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固定假体植入在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2

生物固定假体植入在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白洋 蒋鹏 罗静 张楠楠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1329

【摘要】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接受生物固定假体植入置换术后的效果,并评价该医治模式对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优良率的影响价值。方法:纳入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手术Ⅰ组(44例)患者接受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进行医治,手术Ⅱ组(44例)接受生物固定假体植入置换术进行医治。分析2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优良率。结果:对比手术Ⅰ组、手术Ⅱ组并发症发生率来看,手术Ⅱ组4.55%,明显低于手术Ⅰ组的18.18%(P<0.05);手术Ⅱ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5.45%,均明显高于手术Ⅰ组的79.55%(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接受生物固定假体植入置换术后的效果更好,该医治模式对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优良率的影响价值更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生物固定假体植入置换术;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优良率;

前言

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是骨质疏松因素,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导致髋关节部位发生骨折的疾病类型[1]。针对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临床常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进行医治,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状改善欠佳,不利于髋关节功能的康复[2]。因此,我院选择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观察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接受生物固定假体植入置换术后的效果,并评价该医治模式对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优良率的影响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纳入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纳入标准:(1)确诊为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2)符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生物固定假体植入置换术治疗适应症;(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病患者。88例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根据信封法分为手术Ⅰ组、手术Ⅱ组2组。手术Ⅰ组中,患者共44例,男、女分别是22名和22名,59岁到77岁,平均(69.12±5.07)岁。手术Ⅱ组中,患者共44例,男、女分别是21名和23名,59岁到78岁,平均(69.41±5.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针对手术Ⅰ组(44例),开展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针对手术Ⅱ组(44例),开展生物固定假体植入置换术: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满意后,经后外侧切口入路,打开皮肤、皮下组织,将关节囊部分切开,将髋关节暴露在手术视野中,取出股骨头,对股骨头的直径进行测量,选取合适型号的等径假体(生产企业:北京中安泰华科技有限公司)并将髋臼进行挫磨提高适合度,去除软骨和坏死的骨组织,处理股骨端,并进行扩髓,明确双下肢等长、假体安装满意度后,对假体进行安装,术后常规关闭切口。

1.3观察指标

  1. 探析2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感染、自发溶骨性疾病、假体松动。

  2. 探析2组临床疗效优良率。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优:评分≥90分且≤100分;良:评分≥80分且<90分;差:评分<80分。临床疗效优良率=(优+良)患者例数/总患者例数×100%。

1.4数据分析

利用SPSS 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代表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探析2组并发症发生率

对比手术Ⅰ组、手术Ⅱ组并发症发生率来看,手术Ⅱ组4.55%,明显低于手术Ⅰ组的18.18%(P<0.05)。见表1。

表1探析2组并发症发生率

分组

患者

(例)

感染

(例)

自发溶骨性疾病

(例)

假体松动

(例)

并发症发生率

(%)


手术Ⅰ组

44

2

2

4

18.18

手术Ⅱ组

44

1

1

0

4.55

X2





4.0615

P值





0.0439

2.2 分析2组临床疗效优良率

对比手术Ⅰ组、手术Ⅱ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来看,手术Ⅱ组95.45%,明显高于手术Ⅰ组的79.55%(P<0.05)。见表2。

表2分析2组临床疗效优良率

分组

患者

(例)

(例)

(例)

(例)

临床疗效优良率

(%)


手术Ⅰ组

44

27

8

9

79.55

手术Ⅱ组

44

32

10

2

95.45

X2





5.0909

P值





0.0241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3-4],骨质疏松性患者发生髋关节骨折后,病情更加严重,会进一步导致骨丢失加重骨质疏松病情,引发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畸形、乏力、疼痛、脊柱变形、、肢体功能障碍等症,增加治疗的难度。

针对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临床常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但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5],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易出现感染、自发溶骨性疾病、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在恢复髋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欠佳。生物固定假体植入置换术是一种医治质量高的术型[5],髋关节假体由股骨柄,髋臼外杯,髋臼内衬,股骨头,钛钉组成,制造材料分别为钛合金,纯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钴铬钼组成,股骨柄和臼杯有钛涂层,能够发挥代替患病关节功能,达到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生物固定假体植入置换术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优良率均明显优于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p<0.05),证明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接受生物固定假体植入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生物固定假体植入置换术对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影响价值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参考文献】

[1]王星明, 张良, 纪东兴,等. 半髋关节置换与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 2017, 39(010):904-906.

[2]刘广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03):88-90.

[3]张卫东. 生物固定假体植入在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置换术中的应用[J]. 社区医学杂志, 2018, 016(009):55-56.

[4]范亚一,马蓓,李伟伟,周永春,刘军,弓立群.生物型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12):1276-1278.

[5]徐杨俊, 郑卫平, 刘又生,等. 3种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临床骨科杂志, 2019, 022(006):727-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