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关系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5
/ 2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关系浅析

鲍晶晶

黑森林设计股份公司 230088


摘要: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园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运用一定的艺术形式和手段,在一定区域内创造出来的,由形式、形态等因素创造出来的,独立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景物,这样的景物必须具备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园林景观必须具有形、色、体等可感因素,必须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容易从某一区域形态中分离出来的客体;二是社会属性:园林景观还须具有能够引发人的意趣、意趣、移情等心理效应的社会文化内涵,同时还需要具有使用、观赏、改善环境等多种功能。而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除了运用到山水、草木、石头、地形等基本元素外,还要运用到古典元素等多种元素,在艺术上充分满足美的要求,将自然美融入生态美中,同时借助文学美、人文美、建筑美、绘画美等来增强园林的表现力。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园林;关系

引言

古典园林设计融合了人文、建筑、艺术于一体,蕴含着高雅的意境和艺术特色。在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应用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进行景观打造,能够使现代

居住区的景观达到情景交融、以景达意的境界。

1古典元素的优点

将古典元素运用在园林设计中,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在长期的园林建造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个较为成熟的思想和设计理念,并广泛运用于我国的古典建筑设计中。编者在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浅析”中就指出,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传统的诗词、雕刻、戏曲、书法一样,是传达美、展现美的重要载体。它的发展历史悠久,最早的造园活动可以追溯到周文王筑灵台、建灵囿、挖灵沼,自此,便出现了“囿”这一古老朴素的园林形式,以此为开端,我国的古典园林经过了魏晋南北朝的形成期、隋唐五代的成熟期、宋代的繁盛期、元代的滞缓期以及明清的兴盛期等五个发展期,并且,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长期发展过程形成的颐和园、苏州园林、个园等,无一没有用到古典元素,无一不具备中国特色,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让人赏心悦目,给人带来无限的美的体验,因而,将古典元素运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改变现存的风格单调,缺乏特色,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的必要性[1]

2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关系浅析

1、意境依赖于空间变化而产生,古典园林设计的巧妙在于注重虚与实、动与静的结合,往往使用空间留白、遮景露景等手法,让各个景观互为借景,以此营造出层次丰富的景观氛围。入口处延续了传统古典园林风格,在平面布局上提炼园林的结构形式,采用自由式布局,选用树形轻盈飘逸的植物品种,将各种植物景观自由排列,凸显出自然美及意蕴美,达到自然和谐的设计效果[2]

604effcadea16_html_a611f679031830ce.png

2、古典园林设计讲求雅致、圆润和小巧,强调与景观场地的有机融合,通过

“借景”“虚景”等艺术手法,与园林自然条件相适宜,巧妙地呈现出外延的视觉效果,进而形成富有层次的空间组织。花园景观借助植物、道路等元素,将植物景观与阳光草地巧妙结合,配以“开与合”“掩与露”等手法,打造富有趣味的景观空间。使得各个空间相互渗透与联系,参差交错、互相掩映。进而拓展了景观的构成层次,使空间更为丰富、细腻,打造出宜居的居住境界[3]

604effcadea16_html_64392b54a0e8f4b2.png

3、中心空间景观通过各色各样的自然肌理,达到先抑后扬的效果,营造出雅致、大气的效果。在空间布局上,运用以小见大、借势造园的设计手法,引入巧妙的空间变化,合理规划道路系统、植物以及休憩空间,并围绕其中的植物景观,通过借景框景、移步易景等手法,讲究景深和层次,虚实结合且疏密有致,从而丰富中心景观区内容;在景观打造上,展现诗画同源的景观意境,追求居住区的意境之美,采用借景造园、空间留白等手法,引入不同色彩与品种的植物,运用环形游线的方式尽显山水之意[4]

604effcadea16_html_f03e5b559b8f68ba.png

3、内容编排合理,为古典元素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想要更好地解决现代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现代园林景观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就要将古典元素运用在现代园林的景观规划设计当中,使现代园林具有更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了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关系,认识到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一种对未来园林景观发展方向的设想和安排,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园林景观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充分考虑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在进行规划前先确定主题思想、以生态原则作为指导思想进行规划设计等要求,而且还要系统掌握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关知识,把握古典园林中古典元素的运用手法,这样的话,就能为古典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和研究用奠定理论基础。《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与表现》一书内容编排合理,知识体系完备,编者按照基本知识介绍、现实运用两个标准,将全书的五个章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两章,这一部分,编者首先指出中国古典园林大多数是画家、文人、匠人合作的结果,虽然园林这一概念最先出现在明代计成的造园著作《园治》中,但是我国的古典园林在周朝就已经出现时,这一时期,周文王筑造了灵台、建了灵囿、挖了灵沼,出现了“囿”这一古老朴素的园林形式。接着,编者还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指出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风格上有南北之分,北方以布局形式左右对称、自然意趣中包含着秩序美和均衡美的皇家园林为主,像故宫后部的御花园、乾隆花园、颐和园就属于这一类型,而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中心的的江南地区,则多分布着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这些园林因书画家文人的参与,而具有“咫尺山林”的特色。最后,编者探究了中国园林造园的美学特征和立意,指出“师法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这一“诗情画意美”的代表的最基本的特征,而寄托和抒情这两种古典园林的情感表达方式,也被经常运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化处理中。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到第五章,编者首先以我国的拙政园、避暑山庄、颐和园、留园这四大名园的营造为例,探究它们建成的原因,指出历代帝王因想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而成为城郭庭园的主要营造者和关键人物,此外,私家园林的园主则更多是画家、诗人、或者是精通园林建造的才俊,在此基础上,编者又进一步把握了中国画和中国园林“画境”、中国园林与山水画之间的关系,同时借鉴山水画论中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经营位置”等理论,分析了“画境”园林的移天缩地、以少胜多的造园手法,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古典元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在这一部分的最后,编者又落实到园林景观设计这与园林建造密切相关的活动中,分析了园林鸟瞰基准框图绘制方法和单体建筑的快速画法,让学生能充分把握立体空间图面化的表达方法,更好地理解园林“从画中来、再到画中去”的理念

[5]

结束语

古典元素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中国的亭台楼阁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将它运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使现代园林设计更有中国风味和人文特色,能够保护和传承中国建筑文化脉络,而且还能有效改变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民众的舒适安全的居住要求以及审美要求,因而,设计者要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古典元素,并将它们灵活运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以推动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苏晗.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关系浅析[J].现代园艺,2020,43(21):161-162.

[2]侯绪恩.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20,41(11):149-150.

[3]姜琳,房华.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设计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74-75.

[4]杨欣,汪天.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的转译和表达[J].黄山学院学报,2020,22(05):60-63.

[5]杜茵.中国古典诗词对现代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