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

韩烨

四川绵阳四 O四医院 感染科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 浅析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研究对象控制在68例,都是在本院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2月,系统抽样法将其分成2组,临床护理中实验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运用基础性护理,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SDS评分和SA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的44.12%对比,实验组的8.83%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态、预防并发症有着较大作用,有普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综合护理干预;重症肝病;过敏反应

目前针对重症肝病患者,没有彻底根治方法,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成为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借助人工装置引出体内血液,再进行血浆白蛋白置换,将体内代谢毒素清除干净,稳定内环境,为肝脏再生争取更多时间。让患者尽可能的延长存活时间,不过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治疗效果,需要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1]。本院在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过程中,取得良好成效,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本次研究的68例患者都是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入院,均为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患者,以系统抽样法为原则,2组各34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6-68岁,均值(42.16±3.85)岁,女患:男患为14:20,其中21例慢性重症肝炎、3例亚急性重症肝炎、7例急重症肝炎、3例肝硬化。对照组患者年龄27-69岁,均值(42.33±3.41)岁,女患:男患为15:19,其中22例慢性重症肝炎、2例亚急性重症肝炎、8例急重症肝炎、2例肝硬化。上述每组的资料都满足对比研究标准,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手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性护理,内容有监测生命体征、执行医嘱给药、监控并发症等,有异常情况与医生配合处理。

实验组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 术后心理护理:由于大部分患者在病痛折磨下身心俱疲,也缺乏康复信心,同时对此项手术缺乏认知,所以会有着严重的焦虑、悲观、恐惧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依从性。因此,需要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通过深入交谈,引导患者进行内心表达,并积极的给予鼓励和精神安慰;同时,为患者讲解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强调术后需要注意的内容,减轻各种消极情绪,在护理中能良好的配合。

1.2.2 术后体征监测:手术后要对患者的大小便、精神状态、皮肤状态等做监测,还要主动询问是否存在腹胀等不适感,以及有无食欲。如果患者免疫力较低,实施隔离防护措施。还要做好病房消毒工作,保持空气清新,预防交叉感染。

1.2.3 术后穿刺护理:术后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易诱发感染、血栓等问题,所以要做保持局部皮肤干净,防止发生空气栓塞。如果穿刺部位出血,通过加压、冷敷等方式止血。另外,要将留置管做好固定,使用肝素风管,防止松脱、移位或堵塞。在拔管后也要持续按压20-30分钟,之后加压包扎;告知患者注意休息,控制活动量,特别是穿刺一侧的肢体避免用力。

1.2.4 术后饮食护理:术后三天内,可以少量给予半流质或流质的高营养食物,限制摄入蛋白质量,禁食辛辣、高盐、高油脂食物摄入。

1.3 观察指标

1.3.1 评估每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采用四级评分制,症状轻总分低[2]

1.3.2 观察并记录每组患者并发症,如低血压、电解质紊乱、过敏反应、术后感染、皮下血肿。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软件整理数据,x²检验定数资料,用[n(%)]描述,t检验定量资料,用(605da30d0c2d8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描述,统计学意义成立时P<0.05。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每组患者护理前后评分对比

每组评分护理后都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评分降低程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每组两种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之间没有差异(P>0.05)。见表1

1 心理状态每组患者护理前后评分对比(605da30d0c2d8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分)

分组

例数

SDS评分

SA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4

53.35±5.71

34.21±4.25

51.72±5.37

40.61±4.16

对照组

34

53.22±5.43

43.46±4.51

51.14±5.51

51.26±4.38

t


0.096

8.704

0.439

10.280

P


0.924

0.000

0.662

0.000

2.2 术后临床并发症情况每组之间对比

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实验组占比8.83%,比对照组44.12%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 术后临床并发症情况每组之间对比[n(%)]

分组

例数

低血压

电解质紊乱

过敏反应

术后感染

皮下血肿

总发生率

实验组

34

1(2.94)

1(2.94)

1(2.94)

0(0.00)

0(0.00)

3(8.83)

对照组

34

2(5.88)

3(8.83)

3(8.83)

4(11.76)

3(8.83)

15(44.12)







10.880

P







0.001

3 讨论

重症肝病患者因为肝脏已经无法发挥正常的代谢功能,所以血液中会存在大量毒素,为了延长生命时长,可以采取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以改善内环境,促进肝细胞重生,恢复肝功能[3]。不过术后容易出现低血压、电解质紊乱、过敏反应等并发症,会影响预后效果,因此需要加强术后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是具有全面性特点的护理方式,在众多疾病临床护理中效果受到肯定,能全方位、细致的给予患者照料,从而满足各个方面需求,减少不良风险。在实际应用中,能通过心理、体征监测、皮肤及环境、穿刺、饮食等护理,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并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避免并发症出现给增添痛苦[4]。将这一护理方案应用到实验组术后护理中,与采用基础性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有着较低的SDS评分、SAS评分,差异显著(P<0.05);同时比对照组有着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3%和44.12%,差异显著(P<0.05)。证实,综合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的消极情绪、减少了全身并发症。

总而言之,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达到良好效果,有普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杜粉静, 邵灿, 郑鸽之.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在重症肝炎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36(2):381-384.

[2]盛蓉. 综合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患者的影响分析[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18(1):79-80.

[3]蔡文娟、赵冬梅、沈萃、乔艳. 全面护理在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重症肝炎患者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 v.41;No.504(14):117-119.

[4]牟蓓蓓. 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病的临床护理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15):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