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护理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护理的对策

王利莎 张亚超 张 琼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 0医院

【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在隔离期间的心理特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迅猛爆发,对疾病的恐慌及未知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过在医院的隔离治疗期间承受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在治愈后还需继续隔离观察14天,容易出现较多且复杂的心理问题,所以给予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大家的配合在有效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疾病传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减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隔离观察工作,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隔离期间出现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治疗起着极大作用 。

【关键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期间;心理护理 ;对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肺部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具有高传播性、高致病性和严重患者高病死率的特点。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该病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1]。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期间严禁探视与陪伴,致使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孤独、愤怒、 恐惧、绝望等负面情绪,甚至产生自伤、自杀等极端心理[2]。笔者作为某部援鄂医疗队队员,对患者从入院至出现的心理应激特点进行了相对应的分析。

1.1.1新冠肺炎患者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感染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自身条件下获得最良好的身心状态,新冠肺炎患者心理护理强调紧密结合新冠肺炎临床实践, 关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各种生理、心理、社会行为变化等心理应激反应,运用心理学理论和简便实用的护理 方法,致力解决患者隔离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为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发挥重要作用。

1.1.2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常见心理反应,患者在经历重大突发新冠肺炎传染性疾病、遭遇 精神创伤性事件后,易产生极端思维、认知偏差,出现 恐慌紧张、孤独、无助、焦虑、急躁、抑郁 、绝望、甚至自杀意念等心理状况。

1.2.1 焦虑、恐惧 焦虑是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以应付 的不愉快情绪感受[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迅猛,患者 的焦虑、恐惧主要表现为:①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 病的恐慌及未知,经历隔离治疗的焦虑,担心自己是否再 次被传染;②对自己由于被传染治愈后继续隔离所产生的后 果的焦虑:担心对以后生活、工作有影响等;③经济压力: 隔离治疗需要医药费,生病期间和出院后还需继续隔离不能 外出工作,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等[3]。所以我们在与病人进行沟通的时候,一方面需要了解其患病、治病经 过,找出他们对事物认识上的偏差,另一方面与他们一起认真分析,转变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引导他们用另一种方式思考,或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使他们对事物形成一种 新的认识[4]。多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他们倾诉,排解心理问 题。针对他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恐惧心理,同他们讲解隔离和防护的意义,告诉他们不要因此而紧张恐惧,使他们有正确和积极的态度,强烈恐惧、焦虑、 抑郁等负面的心理反应会降低人的免疫力[5]。鼓励他们通过 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试着合理地宣泄情绪,通过与家人朋友进行手机视频缓解自己的焦虑、恐惧。

1.2.2孤独、无助 患者因恢复期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感染其他病原体的 风险,需要继续隔离,进行14天自我健康状况监测,减少与 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这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和 寂寞,甚至觉得家里人也怕和他接触、歧视他。这些心理 问题不及时给予疏导都容易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郁闷和恐 惧心理继续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而不利于疾病的康复[6]。所以,我们要主动关心安慰他们,耐心讲解通过隔离观察,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好了身边的家人、同事,使其安心隔离,并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打发寂寞,与家属电话、视频聊天使其得到更多的支持,让治患者知道 关心、支持他的人很多,隔离虽短暂但却能真正感受到人间真情[7]。为了缓解患者的孤独、寂寞情绪,可根据他们的个人兴趣爱好,制定个体化的日常生活起居作息表, 生活起居规律,提高自身免疫力。例如在行动上可以选择下载一些健身软件,找到适合自身年龄和体质的运动模式,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可增加一些扩胸运动、深呼吸运动来进行肺部功能锻炼;采用放松技术来放松自己的身体,如腹式呼吸、着陆技术、组织会跳舞的患者一起排练舞蹈,跳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操等。

1.2.3 愤怒与抵触 患者在治愈后知道自己还需要继续隔离,进行14天自我健康状况监测,心理极易产生不平衡情绪,认为自己都已经治愈了,为什么还要被隔离,内心觉得不公平。最终导致其自制力下降,心理防卫机制转移,表现为对家人和医务人员面带怒容、双眉紧锁、尖叫等[8]。此时我们必须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在我们给予他们心理护理时,我们在理解和同情的基础上与治愈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他们的部分偏激行为予以宽容和接纳,认真听取其倾述,承认其存在,使之得到一定程度的安定并产生信任感[9]。同时,我们在安慰治愈患者时,也向他们举例自己也和他们一样的处境,疫情形式严峻,我们也处于半隔离状态,每天除了上班时间也在统一安排的住宿点休息,不能回家。我们大家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我们要一起努力克服困难,战胜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存在多方面的心理压力,产生 多种心理问题,我们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也让他们 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在自己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调节时及时寻求心理健康方面专业人士的帮助,在接触隔离观察后更快更好的适应生活,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结 此次案例通过对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知,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干预患者的不良情绪,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效果,并且对自身状态有了更科学的认知, 近期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人类面临的一次重大危机。面临危机,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团结与果敢是值得称赞的。在“危”面前,如何看到“机”,是在抗疫一线的护士们在此次应对危机的心理护理中必须具备的素养,以帮助新冠患者看到希望与未来,一个良好的心态,对提高新冠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 炎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EB/OL].(2020-01- 20)[2020-03-06].http://www.nhc.gov.cn/jkj/s7915/ 202001/e4e2d5e6f01147e0a8df3f6701d49f33.shtml[2] 甘肃省 精 神 卫 生 中 心,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 会,甘 肃 省 科技厅,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防护指导 手册[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04.[3] 苏联珍,李瑞林,樊永娟,.某高校传染病隔离患者的心理分析与伦理学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396-397. [4] 崔世香,邓宝凤,朱一英,.48SARS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600-602. [5] 袁彬,刘钰.SARS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18-419. [6] 朱加敏,孙娟,王玲勉,.SARS病人的护理现状与展望[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4):317-319. [7] 吴艳丽.甲型H1 N1流感住院隔离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7):42. [8] 孙丽莉.隔离病房患者心理探讨和护理[J].护理研究,2010,17(31):106. [9] 申燕勤.SARS患者心理分析及个性化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458-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