挑细选部分临床护理教师,然后通过口腔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口腔专科医院进修学习、参加各种口腔护理学术会等形式后,建立口腔护理师资团队,但当中缺乏临床口腔护理师资、口腔医学师资等其他学科人才的培养,导致口腔护理人才培养单一化,综合能力欠佳,需结合学院相关资源,采取医-护-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利用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的优势将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应持续发展下去。

5.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继续教育

有文章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低年资口腔护士都认为需要进行口腔专科培训,可见护士对专科培训的需求性极高。作为刚从校园踏入社会,接触临床的学生而言,想要扩充口腔护理相关知识,可以借助广播电视大学、函授教育和自学考试,现代远程教育等形式,同时利用学院信息化资源,给予实习与就业指导,后续教育相关信息推广等。学院也可以进一步开展短期的在职口腔护士课程培训。

口腔护理教学改革在不断摸索与创新,口腔护理人才培养从口腔护理技能操作大赛过程中也侧面地检验出部分效果。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必须要利用好口腔技能竞赛活动不断改进学校日常的口腔护理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水平,使学生能够娴熟掌握各种口腔问题的处理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黄秋杏,苏淑贤.护理技能竞赛在护理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7(2):243-245.

[2]周玉梅,彭剑英,高淑平.情境模拟法在护理本科生技能竞赛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6):442-445.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S].教职成[2017]号.

[4]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

作者简介:李月梅;;汉族;四川 成都;中级;本科;口腔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