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8
/ 2

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余小莉、王伟、邵潘飞、陈宇

嘉兴聚力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11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室内环境质量的监察力度,检测指标更加严格,但同时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室内有害物质越来越复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引言

当前我国的室内环境检测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还不够成熟,不能满足室内环境检测高质量的需求。因此,应该加强其质量控制,确保室内检测的准确性,保证人们的健康。

1、实验室环境检测加强质控的重要意义

实验室开展环境检测,其目的在于为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数据和信息支撑,而如果检测数据和信息因质控原因导致出现误差,将直接影响到后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因此实验室必须做好环境检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通过做好实验室环境检测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有利于保证环境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也就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准确、完整、科学的数据和信息支撑,而根据这些数据和信息支撑,可以帮助工作人员了解环境问题和现状,进而实施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工作。

2、实验室环境检测现状分析

2.1工作人员能力不足

虽然检测工作发展较快,但是对于环境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专业学校对于环境质量检测专业的设立不足,从而导致专业人才缺乏。但是环境检测工作涉及很多工作内容,如果专业人员的数量有所欠缺,就会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大,在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下可能会导致有些环境检测工作人员无法承受,选择其他的工作岗位,由此会导致工作人员更少。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重视理论忽视实际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学术界及环境检测方面都是非常普遍的,相关人员往往只埋头于实验室中,通过各项工作来获得数据,而不重视实践,没有去实际工作场所中去体验,所以导致理论脱离实际。

2.2缺乏对环境检测设备的高效利用

当前的环境检测技术离不开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然而这些检测设备和仪器的利用率偏低,甚至存在部分检测设备和仪器长期闲置的现象,没有充分发挥环境检测设备的使用性能和特点。

2.3样本的保存和运输管理不规范,影响环境监测的时效性

在环境监测的工作中,环境样品的质量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是否可靠,样品的质量除了受到环境采集环节的影响外,还受到环境样本保存及运输过程的影响。如果工作人员在取得环境样本后对其保存和运输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未能及时和准确添加固定剂,对有些需要冷藏保存的样品,却错误的选择了常温保存等情况,使样本的水样性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待样本运输回实验室后,经过监测发现环境样本的外观和性质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就使后续的样本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同时再次采样不仅会造成更多的成本损失,还会造成监测工作的延误,环境监测工作的时效性无法保障。

3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3.1样品采集、运输与保存

样品采集对于环境检测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完整性,决定了检测结果是否真实有效。这就需要在样品采集前,采样人员要明确所采样品的种类以及检测项目。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出完整的采样计划,确保所采样品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采样前,应先检查采样工具是否齐全,采样器具是否能正常使用,并做好设备出入记录;采样时,样品采集人员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平行样及全程序空白样品的采集,同时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采样后,对样品进行标记,以防混淆,需按照规范要求清点样品数目是否正确。采样完毕后,应按照规范要求对样品进行运输,此时需要考虑外界运输温度以及运输过程等诸多因素,尽量将外界影响减至最小。当样品抵达实验室后,应第一时间同样品管理员进行交接。在对样品信息和状态核实无误后,样品管理员需要通知检测人员将保存时间较短的样品领取并进行检测,防止样品失效造成检测结果有误。样品存放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分类别保存,严格控制样品存放的温湿度,并每天进行记录。

3.2提高检测工作人员能力

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所示,所有从事监测活动的人员应具备与其承担工作相适应的能力,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并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持证上岗。所以,必须要加大培训,提高人员能力。首先,需要加强对检测工作人员的筛选。要选择具有环境检测工作理论知识或者专业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同时要着重考察检测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品质。其次,需要加强对检测工作人员的培训。一方面要通过思想培训来提高检测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充分认识环境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通过技能培训来提高检测工作人员的能力,邀请专业经验丰富的老同事分享环境检测工作的具体流程、关键点以及对相关设备的操作等,从而提高整体素质。最后,需要加强对环境检测工作人员的管理.要建立奖励制度,对于表现优秀工作完成效果较好的工作人员予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从而更好地激发检测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3完善检测设备管理与质量审核

多组织内部培训和评审,宣贯最新的政策法规与前沿检测动态,通过提升自我来实现全行业的提升,企业也能更好地确定发展计划与方向。对于新购置设备,实验室依据检测方法中规定要求提出购置申请,并就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测量范围等编制检测项目的能力分析表,由设备管理员负责组织对新购仪器设备的先进性、符合性及可行性进行评审,并按照购买流程填写相应的申购材料,设备到货后要组织进行验收并申请检定校准,确认符合要求后投入使用。在用仪器设备,应有人负责日常维护、保养;使用仪器设备应认真填写设备使用记录,确保仪器设备功能正常;仪器设备维修、停用、报废等应按规定办理手续。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建立仪器设备的完整档案,设备监督人员进行不定期监督和抽查使用记录与维修保养记录。检测人员在使用前对仪器设备的功能和状态进行检查;质量监督员在质量监督过程中,鉴别有无过载、误用、损坏情况;若设备脱离了实验室的直接控制,设备负责人要对所有设备运转情况等进行实时监督,确保该设备返回后,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检查并能显示满意结果。

结束语

面对当下严峻的环境防治形势,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着较大压力,实验采样作为环境监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必须强化其规范性、科学性,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采样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监测水平,为污染防治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环宇.基于LIMS环境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及实现质量控制的优势浅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9(06):59-61+186.

[2]邱呷呷.基于食品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J].饮食科学,2019(12):7+9.

[3]余仁润.室内环境质量检测与报警系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4]谭晶.规范室内环境检测重要性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4):186-187.

[5]武秀明.室内环境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及其节能检测分析[J].化工管理,2018(29):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