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3
/ 3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进展

曲少东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 ;

  1.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

  2.  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75;

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石油、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人们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日渐增多,石油天然气因储藏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勘探开发困难,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提高石油天然气的开发量,文章就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进展进行分析,以求找出未来提高我国石油天然气开发数量及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勘探、分析

一、石油天然气行业相关概念

1、石油行业相关概念

  1. 石油: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2、天然气行业相关概念

(1)天然气: 地下采出的可燃气体称做天然气。它是石蜡族低分子饱和烃气体和少量非烃气体的混合物。天然气按成因一般分为三类:与石油共生的叫油型气(石油伴生气);与煤共生的叫煤成气(煤型气);有机质被细菌分解发酵生成的叫沼气。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3、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区别:天然气是指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是低分子烷烃的混合物,可分为干气天然气和湿天然气两种。干气成分主要是甲烷,湿天然气除含大量甲烷外,还含有较多的乙烷、丙烷和丁烷等。液化石油气是指在炼油厂生产,特别是催化裂化、热裂化、焦化时所产生的气体,经压缩、分离而得到的混合烃,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

二、我国石油天然气重点地区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石油勘探程度尚处于中等成熟阶段,存在较大潜力,石油储量仍将呈高基值稳定增长态势,已获石油发现的大中型盆地拥有的储量占我国探明石油储量的大部分,它们今后仍然是待发现石油资源的主要阵地。

  1. 我国的石油资源及其分布: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统计,石油地质资源量为765×108t、可采资源量为212×108t。石油资源的分布呈极不均衡态势。从地区上看,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东部、西部和近海三个大区(下表),其可采资源量分别为100.25×108t、47.87×108t和29.27×108t,合计177.39×108t,占全国可采资源量的83.7%;从分布的盆地上看,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等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2.31×108t占全国可采资源量的86%,而其他100多个盆地可采资源量都不多,合计起来也只占全国的14%。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拥有待发现的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约490×108t,待发现的常规石油地质可采资源量136×108t。在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1×108t的15个盆地中,待发现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354×108t,待发现可采资源量104×108t,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2.3%和76.6%。在这15个盆地中,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和珠江口盆地待发现的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超过15×108t 和5×108t,其中渤海湾盆地待发现的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最多。

  2. 探明石油储量状况:到2007年年底,全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751705.23 ×104t,技术可采储量760468.28×104t,经济可采储量 687855.86 × 104t,剩余经济可采为205809.83×104t。我国油页岩、油砂等非常规石油资源勘探程度低,目前还没有页岩油、油砂油储量的系统数据。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常规石油地质资源和可采资源的探明程度分别为36.0% 和35.9%。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1×108t的15个盆地的石油地质资源和可采资源平均探明程度分别为43.5%和42.1%;其中南襄盆地探明程度最高,石油地质资源和可采资源探明程度分别为69.7%和55.0%;塔里木盆地探明程度最低,石油地质资源和可采资源探明程度分别为14.4% 和8.0%。

  3. 各油公司占有的储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4%,技术可采储量占全国的69%,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占全国的67%;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拥有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25%,技术可采储量占全国的22%,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占全国的17%;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10%,技术可采储量占全国的8%,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占全国的1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凝析油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国凝析油总储量的79%,技术可采储量占全国的73%,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占全国的76%;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凝析油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国凝析油总储量的16%,技术可采储量占全国的 18%,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占全国的19%;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凝析油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国凝析油总储量的 12%,技术可采储量占全国的 18%,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占全国的22%。

三、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行业竞争状况分析:中国的石油市场是寡头垄断市场,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垄断特征非常明显,三大寡头分别为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 目前,虽然国家允许民间资本进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但由于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非常复杂且长期的工程,进入门槛非常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有着资本、技术及政策方面的诸多限制,投资风险较大,而且国家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并不会完全放开这一领域。由此看来,短期内民营企业进入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的难度较大,但从长远来看,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的民间投资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导向,随着未来民间资本的进入,行业竞争加剧将不可避免。

