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学的校园应用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3

环境行为学 的校园应用研究— 以江苏大学为例

王纪元

江苏大学 江苏镇江 212013

摘要:目前,我国环保意识以及其行为的培养,仍然存在参与率低、环保效果差等问题。本文在梳理大量文献之后,结合国内外环境行为学的研究现状以及国情,并以江苏大学为背景,通过观察,调查与分析的方法,从人、行为、校园环境三者的关系出发,探究三者的联系。结果表明,感知的环境保护后果、感知的他人行为、感知的社会效用等变量都会对现代大学生环保意识、行为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最后本文从环境行为学角度出发,对江苏大学环境保护与治理提出相应的建议,将环境行为学理论进一步扩大并应用于大学校园环境保护和社会环境保护。

关键词:环境行为学;现代大学生;环保意识;行为;影响;应用


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环境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为保持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同步健康发展的状态。从十七大开始,我国开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现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肩负起环境保护的重担。而目前当代大学生对于环境行为学的了解并不深入,而对于环境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也并未将其普及。对于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做出的破坏性行为,大多数学校会采用批评教育为主的常规解决方法,而批评教育的解决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只有将人、行为与环境三者辩证的统一,了解现代大学生环境保护的动机、意愿以及影响因素,对引导现代大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校园环境保护、治理,从根源上解决当前的困局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1. 理论构建

  1.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环境行为学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从四十年代晚期开始,环境行为学研究真正的开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六十至八十年代以后,美国在教育界十分重视新兴学科的发展,在24所大学已开设环境行为学研究的研究生班。到2020年,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制定相关环境指标,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寻求平衡,通过“污染控制协议”为代表的激励机制维系政府与企业间的纽带,促进生产工艺的改进与环保技术的开发,并进一步凭借“环境外交”推向海外市场。

(2)国内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目前基于环境行为学对大学生环保意识领域的影响与应用的研究与调查较少。20世纪80年代,环境行为学理论开始传入中,1993年李道增出版了《环境行为学概论》。1996年中国环境行为学会成立。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环境行为学与环境心理学课程,环境行为学的影响日益扩大,并逐渐应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和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到2020年,许多高校已经将培养环保精英作为其目标,展开环境生产力教育,训练学生“看护环境”的环保能力,使其具备“环境、社会、人”共生存的环境政治智慧和理性节制品质。

二、研究假设与实证分析

(一)问卷设计与调研

首先采用生态问卷,这一问卷涉及16个有关环保知识、个人环保态度、环境行为等问题。这一工具由JaneDove在1996年研制,用于测试学生环保知识、生态知识以及分析技能,适用于各个学科和各个专业的学生。问卷内容涉及16个环境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针对每个题目选出一个答案,并对其选择进行简单阐释。

其次,采用生态态度量表测量在校大学生校园环境满意度,基于访谈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IPA分析法对影响在校大学生校园环境满意度因子的重要性和实际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地环境改善措施。

  1. 实证检验

参与问卷调查的男女比例、专业、年龄、户籍地分布较为均衡,根据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女性的比例多于男性。其中,男性的比例占46.2%,女性的比例占53.8%。年龄分布主要在18—22岁之间,涉及人文、机械、化工等22个专业。

本文分别就性别、专业、年龄、户籍地对因变量环境保护行为进行方差分析,发现除了专业以外三个变量差异的置信区间均不明显。均值比较显示随着对环境保护知识了解的提高,大学生更趋向于环境保护。

在使用PLS对模型的路径系数计算和评估前,本文对模型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首先,进行因子分析,在符合因子分析要求之后,经过对因子载荷的甄别,得到环境保护态度、集体主义价值观、行为成本、感知的社会效用、环境保护方法、对他人的行为感知、感知的环境保护后果等7个主因子。

其次,用SPSS软件测量问卷的总体信度。相关分析表明,环境保护态度、集体主义价值观、行为成本与学校满意度显著负相关。感知的社会效用、环境保护方法、对他人的行为感知、感知的环境保护后果与学校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以上相关系数均在中等水平范围内。在信度、效度检验的基础上,最后运用SmartPLS软件对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进行计算检验。

三、研究结论及其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利用生态问卷、生态态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LS进行路径系数计算和评估,在实证分析公众环境治理责任认知现状基础上,借助Stata14.0分析工具,进一步论证了现代大学生环境保护的影响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相较于其他专业,环境学相关专业的环境治理责任认知更强;第二,环境效能感显著提升当代大学生环境治理责任认知;第三,与新型媒体的接触频率促进了当代大学生环境治理责任认知的增强。

(二)建议及展望

1.环保效能感——环境治理责任认知提升的重要因素

环境行为理论,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研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环境污染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范畴的效能感,显著影响着人的行为。

环保效能感越高的个体,其参与环境治理的责任认知也相应越高。提升现代大学生的环保效能感,目的是让其认识到其参与行动的意义、价值及能力。本文建议通过丰富的环保活动激活大学生的环保效能感。以往的活动大多以网络设计方案的方式呈现,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因此,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充分实现环保方案的现实意义。

另外,既有的环保活动的开展多是以学院、班级为单元,在实际开展中往往会面临环保治理单元过大的情况,现代大学生很难感受到自身环境行为所带来的效果,进而降低积极性。因此可考虑划小环保单元,以宿舍或者个人为实际单元开展环保活动。这样会使得环保行动易于开展,并且增加环境保护现实意义。

2.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环保实践高效开展的必要准备。

调查结果显示,有93.8%的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并且已经采取了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另外,除了环境相关专业外,其他的专业学生中58.9%的学生则未能基本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并且其中86.8%的学生则表示不知道如何进行长期有效的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意识是在环境污染、生态被破坏的环境中形成的,环境保护意识直接体现出一个人的认知行为、价值体系。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反映出了其公民环保意识水平的高低。科学地进行知识传播是建立环境意识的重要条件,因此,学校需要加大对现代大学生环境保护知识的培育。促使其对环境问题形成正确的理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最后,要加强环境保护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支撑。

3.新型媒体——环境治理责任认知传播的主要载体。

一方面,可以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环境保护知识,完善受众的环保知识结构、提升环保素质;另一方面,大众媒体具有舆论监督功能,对社会环境问题的处理起到监督作用,受众也能够参考相应的环境解决措施,指导个人价值理念以及环境保护的行为。

经研究发现,新型媒体接触频率越高的人们,越倾向选择自身为环境治理主体。新型媒体具有较强的舆论监督和引导功能,在报道相关的环境议题时,引发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不断提升公众环境认知。另外,新型媒体具有的强烈地互动性,受众在消息传播以及接受、反馈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较强地责任认知,从而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不断关注个人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结语

环境保护问题是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于发展。学校作为社会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发挥作用。因此,只有将人、行为与环境三者辩证的统一,通过普及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活动,不断提高现代大学生的环境效能感。同时,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应当充分发挥传播工具的媒体的正面导向功能,塑造现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现代大学生自发积极进行环境保护并参与环境决策,掌握准确全面的环保信息,从而有效地改善校园以及社会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RafaelRobina-Ramírez,JoséAmelioMedinaMerodio,StephenMcCallum.Whatroledoemotionsplayintransformingstudents’environmentalbehaviouratschool?[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20,258.

[2]SoyoungHan,YoonkuKwon.AwarenessandAttitudeofCollegeStudentsMajoringinLandscapeArchitecturetowards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2019,11(19)

[3]唐代兴.大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环保使命[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2).

[4]张雷丽禾.基于生命教育推广大学生环保理念的可行性[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3).




作者简介:

王纪元,女,生于2000

1月,汉族,江苏镇江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第19批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9C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