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昏侯墓当卢纹饰的文创设计创新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2

基于海昏侯墓当卢纹饰的文创设计创新应用研究

樊佳慧 杨芳

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63


摘要: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当卢纹样的形式和内涵十分丰富,是中国纹饰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之一。其挖掘出土的文物是目前保存最好、内涵最为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从中华传统纹饰创新运用中不断深入探索,运用现代艺术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弘扬到世界各地,让中华传统纹样拥有新的价值。

关键词:海昏侯; 当卢纹饰;文创;应用





  1. 引言

海昏侯墓是西汉海昏侯刘贺的墓葬,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是迄今中国发掘的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的墓葬。海昏侯墓出土了很多保存完好的文物,为考古人员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研究物品,弥补了汉代列侯级别墓的相关历史空缺。其中当卢作为一个有代表性的文物,其纹样具有多种方向的研究。它具有的神秘与抽象性也是其他艺术形态与之无法比拟的,从一件当卢文物中可以了解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赋予的精神。当卢是先秦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马车上的装饰,放置在马的额头中央偏上部,也就是马鼻革与额革部位交接处,材质一般是金属,可以是青铜基体、银基体等等。出土文物中已保护修复的当卢表面装饰运用了错金、错银及鎏金工艺,其纹饰丰富多样,主题有凤鸟、白虎、交龙、鸾鸟、山、云气等等。

二、基于不同种类型当卢的纹样样式探究

铜当卢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中部呈椭圆形,一端延长,一端分制出两角,背面有几个横鼻,用以穿皮带缚扎,有些西周时期的铜当卢铸有铭文。就现在已发掘的当卢为例,多呈流叶、倒三角、水滴等形,以鎏金、鎏银、错金银法进行描绘,鎏金做为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我国的鎏金工艺始于春秋末期,到了汉代鎏金技术已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当卢上的鎏金纹样惟妙惟肖。有的用阴刻的方法刻画出奇珍异兽或飞或走的姿态,或卷或舒的流云纹,再以错金银的方法渲染使得画面整体匀称,充满贵气。西汉时期海昏侯墓的错金青铜当卢,凤鸟落翮化作玄鱼,玄鱼与蛟龙同跃,即将羽化重生、飞升日月,正由白虎引入仙境。

三、基于不同类型当卢中的神话故事主题分析

在早期西周时期,当卢还没有很多纹样,其形式各异,多为铜质的饰品。其多为犄角形,正面纹样是曲弧形的边缘,内侧是突起的边栏,由细线勾勒出的流云纹,其形状多变,样式美观。从海昏侯墓的青铜错金所描绘的纹样内容来看,占据画面显要位置的为两条骄首飞动、长须飘摆的青龙,两条青龙尾部相交,成S形状盘旋向上做腾飞状,青龙身形瘦长,如花茎,盘屈为三环。图腾崇拜是原始信仰中非常重要的的一种形式,在文献中亦有以龙为旗的记载。青铜错金当卢上所錾刻交龙纹饰与二里头时期铜牌饰上的兽面纹联系紧密,可与文献记载互为印证。两条巨龙的身体中间空隙处有一只朱雀展翅欲飞,好像在和两条青龙嬉戏打闹一样,朱雀口含琅轩,翅膀和尾部都有丰富的花翎;在当卢的顶端有一只白虎,腾跃飞起,体态矫健;当卢底部则是一只体态优美的的朱雀,剑翅,回首,有丰富的尾翎。

在另一种当卢上方,有两个圆形,左边圆形錾刻有跳跃的仙兔和蟾蜍图案,代表月亮;右边的圆形錾刻一只展翅飞翔的太阳鸟的图案,代表太阳。“月中蟾蜍神话最初源自嫦娥奔月,是嫦娥奔月后华为蟾蜍”,白兔居于月亮中,每天捣药不止,应是“为人间兴福祥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上,也发现了太阳鸟、蟾蜍和仙兔的图案,其用意是在于取其“祥瑞”寓意。因此海昏侯墓青铜错金当卢中所绘的类似图像,也可以理解为祥瑞的表达。

海昏侯墓出土青铜错金当卢纹饰,与同时期的的壁画、帛画上描绘的动物纹样联系紧密。在当卢上运用了青龙、白虎、朱雀、玄鱼以及太阳鸟、仙兔和蟾蜍图案,表达祥瑞的意愿,这样纹饰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知汉代的神仙体系。

四、基于不同当卢纹饰的文化寓意与艺术表现的文创应用

1.文化寓意

在古代,中国已经有了利用艺术为政治统治服务的传统,而政权的取得,大部分都会依靠与统治者的道德权益、垄断稀有资源、宗教等手段,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神与祖先沟通以及对财富本身的独占。诸多古代瑞兽图像背后隐含着特定的文化寓意,从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当卢纹样中可以看出,绘画的社会功能在汉代表现地尤为突出,统治者通过绘制“山神海灵”,来弘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儒家精神。文化创意在如今已不是新鲜话题,其主要表现是在创意的活动中发现并创造新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变革。以当卢纹样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如礼服、首饰、挂饰、各种生活用品以及一系列文化用品等等。通过对当卢纹饰的研究探索,最终实现海昏侯墓出土的当卢纹饰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使当代艺术作品在融合传统精髓的同时亦具有时代的精神。

2.艺术表现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艺术有很多表达方式,意境不是一个层面的自然再现,它的本质在于能够把人类情感的符号表达出来。如绘本书籍,将其纹饰刻印在书本上,形成一篇篇故事,让更多各种年龄阶段的人阅读;再如书本灯,以一种三维立体空间的形式,给予灯光的效果展现,在海昏侯青铜错金当卢所錾刻纹饰中也同样存在多维时空的共时性。“构图的各种因素,色彩和形状的每一种运用,都用来创造、支配和发展这种单独为视觉存在的图画空间;将当卢纹饰印在服饰图案中也是一种让人们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方式,使人们进一步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下去。

五、结语

基于海昏侯墓出土当卢纹样的文创产品设计,还有更多形式的研究和探索空间,除了其纹饰应用还可以结合其他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造型以及内涵吸引人们的视线,从而达到宣传推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万晴晴,刘卷.象生·俗用·符号——海昏侯墓器具的凤鸟纹装饰语言[J].文化学刊. 2020.3.

【2】王艳,陶莉.当卢纹饰元素在海昏文创衍生纪念品设计中的探讨[J].大众文艺.2019.10.

【3】孙婷.海昏侯墓当卢纹饰在创意礼服中的设计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 .2019.06.03

【4】江姗.南昌海昏侯墓出土西汉当卢研究——以三件青铜错金当卢为例[J]. 湖北美术学院.2018.06

基金项目:南昌航空大学2020年度“三小”课题,项目编号2020YBYS54

作者介绍:

樊佳慧(2001-)女,汉族,江西南昌人,2019级本科学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杨芳(1970-)女,汉族,江西宜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