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的理论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2
/ 2

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的理论创新

李晓乐①

江苏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摘要:在不同的时期,列宁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等前人优秀国家治理思想,结合苏维埃俄国具体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形成了列宁国家治理思想,为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开创先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紧扣列宁国家治理思想形成和演变的时代背景,厘清列宁苏维埃国家治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内容,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列宁;国家治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进行有效地治理,没有既定的理论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供参考。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列宁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治理措施,添加了无产阶级国家治理的鲜活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


一、十月革命前后的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主体治理思想


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十月革命前后,这是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萌芽时期,在此期间,列宁借鉴马克思恩格斯国家治理思想,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首先,列宁有关无产阶级专政的治理思想和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消亡论”的坚持紧密结合在一起。和俄国一些借以反对国家消亡论而反对革命的人不同,列宁赞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国家消亡理论,并主张国家消亡的一个前提就是要进行无产阶级专政。在无产阶级专政形态下,国家还是存在的,但逐渐失去暴力机构的本真意义,此时的国家是“半国家”或“消亡中的国家”,这一时段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

其次,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劳动者享有最高治理权,是国家治理的主体。马克思在文本《法兰西内战》中界定了巴黎公社的性质——工人对公共事务实施自主治理的社会。就如何“治理苏维埃俄国”这个问题上,列宁坚持劳动者是国家治理主体,劳动者应享有国家治理最高权力。“对我们来说,重要的就是普遍吸收所有的劳动者来管理国家”,苏维埃俄国国家治理应是“第一次使真正的全体人民都来学习管理国家,并且开始管理国家”。

再次,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布尔什维克起国家治理的领导核心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让所有民众都来直接参与国家治理既不现实,也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要选举代表来代表全体人民进行治理。先进代表首要指的是布尔什维克。列宁指出,“只有工人阶级的政党,即共产党,才能团结、教育和组织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先锋队,而只有这个先锋队才能抵制这些群众中不可避免的小资产阶级动摇性……,并领导全体无产阶级的一切联合行动。”


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十月革命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新课题。前苏联面临着严重的国内外危机,国内有反革命暴乱;外部有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在此境遇下,为了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以保证战争需要,苏维埃果断地将整个国家变成一个大的战场,“一切都为了战事”,施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首先,该政策实行工业国有化和余粮收集制。时至1918年底,苏维埃俄国基本完成了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府在真正的意义上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对于农业而言,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颁布法令要求农民交出除了口粮和种子之外的各种余粮和农产品,以支援抗战。其次,实行劳动义务制。苏维埃凡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必须参加劳动,不劳者就不能获得口粮,就是剥削阶级分子也必须参加劳动生产,以支援战事。再次,在生产领域实行经济关系实物化,禁止自由贸易,缩小货币流通范围,对经济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客观而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俄国迅速地形成了控制整个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最大程度上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了战争的胜利,为粉碎英美帝国主义入侵,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保卫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赢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全国一盘棋,高度集权以及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生活都实行军事化管理,违背了苏维埃俄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价值规律,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危机。比如,战时共产主义采取贸易国有化,禁止商品自由流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均由国家及合作社组织供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余粮收集制,储粮一经发现当即没收,这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农民的权益。继粮食垄断制之后,又逐步对盐、布匹等日用消费品进行国家垄断,对所有公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负面作用的显现,列宁很快地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战争年代是实用的,但在和平时器不能一直实施下去,因此到1921年初,列宁着手用“新经济政策”取而代之。列宁说,“我们用‘强攻’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

1921年3月开始的新经济政策,可以看作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深刻调整,同时也意味着对由小农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模式的一种调整。列宁认识到了当时俄国低下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能消灭商品和货币,不能依靠按需分配等方案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只能“间接过渡”。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需要利用私有财产、资本来发展经济。

三、列宁晚年对国家治理、国家职能等问题的思考


在工农苏维埃建立并基本巩固后,布尔什维克面临如何社会主义建设和治理问题。在晚年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列宁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指导意义的思想。从1922年10月22日重病后恢复工作,到1922年12月16日病情恶化期间,列宁写了224分文件和便条,接见了171个来访者(125次),主持了32次会议。1922年12月至1923年,列宁在病榻上口授,由秘书记录整理了《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等文章书信,留下了最后的宝贵思想财富。在这些文献中,他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积极回应第二国际和孟什维克一些理论家的责难,提出和阐发了俄国社会主义治理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列宁集中思考了俄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归宿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深入考察俄国实际,得出了与马克思一致的结论,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不必步西方国家发展的后尘,俄国可以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道路。他告诫人们,既要学习外国又要走自己的路,千万不能丧失独立性。他对斯大林说:“必须紧紧地掌着舵,走我们自己的路。”

列宁认为,就本质而言,社会主义应该比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水平更高,因此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十分突出。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列宁就提醒俄国民众,“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在最后的一些书信中,他寄希望于科技带来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反复强调要发展大机器工业,并把这种发展比喻为“从一匹马跨到另一匹马上”,即从“穷苦的、农民的、庄稼汉的”马,跨上“大机器工业、电器化、沃尔霍夫水电站工程等等”的马。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职能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类型的国家一样都有社会管理和政治统治职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结合俄国的具体国情,将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职能理论运用到苏维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很多学者批评列宁的国家职能理论中缺乏社会管理职能,可能是由于列宁早年出版《国家与革命》的缘故。该书名似乎表明了列宁讨论国家职能的重点与核心。为了鼓舞无产阶级起来革命,以消灭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依据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列宁主张国家主要职能是对资产阶级实行阶级镇压。因此,他把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强调到空前的程度,以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专政。他曾设想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就立即废除国家制度。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实践,使列宁改变了原来的国家职能理论,提出了一些新的重要思想。他把国家社会管理职能运用于实践当中,十分关注国家经济职能的履行,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总而言之,在不同的时期,列宁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等前人优秀国家治理思想,结合苏维埃俄国具体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为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开创先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

[基金项目]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历史逻辑研究”(19YJC710035);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9MLC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晓乐(1985—),女,辽宁鞍山人,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列宁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9页。

《列宁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4页。

《列宁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74页。

余粮收集制是1919年1月开始施行,但到1921年新经济政策开始的时候就被废除了,为粮食税所替代。原因是这个政策引发了俄国农民们的不满,出现了不愿种粮或尽可能少种粮、故意缩减耕地等不合作行动,苏联农业急剧萎缩。

《列宁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2页。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年,第63页。

《列宁全集》[M],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11-112页。

《列宁专题文集 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1页。

《列宁专题文集 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