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玫瑰糠疹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浅谈玫瑰糠疹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

严涛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四川成都 610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玫瑰糠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4例玫瑰糠疹患者,采用掷骰子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7例。以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以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为研究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护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A、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有效率,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效果显著。

【关键词】玫瑰糠疹;临床护理;效果


玫瑰糠疹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在皮肤科临床上比较常见,通常情况下为急性发病,且多发于四肢近端与躯干,发病后可见患者相应部位皮肤上出现玫瑰色斑片,且一般伴有糖状鳞屑,患处有瘙痒感。目前,已有的临床研究尚未完全明确引发该疾病的原因及其发展机制,且该疾病具有自限性,通常情况发病6-8周后可自行痊愈。但是,发病期间疾病引起的瘙痒不适以及对患者外在形象的影响很容易使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干预不及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1]。因此,临床上除了需要对玫瑰糠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之外,还需要及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等因素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临床治疗的效果,加快疾病的好转和痊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4例玫瑰糠疹患者,采用掷骰子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7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16-41岁,平均(25.14±2.57)岁;病程最长42天,最短3天,平均(19.24±3.16)天;男女比例为15:12。对照组患者年龄15-40岁,平均(24.83±2.49)岁;病程最长43天,最短5天,平均(20.31±3.22)天;男女比例为17:10。两组患者基本数据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外,同时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强化干预,措施如下:(1)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鼓励其将自己内心的担忧、不安充分倾诉出来,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并帮助患者对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使其树立治疗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2)皮肤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时清洁患者患处皮肤,并嘱咐患者严禁不遵医嘱擅自使用刺激性药物涂抹患处,对于瘙痒感比较明显的患者可遵医嘱指导患者服用相关药物加以缓解;(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水果蔬菜、瘦肉等食物,确保营养摄入充足,为临床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1.3观察指标

(1)护理有效率。判定标准如下:显效:护理后基本消除患者皮损症状或消除80%以上,且瘙痒感基本消除;有效:护理后消除患者50%以上皮损症状(未达到80%),仍存在轻微瘙痒感;无效:护理后未达到以上标准或患者皮损及瘙痒感等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

(2)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情况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A、SDS)进行评估,总分均为54分,得分高低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严重程度为正相关关系。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计数资料分别t、x2检验。若该值不超过0.05则表示相关数据的组间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护理有效率对比

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

表1:护理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27

10(37.04%)

16(59.26%)

1(3.70%)

26(96.30%)

对照组

27

5(18.52%)

15(55.56%)

7(25.93%)

20(74.07%)

X2





5.283

p





0.022

2.2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对比

由表2可知,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表2: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27

33.47±3.92

10.47±2.06

34.83±3.91

12.18±2.26

对照组

27

32.89±3.87

15.64±2.58

34.79±3.71

16.37±2.84

t


0.547

8.137

0.039

5.999

p


0.587

0.000

0.969

0.000

3.讨论

目前,虽然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玫瑰糠疹的发病原因及发展机制,但普遍认为病毒感染与该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该疾病发作后可导致患者四肢及躯干出现玫瑰色斑片且往往覆盖有糖状鳞屑,同时多伴有瘙痒感,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该应及时给予其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干预,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临床治疗的效果,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疾病的痊愈。

综合护理是近些年来为了充分满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在充分了解患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全面、系统、优质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从而使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缓解和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治疗工作,进而使临床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提升临床护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这与目前已有的研究结论相符合[2]

总而言之,对瑰糠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有效率,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立红.玫瑰糠疹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88-89.

[2]屈艳博. 真菌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探讨[J]. 皮肤病与性病, 2018, 40(5):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