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基础的一些知识要点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1

护理基础的一些知识要点总结

敬晓清

绵阳市游仙区石马中心卫生院 四川省 绵阳市 621025


随着我国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对于病患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提高病患治愈效果的关键,但是很多疾病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来促进疾病的治愈。临床基础护理学知识要点有很多。以疾病为中心,以病患为中心,以病患的健康为中心是护理的重点。对于护理工作的任务是预防疾病,促进疾病治愈,恢复病患健康,帮助病患减轻痛苦。目前临床护理方式有很多,主要包括,个案护理,整体护理,系统化护理责任制,护理细节护理等等。针对病患疾病的不同以及病患恢复的不同,对病患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以提高病患的整体护理效果。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护理知识要点。

对于医院护理人员,首先要确保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达标,其次要保证护理人员具备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等等。护理人员的角色是管理者、协调者、研究者、照顾者,通过进行护理能够保证病患在社会方面、认知方面、生理方面均有所改善。

(1)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大部分病患患病期间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内心往往会感到焦虑、恐惧,因此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病患的心理变化,及时予以心理疏导,缓解病患的焦虑心理,提升护理效果[4]。此外,医护人员为病患予以健康宣教,让病患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尽可能降低病患的心理负担。医护人员应及时与病患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了解病患焦躁烦恼的原因,宽慰和鼓励病患,提高病患的治疗信心。医护人员应指导预后病患,告知预后病患出院回家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嘱咐病患需定时前往医院复查,降低疾病再次复发。

(2)饮食指导。医护人员应为病患提供饮食指导,指导病患在疾病治疗期间禁食辛辣性食物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及时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品[5]

(3)静脉注射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做到:检查药品的有效期,检查药品瓶盖是否松动,检查患者的床号、姓名、药品名称、药品使用剂量以及药品的浓度,要确保患者使用药物时的用药反应和药物配伍禁忌。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从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护理人员一定要了解患者的几种常见反应,例如颅内高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模糊,剧烈头痛,喷射样呕吐等等。同时,在对小儿和老年患者进行注射时,可以为其提供热水袋,但是要控制热水袋温度。

(4)很多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卧床修养,因此也增加了压疮发生率。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尽量做到定时为患者进行擦身、翻身、按摩等等,同时要定期为患者更换衣物、床品。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要减少组织的压力,避免患者由于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出汗,引发潮湿。在护理过程中要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的身体活动性,帮助患者进行按摩,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在不断增加患者翻身次数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

(5)很多患者在治疗疾病后会出现疼痛的现象,为了减少患者疼痛,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疼痛感觉,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减缓疼痛方法。对于疼痛较轻的患者,可以分散患者注意力,组织患者参加一些活动,听一些音乐,同时为患者进行按摩。对于疼痛比较重的患者,可以为其进行药物止痛。

参考文献

[1]吴晓芸.胰腺癌病人必知保健护理要点[J].保健文汇,2020(09):46.

[2]胡燕. 肾结石患者的护理要点[N]. 大众健康报,2020-05-21(011).

[3]蒋维碧.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工作流程观察要点[J].保健文汇,2019(12):166.

[4]梁卫华.探讨门诊换药室的护理要点及感染预防方式[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8):95-96.

[5]胡玉莲.小儿肺炎常见护理问题的护理要点总结[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0):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