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礼仪服务在提高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8
/ 2

分析礼仪服务在提高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刘影

解放军 964医院门诊部 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目的 研究门诊护理工作中,使用礼仪服务,对其效果实施探讨,以此为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挑选200例本门诊治疗的患者;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100名患者划分为对照组,2019年月1月至2019年12月的10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给予患者礼仪服务干预措施,比对与统计分析其试验数据。结果 经护理后发现: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其患者投诉率、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数据结果,得出:对于门诊护理措施施,应用礼仪服务干预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并有效降低患者投诉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加适合被推广、应用。

【关键词】礼仪服务;门诊护理;重要性

近年来,伴随医疗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提升对门诊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的要求[1],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同时还应掌握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及规范的服务礼仪及服务语言。门诊部的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不仅代表着护理人员自身,更是代表证整个门诊部的形象,乃至医院的整体形象,为了提升门诊部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程度,本次研究选择礼仪服务干预措施,关于其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如下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挑选200例本门诊治疗的患者;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100名患者划分为对照组,2019年月1月至2019年12月的10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的实验患者,病患年龄为28至65岁,平均为(56.27±5.61)岁,男患共为52例,女患共为48例。

研究组的实验患者,病患年龄为26至64岁,平均为(57.23±5.49)岁,男患共为54例,女患共为46例。

关于研究组、对照组的以上组间数据比对发现:数据并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针对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关于患者的疑问主动解答[2],并提供相应的常规服务。研究组给予患者,礼仪服务措施,内容如下:①注重精神礼仪。应对患者实施相关的礼仪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对精神礼仪的重视,应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保持其服装及其他方面的良好现状,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如衣服整洁、头发整洁等[3]。护理人员通常是患者在门诊接触的第一人,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随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礼仪,同时这也是对患者表达尊重的一种方式。②注重仪态礼仪。护理人员在门诊展开服务工作的时候,需要保持良好的仪态礼仪。良好的仪态礼仪能够让患者感觉到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应做好保持良好的走路姿势、坐姿等,帮助患者指引相应的科室时,应使用正确、规范的手势,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感。③注重表情礼仪。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服务的时候,应重视自我表情的管理,应主动以温和、和蔼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在服务时注意面带微笑,发自内心,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应用文明用语,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应向患者发放相应的投诉调查问卷[4],并整理其结果。④注重语言的沟通。在与患者实施沟通的时候,应注意换位思考,选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实施,注重沟通、交流中的技巧,对患者实施相关的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尽量贴近患者的生活。患者在门诊等待检查结果的时候,可能会由于等待时间过长,产生一定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换位思考,耐心安抚患者的情绪,并帮助患者催促检查结果。了解患者的心理之后,才能够设身处地的为患者思考,能够从细节处满足患者的需求,进一步改善护理人员在患者心中的形象,提升其护理质量,拉近彼此的距离。⑤注重尊重患者。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工作的时候,应遵循一切以患者为主的原则,以患者为先,更加热心、体贴,从内心尊重患者,做到真正的热情、诚恳,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关怀及医院的温馨。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85-100分)、较为满意(70-85分)、不满意(70分以下)。

总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较为满意)/总数*100%

1.3.2投诉率。

1.3.3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P<0.05为准,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分析计量,应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比较其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表1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2.00%),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护理满意度对比[例数(%)]

组别

非常满意

较为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n=100)

25(25.00)

37(37.00)

38(38.00)

62(62.00)

研究组(n=100)

35(35.00)

50(50.00)

15(15.00)

85(85.00)

卡方




13.580

p




0.000

2.2投诉率

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投诉率(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3.00%),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

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投诉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8.00%),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人们对门诊处的护理服务质量也越来越重视[5],为了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事件的发生,需要护理人员提升自身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礼仪作为职业礼仪的一种,护理人员在实施相应的护理工作时,需要遵守该行为准则,这不仅仅是对自身职业的尊重,更是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尊重。礼仪服务措施相对比常规的服务措施,能够通过护理人员的精神、仪态、表情等方面,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礼仪、服务态度,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向患者展现了医院更好的服务宗旨及服务面貌。不仅改善了护理人员在患者心中的形象,同样改善了门诊部在患者心中的形象,从而改善了医院的整体形象。护理人员良好的服务理念,能够帮助患者及时找寻到相关的科室,并对自身的病情有着相应的基础知识掌握,节约时间,服务体验相对而言更好。

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2.00%),研究组患者投诉率(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3.00%),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可得,礼仪服务措施对比常规服务措施更具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张蓉.规范化礼仪培训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4):169.

  2. 殷萍,刘亚萍,韩晨旭.二次分诊工作模式在急诊科候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0):146-148. 

  3. 王巧娟.礼仪服务在提高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心理医生,2019,25(4):271-272.

  4. 何乔.入科前集中护理礼仪培训对实习护士临床服务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5):133-134.

  5. 杨旭,贾璐瑶,刘昕欣.规范化礼仪培训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1):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