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的产前子痫治疗方法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8
/ 2

不同时期的产前子痫治疗方法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徐国玲

霸州市第三医院 河北 廊坊 065700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时期产前子痫治疗方法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以100例产前子痫患者开展研究,按照收治患者的不同时间分为两组,给予的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即对照组(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保守治疗)和研究组(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积极治疗),就母婴结局、产后子痫发作率、死亡率等指标进行评价,且深入分析孕产妇与围产儿的死亡原因。结果:研究组孕产妇阴道分娩率较低,组间比较P<0.05;研究组孕产妇产后子痫发作率较低,死亡率较低,组间比较P<0.05。结论:给予不同时期产前子痫孕产妇积极治疗方案,其可以改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降低产后子痫发作率及死亡率,最大限度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关键词】:产前子痫;母婴结局;治疗方案

引言

产前子痫是一种妊娠期高血压的表现,病情危险性较高,容易导致孕产妇出现颅内出血情况;产前子痫对孕产妇、围产儿的生命安全产生的负性影响较大[1]。产前子痫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昏迷、抽搐等表征,且产前子痫发病时间无法预计,可在产前、产时、产后发生,对孕产妇、围产儿威胁程度一致[2]。产前子痫的发病原因尚无明确,应在孕产妇发病早期为产妇进行及时的治疗,有效降低孕产妇、围产儿的死亡率[3]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100例产前子痫患者开展研究,对照组(n=50):年龄21-31岁(26.87±0.63)岁;孕周33-38周(36.21±0.32)周;产次:29例初产妇,21例经产妇。研究组(n=50):年龄20-32岁(26.96±0.52)岁;孕周34-39周(36.56±0.47)周;产次:28例初产妇,22例经产妇。两组产前子痫的孕产妇资料数据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保守治疗):给予孕产妇应用硫酸镁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1961;生产企业: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ml:2.5g)进行治疗,患者首次药物剂量控制在2.5-4g,且利用20ml25%葡萄糖注射液予以稀释,在前5min进行缓慢静脉注射,后进行静脉滴注治疗。针对孕周不满36周的孕产妇,应用药维持至36周,予以引产;针对满36周孕产妇,观察产妇抽搐症状情况,且改善时间维持12h后,观察围产儿的具体情况,可给予孕产妇运用缩宫素予以引产。

研究组(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积极治疗):孕产妇入院后,立即给予孕产妇静脉注射20mg安定注射液、5g硫酸镁注射液;观察孕产妇情况,向孕产妇双侧肌肉各注射2.5硫酸镁注射液,改为静脉滴注治疗方式,控制滴注速度,即2g/h。针对34周以上孕产妇,均采用剖宫产分娩,终止孕产妇妊娠;产后继续给予孕产妇静脉滴注硫酸镁注射液治疗,每日剂量20g,且持续治疗2d。

1.3观察指标

就母婴结局、产后子痫发作率、死亡率等指标进行评价,且深入分析孕产妇与围产儿的死亡原因。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经T、X2检验,P<0.05表示临床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孕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分析

研究组孕产妇阴道分娩率较低,组间比较P<0.05。(表1)

表1孕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分析

组别

剖宫产率(%)

阴道分娩(%)

对照组(n=50)

41(82.00)

9(18.00)

研究组(n=50)

49(98.00)

1(2.00)

X2

7.1111

P值

0.0076

2.2产后子痫发作率、死亡率的比较分析

研究组孕产妇产后子痫发作率较低,死亡率较低,组间比较P<0.05。(表2)

表2 产后子痫发作率、死亡率的比较分析

组别

死亡率

产后子痫发作率(%)


围产儿死亡

孕产妇死亡

合计(%)

对照组(n=50)

3(6.00)

4(8.00)

7(14.00)

8(0.00)

研究组(n=50)

0(0.00)

1(2.00)

1(2.00)

0(0.00)

X2

4.8913

8.6956

P值

0.0269

0.0031

2.3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的原因分析

两组孕产妇死亡率为5例,死亡原因主要分为2例急性心衰,2例颅内出血,1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两组围产儿死亡率为3例,死亡原因主要分为1例死胎,1例窒息,1例肺部感染。

3讨论

产前子痫疾病是造成母婴死亡的主要因素,为了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应为孕产妇制定高效的治疗方案,及时为孕产妇开展治疗,降低孕产妇、围产儿的死亡率。以往针对产前子痫的治疗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尽量延长孕产妇的孕周时间,确保胎儿肺部发育成熟,最大限度保障胎儿存活率;但在治疗中,孕产妇、胎儿均出现死亡情况,风险较大[4]。改变产前子痫孕产妇的治疗方式,给予孕产妇积极的治疗方案,待患者产前子痫症状得到缓解后,可为孕产妇性剖宫产手术分娩,尽最大可能保障孕产妇、胎儿的存活率[5]。产前子痫孕产妇在治疗期间,应避免受到二次刺激,尤其是降低宫缩造成的不良刺激程度,终止孕产妇妊娠,促使胎儿尽早摆脱宫内不良环境,且降低孕产妇产后子痫发作率,提升孕产妇、围产儿的生活质量、存活率。

综上所述,给予不同时期产前子痫孕产妇积极治疗方案,其可以改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降低产后子痫发作率及死亡率,最大限度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万佳义, 董伟妍, 王丽虹,等.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023(010):1403-1404.

[2]李丰玲. 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4(08):133-135.

[3]张天如, 柳栾美, 郭金霞. 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不同孕周及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 v.33(02):107-109.

[4]赖文霞, 单丽兴, 陈秀提. 尼卡地平联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对子痫前期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18, 15(035):28-32.

[5]吴茂勤.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子痫前期的干预疗效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 医学研究, 2019, 001(004):P.17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