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减轻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护理干预减轻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效果

徐萍、邹卫珍(通讯作者)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减轻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的124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等分成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开始时间、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开始时间明显晚与常规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程度更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缓鼻咽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时间及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放疗治疗效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鼻咽癌;放疗治疗;不良反应

近些年来鼻咽癌发病率不断增高,已成为临床中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目前鼻咽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发病原因多与遗传、饮食习惯、病毒感染有关,由于鼻咽癌肿瘤对放射线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但鼻咽部周围组织对放射线同样有着较高的敏感性,且鼻咽癌一般在鼻腔的深部,放射治疗时需要照射面积较大,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状。如何有效预防鼻咽癌放疗后的并发症状,已成为当前临床治疗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本次研究中,以我院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情况,来探究护理干预对减轻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实际效果。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2019年至2020年间来我院进行放射治疗的124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等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在这124例鼻咽癌患者中,男性89例,女性35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5.6±3.8)岁。患病情况如下表1所示。上述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鼻炎癌患者经过专业临床确诊;无精神意识类疾病;无其他类型的癌症;均没有发生癌转移;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两组患者患病情况

组别

未分化癌

低分化鳞癌

中高分化鳞癌

腺癌

常规护理组(n=62)

28例

12例

8例

14例

护理干预组(n=62)

21例

9例

14例

18例

1.2研究方法

1.2.1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就放疗治疗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介绍相关的治疗方式和注意事项;帮助制定后续的饮食和用药计划;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有专门的主管护士负责对本案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向病人详细介绍鼻咽癌放疗治疗的方案、如何预防不良反应,并负责对相应患者进行监督指导。在日常护理过程中,病人介绍口腔清洁的要求和方法,比如刷牙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用餐过后测定PH值,选择不同的液体漱口消毒。患者口腔粘膜反应较为严重,疼痛明显影响饮食和正常生活,可口服利多卡因以止痛。针对不同的病发症状,如张口困难、口腔溃疡、口腔感染等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1.2.2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开始时间、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将满意程度分为极其满意,比较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四类,满意度=(极其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2.3统计学处理

数据由SPSS22.0进行分析,t检验、χ²检验,计量资料为均数±标准差,P<0.05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开始时间

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数据如下表2所示,护理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开始时间明显晚于常规护理组(P<0.05)。

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n/%)

组别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常规护理组(n=62)

0

3/4.84

8/12.91

15/24.19

护理干预组(n=62)

0

0

2/3.23

6/9.68

P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鼻咽癌放疗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有口腔黏膜炎、张口困难、口腔感染、全身放疗反应、腮腺反应、皮肤反应、听力下降等。具体发生情况如下表3所示,护理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

表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组别

口腔黏膜炎

张口困难

口腔感染

全身放疗反应

腮腺反应

皮肤反应

听力下降

不良反应发生率(n/%)

常规护理组(n=62)

12例

2例

2例

3例

2例

4例

1例

26/41.94

护理干预组(n=62)

3例

0例

1例

1例

1例

2例

0例

8/12.91

P








<0.05

2.3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具体结果如下表4所示,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

表4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组别

极其满意

比较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n/%)

常规护理组(n=62)

18/29.03

8/12.91

11/17.74

25/40.32

37/59.68

护理干预组(n=62)

34/54.84

10/16.13

16/25.81

2/3.22

60/96.78

χ²

6.954

2.413

4.368

8.351

8.351

P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会降低机体免疫能力,容易使放疗部位的黏膜发生炎症反应,出现充血水肿、溃疡、糜烂等病理表现,严重影响了放疗的治疗效果,增加了患者的康复难度。同时鼻咽癌的放疗并发症也是临床治疗中较难克服的问题之一。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组患者就不良反应的开始时间和发生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延长鼻咽癌放疗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开始时间,同时也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护理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91%)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41.94%),P<0.05。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后可知,护理干预组满意度(96.78%)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59.68%),P<0.05。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莲秀,潘贵平.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的护理及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1):138-140.

  2. 陈金姣.鼻咽癌放疗致口腔粘膜炎的防护进展[J].全科护理,2010,8(7) :1957-1959.

  3. 师文华.早期综合护理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34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