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百合乌药汤治疗胃溃疡伴抑郁患者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4

加味百合乌药汤治疗胃溃疡伴抑郁患者疗效观察

陈松娟 1 魏光玉 2

1.2 长清区中医医院 山东 济南 250300

【摘要】目的:研究加味百合乌药汤治疗胃溃疡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胃溃疡伴抑郁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加味百合乌药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溃疡直径和疼痛情况、焦虑及抑郁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2.73%,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2.50±0.42)ug/L、白细胞介素6(39.01±6.41)ug/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6.27±1.46)ug/L、(78.32±9.44)ug/L,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溃疡直径、VA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溃疡直径(1.78±0.32)mm、VAS(2.12±0.43)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5.85±1.71)mm、(4.15±0.87)分,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23.19±1.28)分、SDS(25.69±1.14)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0.26±2.96)分、(37.16±2.33)分,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8.18%,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胃溃疡伴抑郁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中药加味百合乌药汤,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溃疡缩小及疼痛缓解,同时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对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客观疗效也非常理想。

【关键词】加味百合乌药汤;胃溃疡;抑郁;疗效


胃溃疡是一种很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是由于胃蛋白酶、胃液等消化液对胃黏膜产生消化作用,进而造成黏膜及基层组织损伤。此类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同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发病后胃肠道功能下降,日常饮食及生活都会受到很大影响[1]。如果不能及时治疗,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引起胃穿孔、胃出血、胃癌等严重并发症,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有研究显示,除了病理因素以外,胃溃疡的发生还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很多为溃疡患者都会伴有抑郁的症状,对疾病治疗及康复造成更大的影响。因而在临床治疗中,要同时注重对生理症状及心理情绪的调节,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胃溃疡伴抑郁患者88例,研究了加味百合乌药汤治疗胃溃疡伴抑郁患者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胃溃疡伴抑郁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5-69岁,平均年龄为(46.9±3.4)岁,病程在5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4.2±1.3)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24-68岁,平均年龄为(46.7±3.5)岁,病程在6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4.3±1.2)年。两组比较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胃溃疡的诊断标准,均有明显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经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明显组织病变、充血糜烂、急性活动性炎症,胃黏膜充血肿胀、合并出血点或瘀斑,胃脘疼痛且痛有定处,SAS、SDS抑郁量表评分均在50分以上,患者对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相关药物过敏患者,近期内服用过神经精神类药物或抗溃疡药物的患者,合并胃部癌变、瘢痕、穿孔、出血或其它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利用经典三联疗法,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239),口服,每日1次,每次20mg。使用克拉霉素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60227),口服,每日2次,每次0.25g。使用阿莫西林片(海口市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3420),口服,每日3次,每次0.5g。其中质子泵抑制剂连续服用28d,抗菌药物连续服用14d。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中药治疗,使用中药加味百合乌药汤,药方为:生百合30g、白芍20g、丹参15g、乌药10g、白芨粉10g、炙甘草8g。每日1剂,水煎后取药汁300ml,分早晚2次温热口服,连续服用28d。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溃疡直径和疼痛情况、焦虑及抑郁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为:显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显示胃溃疡基本愈合,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症状有所缓解,胃镜检查显示胃溃疡面积缩小,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所减轻;无效:患者症状未好转,胃镜检查显示胃溃疡面积为缩小,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未减轻,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炎症因子水平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疼痛情况采用VAS量表评价,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焦虑、抑郁情绪分别用SAS量表、SDS量表评价,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评价,总分为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和数或率表示。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2.73%,有显著差异(P<0.05)。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n(%)]n=44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22(50.00)

20(45.45)

2(4.55)

42(95.45)

对照组

14(31.82)

18(40.91)

12(27.27)

32(72.73)

x2

2.303

0.046

6.880

6.880

p值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对比分析

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2.50±0.42)ug/L、白细胞介素6(39.01±6.41)ug/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6.27±1.46)ug/L、(78.32±9.44)ug/L,有显著差异(P<0.05)。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对比分析(5ff573175325f_html_51e7330b6d79db87.gif±s)(n=44

组别

C反应蛋白(ug/L)

