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风电机组质保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2

关于完善风电机组质保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付钰

辽宁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13

摘要:当前应用的风电机组质保模式已经沿用多年,虽然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弊端。本文通过深入剖析风电机组质保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和完善风电机组质保模式的思路,有助于提升质保期内风电机组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希望能为解决当前风电机组质保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风电机组;质保模式;维护检修;质量保证

1风电机组当前的质保模式概述

风电场内与风电机组有关的所有问题都由风电机组厂家解决,而业主只需要安排较少的运行值班人员和管理人员即可。上述模式在风电行业内已约定俗成,其能有效解决风电机组投产后一段时间内业主维护检修人员短缺和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可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从而保证风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综上所述,当前风电机组质保模式的质保内容已经不仅是对设备的质量保证,而是既要保证设备运行稳定,又要保证设备质量可靠;其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而是延伸到保证设备稳定运行的多个环节,质保责任已成为由设备质量责任与设备维护检修责任组成的混合体。

2当前风电机组质保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存在的问题

1)设备健康状态差。业主对风电机组厂家提供的质保服务管理松散,对工作过程缺乏监督和验收;并且风电机组厂家提供的现场维护人员容易产生得过且过的心态,工作中存在为了交差而应付的现象,导致质保期内风电机组的维护检修质量不高;甚至还存在现场维护人员修改风电机组参数、屏蔽告警信号等恶劣行为,许多影响风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隐患被隐藏或掩盖,导致质保期结束后风电机组的可利用率明显下降。

2)考核难度大。由于质保合同中未对风电机组厂家在质保期内的维护检修工作的内容、质量等要求进行具体约定,也未对考核办法进行规定,导致业主无法对质保期内的维护检修工作进行逐月、逐季及逐年评定和考核。

3)业主维护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难以提高。质保期内的维护检修工作全部由风电机组厂家负责,业主维护检修人员对维护检修工作的参与度低,且业主派驻现场的维护检修人员也较少,导致这些人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提升,质保期结束后仍无法胜任风电机组的维护检修工作。

4)风电机组通过出质保验收困难。由于运行中的风电机组超过质保期规定的时间后尚存在未解决的问题,因此不能通过出质保验收,造成风电机组无法按期退出质保。对于未通过质保验收的风电机组,厂家仍需提供无偿质保服务,但存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情况,难以保证工作质量。

5)资金积压严重。风电机组厂家的质保金(通常为合同总价的10%)直到出质保后才能收回,但由于出质保困难,导致风电机组厂家应收账款一直未收,影响其资金流。

2.2原因分析

当前风电机组的质保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未将质保期内的工作内容按照性质进行分类管理,而是混合在一起,导致边界模糊,责任不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责混杂。在质保期内风电机组的任何问题都由风电机组厂家负责解决,其既承担质量责任又承担维护检修责任,而业主却未按照设备维护者的职责和标准对设备进行管理,导致风电机组厂家的角色与职责不匹配。在出质保验收时发现的问题,无论是否是质量问题,全部要求由风电机组厂家解决,常造成风电机组无法按期退出质保。

2)管理缺失。业主认为风电机组的维护检修是风电机组厂家在质保期内的职责,因此将维护检修工作的内容、时间、质量、人员全部交给风电机组厂家来管理,而对维护检修过程缺乏监督,对维护检修成果缺乏验收,直接导致维护检修的质量难以提高。例如,有的项目是在风电机组出质保验收时才发现维护检修资料存在缺失;一些本应该在日常维护验收中发现和解决的问题直到出质保验收时才发现。风电机组厂家认为既然所有的责任和工作都由自己承担,那设备出现故障后就没有必要向业主报告,可自行对设备进行修理,甚至有的风电机组厂家认为业主无权过问;相反,业主的介入反而会成为风电机组厂家免除某些责任的理由。

3)考核失效。质保期内的设备质量问题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检修质量不高或维护不到位造成的,而多数风电机组合同未规定如何考核质保期内设备维护检修服务的质量,导致维护检修工作难以考核,阻碍了维护检修质量的提升。多数业主以扣留部分质保金作为考核时的惩罚方式,而质保金的结算是在质保期满出质保验收完毕后进行的,时间跨度长,考核缺乏抓手,导致风电机组厂家维护检修人员缺乏动力和压力。

4)缺乏激励。维护检修与质量保证服务混合在一起,容易给业主人员造成在质保期内风电机组应由机组厂家管理,一切问题和责任都应由风电机组厂家承担的认知,难以培养主人翁意识。同时,风电机组厂家现场维护检修人员无显性的经营收入,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最终形成业主对风电机组管理缺失,风电机组厂家现场维护检修人员工作消极的局面。

3风电机组质保模式的改进与完善

3.1主要思路

质保期内机组的维护检修与质量保证服务分离,合理核算质保金的比例及支付方式;由风电机组厂家负责质保期内机组的维护检修服务,与业主签订维护检修协议,内容包含设备巡检、维护、修理、部件更换等工作,业主对风电机组厂家按照委托运维单位的标准进行管理和要求;维护检修费(含人工、材料、备件、机械费)和质保金分别支付;有条件的业主也可以自己承担质保期内的维护检修工作,风电机组厂家只承担质量责任。

3.2具体措施

1)在招标及合同签订阶段,机组招标时业主对设备价格及质保期内的维护检修价格(含备品备件、消耗品)分别报价,每个运维年度末对维护检修工作进行考核,根据维护检修协议逐年释放维护检修费用,质保金在质保期满且出质保验收合格后退还。业主进行机组设备招标时,可以取消其在质保期内备品备件的储备,改由风电机组厂家逐年储备当年备品备件;业主也可以只储备1年的备品备件,质保期内风电机组厂家可以使用,但需在下一个运维年度之前将其补齐。这样做既减少了流动资金的积压,又降低了项目建设的工程造价。

2)在项目运行阶段,机组240h预验收后业主与风电机组厂家签订维护检修协议,约定双方的职责及考核办法;制定管理办法,对风电机组厂家的维护检修人员按照常规的维护检修队伍进行管理,对维护检修过程进行监督和验收。根据相关标准明确界定设备问题的性质,维护检修问题按照维护检修协议解决并进行考核,设备质量问题按照机组购买合同进行处理和考核。

3)在维护检修质量评定和出质保验收阶段,制定维护检修质量评定办法和出质保验收办法,每年对维护检修工作进行评定,结合维护检修协议对全年维护检修工作进行考核,以考核结果作为维护检修费用的结算依据。质保期结束后对机组进行出质保验收,对质保期内历次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在出质保验收时对于共性问题或发生比例较高的问题应给予足够的关注。验收合格后机组应退出质保,维护检修方面的问题不应作为设备延迟退出质保的理由。

4结论

针对当前风电机组质保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风电行业快速、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其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此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职责混杂、管理缺失、考核失效及缺乏激励等原因导致;然后提出了改进与完善风电机组质保模式的思路与措施,并指出维护检修与质量保证服务分离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白仁杰.风电机组出质保验收实践[J].风能,2015(11):100102.

[2]潘志强.风力发电机组质保到期面临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设备监理,2018(1):252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