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您怎样养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7
/ 1

中医教您怎样养肺

程国伦

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成佳中心卫生院 四川自贡 643101

  1. 传统中医中的养肺八法

在传统中医学中早已对养肺之道有所涉及,且将如何养肺详细地分为了八个方法,具体分为宣肺、肃肺、清肺、泻肺、温肺、润肺、补肺、敛肺八种养肺之道。由于肺部养护的复杂性,这八个方法针对的症状皆有所不同,所使用的手段也各异,常常为更好地实现养肺护肺,会将不同的方法混合使用,养肺八法具体体现为:

  1. 宣肺

在中医理论中,肺部主要通过鼻腔进行呼吸工作,所以外部环境也容易通过鼻腔损害肺部,造成肺部出现郁结堵塞,此症状在西医中即体现为感冒发热等症状。而宣肺主要是指将肺部郁结闭塞的肺气疏通,使肺部能够正常运行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驱散身体里的寒气,达到止咳养肺的目的。

  1. 肃肺

此处的肃主要表示清肃的意思,常常与“降”同用在人的五脏六腑之中,肺所在的位置最高,只有降气才符合人体内各系统的运行规律,且肺是较为娇气的脏器,不耐燥热,所以对于肺气宜清宜降。该方法主要是在治疗咳嗽、气喘,咳吐黄痰等症状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养肺护肺的手段。

  1. 清肺

清肺亦是养肺之法之一,主要是治疗肺热阴虚。因肺部功能出现异常而导致咽喉痛的患者可用清肺之法,清除肺部的燥热,在治疗及养肺的过程中通常会让患者食用养阴清肺汤等。

  1. 泻肺

泻肺的原理基本与清肺相同,主要使用的药方是泻肺汤,通过利水达到泻肺的效果,从而促进肺部功能修复。

  1. 温肺

温肺与前几项养肺之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前几项养肺之法主要用于驱散肺部的燥热及热气,而温肺则用于祛除肺部的寒气,主攻肺寒证。肺寒在中医理论中属于阳虚的范畴,而阳虚则容易产生寒气,温肺则是通过细辛、桂枝、葱白之类的药材温肺散寒。该法还需与补脾益气的药材相结合使用,方能够发挥出其最佳效用。

  1. 润肺

在中医理论中盛行阴阳之说,任何一方的失衡都会给肌体带来病症,当身体内出现阴虚状况时,肺部也会相应的出现问题,此时则需要滋阴润肺,通过药材与食物的搭配,使身体内的阴阳重新达到平衡,并修复肺部功能,达到养肺护肺的目的。

  1. 补肺

补肺通常并不涉及药材,而是单纯通过食物达到养肺护肺的目的。生活中很多常见的食物并不起眼,但能够很好地起到养肺护肺的作用,例如梨、葡萄、石榴、柑橘、甘蔗、柿子、百合、荸荠、萝卜、银耳等都是养肺护肺的利器,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1. 敛肺

这里的“敛”主要是收敛之意,在中医理论之中,咳嗽的主要原因就是气息无法收敛,所以在中医治疗顽固咳嗽时,我们通常就会使用敛肺之法,通常会选择五味子、芍药这类性味酸涩的药材入药,在养肺护肺的同时调整其对于气息的控制能力,以达到治愈顽固咳嗽的目的。

  1. 中医的其他养肺之道

  1. 保暖之道

进入秋冬季节之后,人极易受寒,而风寒及湿气最容易侵害肺部,从而诱发或加重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且严重者还会产生因呼吸系统疾病而导致的其他并发症。所以注意天气变化,并根据气温的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才是最为基础的养肺之法。在此基础上要适当进补,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及抵抗力,帮助抵御风寒,避免风寒损伤肺部。

  1. 滋燥润肺

肺部最喜滋润而忌讳干燥、燥热,尤其是进入秋冬季节后,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干燥,空气中的湿度也有所下降,人们常常会在秋冬季感到皮肤干燥、咽喉干痒或是便秘等,鼻腔较为敏感者在秋冬季时鼻炎极易复发,此时是养肺护肺的重要时期,在秋冬季要注意多吃润肺的食物,并配合润肺的药材帮助养肺,如沙参、麦冬、百合、贝母、枇杷、黄精、玉竹、石斛、天冬等中药材都是滋燥润肺效用极佳的中药材,具体如何服用还需咨询医生,对症下药。

  1. 心情状态

中医十分讲求人的内心状态与病情之间的联系,中医理论中曾说到:惊思忧恐等七情皆可影响气机而致病,其中以忧伤肺最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任何一种情感都会影响人体内部环境的气机,扰乱身体的运行秩序,致使机体出现病症,而这些影响人以内部环境气机的情感之中,忧伤、忧思对肺部的伤害最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要保持心情愉悦,并且在自身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进行适当运动,这不仅能够帮助心情愉悦,还能改改善自身的肺部通气量,从而提升肺部功能,是很好的养肺之法。

  1. 补脾滋肺

中医非常重视人体内各脏器之间的联系,而在所有脏器之间,脾胃与肺部的联系较为紧密,故而中医较为重视通过补脾益气的方式,养护肺部或是帮助肺部功能修复。通常会让患者进食人参、黄芪等中药材,并配合进食山药、大枣、莲子、百合、等滋脾补气的食物,通过补脾的方式达到滋肺的目的,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并提升患者肺部的总体功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