白细胞介素6(ug/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9.42±2.38

2.50±0.42

151.13±27.44

39.01±6.41

对照组

9.40±2.39

6.27±1.46

151.16±27.41

78.32±9.44

t值

0.043

4.667

0.036

8.269

p值

>0.05

<0.05

>0.05

<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溃疡直径及疼痛情况的对比分析

治疗前,两组溃疡直径、VA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溃疡直径(1.78±0.32)mm、VAS(2.12±0.43)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5.85±1.71)mm、(4.15±0.87)分,有显著差异(P<0.05)。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溃疡直径及疼痛情况的对比分析(5ff573175325f_html_51e7330b6d79db87.gif±s)(n=44

组别

溃疡直径(mm)

VAS(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10.82±3.43

1.78±0.32

7.68±1.22

2.12±0.43

对照组

10.85±3.40

5.85±1.71

7.65±1.23

4.15±0.87

t值

0.035

4.528

0.062

4.613

p值

>0.05

<0.05

>0.05

<0.05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水平的对比分析

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23.19±1.28)分、SDS(25.69±1.14)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0.26±2.96)分、(37.16±2.33)分,有显著差异(P<0.05)。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水平的对比分析(5ff573175325f_html_51e7330b6d79db87.gif±s)(n=44

组别

SAS(分)

SDS(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57.65±3.64

23.19±1.28

56.65±3.47

25.69±1.14

对照组

57.62±3.66

40.26±2.96

56.64±3.49

37.16±2.33

t值

0.032

9.264

0.014

6.068

p值

>0.05

<0.05

>0.05

<0.05

2.5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的对比分析

观察组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8.18%,有显著差异(P<0.05)。

5 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的对比分析[n(%)]n=44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观察组

22(50.00)

18(40.91)

4(9.09)

40(90.91)

对照组

14(31.82)

16(36.36)

14(31.82)

30(68.18)

x2

2.303

0.048

5.657

5.657

p值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胃溃疡是一种很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常规西医研究认为,此类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生活饮食习惯不佳所导致的。其中幽门螺杆菌自身并无侵袭性,但能够产生细胞霉素、尿素酶、脂多糖等物质,进而引起胃黏膜的炎性反应,造成胃黏膜损伤[2]。随着对疾病的不断深入研究,很多专家学者发现,胃溃疡的发病与心理情绪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心理社会因素可能成为胃溃疡的一个独立发病因素。近年来,很多研究也表明了胃溃疡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临床治疗上,传统经典胃溃疡三联疗法,使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通过质子泵抑制剂和抗菌药物的配合,发挥治疗效果。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忽略了对心理社会因素的干预,同时长期服用西药也会增加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依从性下降,进而影响最终疗效[3]

中医对于胃溃疡伴抑郁的情况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与“五脏内动,汩以七情,其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属内所因”的理论机制有关。因而在治疗中应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气痛,脉沉而涩,为七情之气郁滞所致,宜用百合汤”的相关临床经验,使用加味百合乌药汤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4]。药方中百合甘润微寒,可清热透邪、润肺补虚、补中益气,对肝木太过加以制约;乌药能够止痛、温经、行气,与百合配伍可达到寒温、走守相配,进而发挥行气止痛、透邪健脾和胃的功效。丹参可活血行气,去心腹痼疾结气;白芍和甘草能发挥调和肝脾、养阴缓急止痛的作用;白芨能收敛消肿生肌,可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能促进溃疡面修复。诸药合用,与中医对胃溃疡伴抑郁患者肝脾同病的病机认识,同时对于患者胃脘疼痛的症状也能有效减轻,促进为溃疡患者胃黏膜充血肿胀的缓解,促进患者心理情绪改善,进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溃疡直径、VA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溃疡直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使用加味百合乌药汤治疗胃溃疡伴抑郁,对于患者生理症状和心理情绪的改善,都有理想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胃溃疡伴抑郁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中药加味百合乌药汤,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溃疡缩小及疼痛缓解,同时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对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客观疗效也非常理想。

【参考文献】

[1]胡荣华.百合乌药汤联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9,9(14):180-181.

[2]刘智衡.百合乌药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浅表性胃炎34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8):64-66.

[3]邵淑慧,金中义,刘熙浩.百合乌药汤合枳术丸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9):377-378.

[4]陈家生.百合乌药汤加减配合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临床疗效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8):64-65.

[5]唐宁,张永华.百合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患者的效果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21):154-155.

作者简介:陈松娟,女,山东济南,主治医师,硕士,单位:长清区中医医院,研究方向:脾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