2、行业潜在威胁分析:目前,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了上至各国政府,下至民间资本的关注重点,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了各国政府共同的选择,中国政策也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传统能源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未来发展方向上,传统能源将会更多地被新能源取代。

3、行业社会环境恶化:行业对环境破坏主要包括对自然生态环境、野生动物的扰动影响,废弃物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其中勘探阶段主要表现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劣化影响,开发阶段主要表现在废弃物排放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我国油气资源的后备可采储量少,特别是优质石油可采储量不足,缺乏战略接替区。同时,油气前期地质工作具有探索性强、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对于投资者的资金和实力要求较高。此外,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总体科技水平还不能适应当前增储上产的需要。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难度的加大,对科技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系列关键理论和技术,如海相碳酸盐岩成藏理论和深水钻探,山地地震、难动用储量开发技术等亟待突破。

4、勘探开发环节技术优势:通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石油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目前,中国石油企业在勘探开发主体技术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大型非均质砂岩油田、复式油气区滚动勘探开发以及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田开发等配套技术上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储层预测技术、欠平衡钻井和成像测井技术、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等方面基本跟踪世界先进水平。

5、我国炼油能力:近年来,随着原有炼厂的改造升级以及新建炼厂的陆续投产,中国石油企业的炼油能力有了显著提高2008 年中国整体炼油能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中石化全年新增炼油能力 1350 万吨,炼油综合配套能力突破1.9 亿吨,炼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 381.1 万桶 / 日,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公司。中石油的炼油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原油加工能力达到 244 万桶 / 日,在世界各大石油公司中排名第九位。

6、外部环境因素: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石油企业跨国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世界上石油剩余储量主要集中在沙特、伊朗、科威特等中东国家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前苏联国家,以及部分非洲和南美地区的国家。这些资源国与我国有比较好的外交关系,这对中国石油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7、中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赖大: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将占今明两年世界石油需求1/3,预计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是目前中国人均石油开采储量只有2.6吨,是世界平均值的十分之一,这将意味着中国石油消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大。

8、保障石油天然气任务艰巨: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决定了我国油气资源的需求将与日俱增,如果同期我国油气资源得不到重大发现,国内的油气资源缺口会非常大,而且直至本世纪中叶油气缺口会越来越大,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我国油气资源勘测工作压力很大,提高油气资源保障能力的任务十分艰巨。

四、我国油气资源面临三大问题

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面临诸多问题。

  1. 后备可采储量不足:我国油气资源的后备可采储量少,特别是优质石油可采储量不足,缺乏战略接替区,西部和海相碳酸盐岩等区域的勘查一直未能取得战略性突破,后备可采储量不足已成为制约进一步增加油气产量和满足需求的主要矛盾。

2、风险勘查投入不足:基础性、公益性的油气前期地质工作具有探索性强、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国家公共事业,主要应由政府出资,其成果提供全行业、全社会使用。近年来,国家对这项工作投入少,缺乏有效的机制,发现性调查评价工作力度不够,基础地质理论研究长期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3、缺乏供给保障机制,很难适应市场变化: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油气资源安全供给保障机制,油气的资源储备和原油及成品油储备,还缺乏统一规划和布局。我国国家级油气资源战略储备体系刚刚开始建设,进口安全机制和特殊情况下的石油供应应急机制还不完善。

五、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前景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世界各国相继取消或放松了对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等方面国际流动的管制,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 石油行业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是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行业之一。石油市场是世界范围内统一的市场, 而且石油行业具有高风险、 高资本密集、 高技术密集的特点,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入世”后,中国须按 WTO 的规定减让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给予外国公司石油石化产品贸易权和分销权,国内石油企业将面对来自跨国公司的巨大竞争挑战。同时,随着中国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 中国石油企业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战略,才能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石油消费需求。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使中国石油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石油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中国石油企业只有把握住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详细分析自身实力,认清自身存在的优势与劣势, 是中国石油企业与国际大石油公司展开竞争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杨海波 中国油气上游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林奇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立法的法律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3】万岳武;赵勇;石油天然气管线信息可视化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