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

张朋

九江市武宁县中医院 江西武宁 332300

摘要:目的 研究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从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本院接受脊髓损伤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例参与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脊髓损伤患者。对照组接受单纯康复治疗,观察组接受针灸联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1%,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接受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项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脊髓损伤;针灸治疗;康复治疗;神经功能

脊柱损伤属于脊髓结构功能损伤疾病的一种,在临床上的致残率非常高,许多患者一旦出现脊髓损伤会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丧失,降低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更多的负担[1]。为了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尽快康复,我们将针灸治疗联合康复治疗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治疗过程,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2]。本次研究选择了近两年来本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联合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探讨,详细的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本院接受脊髓损伤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例参与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脊髓损伤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范围45-77岁,平均年龄(62.5±3.9)岁,其中腰骶髓损伤患者44例、胸髓段损伤患者26例、精髓段损伤患者3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范围42-75岁,平均年龄(64.8±3.3)岁,其中腰骶髓损伤患者43例、胸髓段损伤患者22例、精髓段损伤患者3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脊髓损伤患者的年龄、损伤部位等一般资料经过检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差异可对比。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100例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单纯康复治疗,治疗流程如下:(1)坐姿训练,每次训练坚持30min,每天进行一次,确保患者身体适应后,即可开始站立训练。(2)站立训练,患者脊柱稳定性提升后,每天进行2次站立训练,每次坚持15min,训练时需要有医护人员陪伴。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从站立训练过渡为直立训练,然后进行步行训练。站立训练包括座椅协助训练、平衡杠站立、平衡杠协助行走、上下楼梯训练等。(3)生活能力训练:患者身体恢复一段时间后,可以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其中包括穿衣训练、脱衣训练、如厕训练、刷牙训练、进食训练等[3]

给予观察组100例脊髓损伤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选择大椎穴、腰阳穴、名门穴、灵台穴作为主穴,若患者伴有上肢瘫痪,则加上曲池穴、外关穴、手三里等;若患者伴有下肢瘫痪,则加入太溪穴、三阴交、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若患者伴有大小便障碍,则加入关元穴、气海穴、膀胱俞等穴位。每次针灸8-10个穴位,选择20号毫针,留针30min,每天进行1次,连续治疗10天,间隔5天后继续治疗10天,共持续3个月[4]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具体的鉴定标准如下[5]:(1)如果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程度超过70%,则为治疗效果显著;(2)如果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程度在30%-70%范围内,则为治疗有效;(3)如果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程度不超过30%,则为治疗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将SPSS20.0统计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具,卡方主要是用于检验和计算患者计数资料之间的数据差异,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1%,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脊髓损伤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

效果显著

治疗有效

治疗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100)

31(31.0)

40(40.0)

29(29.0)

71(71.0)

观察组(n=100)

42(42.0)

53(53.0)

5(5.0)

95(95.0)

X2




20.4159

P




<0.05

3讨论

在临床上,脊髓损伤属于严重的中枢神经致残性疾病,引发该疾病的原因包括重物砸伤、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但是有医学研究报告表明,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生存治疗提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本次研究在患者肢体功能稳定后实施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其中针灸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各项机体功能的恢复,针灸相应的穴位可以达到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目的,预防肌肉萎缩的产生,再配合上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患者身体微循环和新陈代谢的改善,调节神经反射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6]

综上所述,脊髓损伤患者接受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项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悦,谢娜,张建梅.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20,38(6):197-200.

[2]乔硕,张争.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6):1758-1760,1780.

[3]洪忠贤.探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4):733-734.

[4]王晓倩,高云,高松.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7,12(4):896-898,902.

[5]郭彦华.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5):15-16.

[6]梁明鸿,唐春雷.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脊髓损伤患者疗效及 功能恢复的改善[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3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