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上位机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8
/ 2

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上位机设计

王瑞娟

天津吉诺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1609

摘要:本文针对上位机总体结构展开分析,通过研究网络电话设计、急停开关设计、电源模块设计、监控终端设计、实时操作系统设计、HIML页面设计、上位机界面设计等内容,其目的在于细化上位机设计内容,提升监控系统运行过程的稳定性。

关键词:以太网;监控系统;上位机;电源模块

在煤矿开采活动的正常推进中,带式输送机属于非常重要的运输设备,负责将开采的原煤从生产工作面运输至地面,具备运输距离长、运输量高等应用优势。在煤矿机械化开采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传统监控系统很难满足动态管理的需求,这也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此,通过将以太网融入到监控系统上位机设计当中,不仅可以优化系统性能,而且对于提升作业环境安全性也有着积极地意义。

1上位机总体结构分析

上位机端是一台带有CAN总线接口和以太网接口的小型服务器。在它内部实现了TCP/IP协议和CAN总线协议。它通过CAN网络收集配料拜系统各个皮带机的实时运行状况数据,并通过以太网接口将数据发送给远程端的浏览器程序。因此,上位机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门,它将最终的监控人员与现场的皮带机联系在一起。在上位机上会运行WEB服务器来等待远程端用户通过浏览器发来的请求,并调用CGI程序获取数据后响应请求。结构框图如下:

6052b7a47f493_html_1c16cac075ed756d.png

2基于以太网的系统设计要点

2.1网络电话设计

在对网络电话展开应用设计时,其内容包含了3组PCB 板,现对其展开分别介绍:(1)核心PCB板(简称B1板),作为网络电话设计过程的应用核心,其用于通讯信息的优化处理,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具体的设计环节中,处理器可选择STM32F405VGT6 ARM系列,其具备了稳定的应用性能,可以顺利关联整个运行系统。(2)数据采集板(简称B2板),其在应用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在于进行传感器信息的顺利采集,同时也会对传感器信息进行优化管理,其需要具备较多数量的协议接口,满足数据兼容的相关要求。(3)控制PCB板(简称B3板),该结构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调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在满足兼容性要求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可修改性,以提升管理过程的可靠性。

2.2急停开关设计

在以太网支持下,在对上位机展开设计时,还需要注意急停开关的设计工作。从本质上来看,急停开关属于小型设备,可以看做是网络电话设计的精简版。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主要会设计两组PCB 板,分别是系统核心运行的核心板(即B1板)和用于运行数据采集的采集板(即B2板),具体的筛选内容和章节2.1中的内容保持一致。

2.3电源模块设计

结合以太网的运行特点,在电源模块设计环节中,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将电网引入的220V交流电传输到开关稳压器位置处进行转换,得到所需要的12V直流电,从而确保系统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第一,做好集成芯片的选择工作,这也是用于监管整个运行过程的重要部件,在具体的设计中,可选三端稳压芯片7805来作为主要的应用结构,负责调整电源模块的常规运营状态。第二,保护装置的选择,为确保系统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可选择LM1117系列稳压器来作为保护结构,在出现过热或者过流的情况时,可以直接对其提供出相应的保护功能,确保电源模块运行环境的安全性。

2.4监控终端设计

在对监控终端展开设计时,包括以下几部分应用内容:第一,图形界面设计,在硬件选择过程中,可选ARM Cortex-A9S5P4418 处理器来作为该模块的核心结构,该处理器稳定性较强,适用于多类型数据处理、指令下达,具备了较强的应用价值。第二,在网络通信模块的设计中,依托于以太网通信的应用优势,接入RTL8211千兆网络,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完成高密度数据信息传递,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1]。第三,显示模块设计,在具体的应用设计中,需要兼顾到多类型信号的兼容性,据此来完成终端设计,满足实际应用中的管理要求。

2.5实时操作系统设计

在上位机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实时操作系统的设计工作,在具体的设计环节中,其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uC/OS系统,其属于具备实时性强、可同时进行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单位时间内可兼容56个任务的同时运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需要确保传输协议的兼容性,提升信息内容的合理性,以便于操作系统的顺利转换[2]。第二,进行任务切换,在接收到传输信号后,需要对其进行整理,转换成便于统一整理的信号格式,此时会借助转换系统来完成数据信息的顺利应用,从而提高系统运行过程的可靠性。

2.6HIML页面设计

基于以太网的应用优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做好HIML页面设计工作,这也是使用者进行信息发布的重要工具。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第一,需要做好HTTP协议筛选工作,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选择超级文本标记语言,其具备了很强的兼容性,可以对多种类型的数据信息进行兼容处理,这也是确保系统能够顺利运行的基础条件。第二,对于采集内容进行标签化处理,其主要作用是为后续用户直接检索提供便利条件,在对标签进行筛选时,可以准备3-5个关键词来表示该信息,如时间标签、位置标签、内容标签等。做好前期数据信息筛选处理的相关工作,借此来确保系统运行过程的稳定性

[3]

2.7上位机界面设计

除了上述提到的界面设计内容外,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做好上位机的界面设置工作,目的也是为监控者提供便利的应用条件。在界面中会以列表的形式来完成皮带机运行参数的显示,对于运输系统中某一运输皮带进行选中后,可以利用速度调整按钮对运行速度进行规划,以满足不同状态下的应用需求。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会利用Linux操作系统来完成上位机界面显示,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借助界面编程的方式来完成指令下达。同时在界面运行中,还需要借助QWind来作为该界面稳定运行的载体结构,借此来满足界面稳定运行的基础要求[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开采活动中,带式输送机属于非常重要的应用结构,结合以太网应用特征,对于系统上位机展开优化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系统运行过程的稳定性,而且对于延长系统使用寿命有着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晋华.煤矿带式输送机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20(06):213-214+217.

[2]陈乾,苗长云,刘意,姬静.基于以太网的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下位机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20(11):95-100.

[3]曹仲义.带式输送机关键部件故障诊断预警系统研究[J].自动化应用,2020(10):48-50.

[4]罗贤虎.基于PLC的矿用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设计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20,35(10):27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