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焊接施工的科学化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6
/ 2

钢结构焊接施工的科学化管理分析

龚威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淮南至精钢结构分公司 安徽 淮南 232000

摘要:钢结构焊接工序,是整个钢结构建筑施工项目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钢结构施工的应用,对钢结构的焊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人员应当焊接工作的质量控制,提高施工流程的科学化,做好焊接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的检查验收工作,除严格遵照规范和操作程序施工外,同时还要重视关键节点处各工序质量的检查验收。在焊接施工过程中,只有实行全过程的监测管理,才能保证每一道焊缝的施工质量,才能最终搞好整个工程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钢结构焊接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钢结构;焊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0引言

我国是一个重工业大国,目前我国的钢结构产量也是非常丰富的,我国不仅钢结构产量丰富,而且在钢结构的焊接上技术水平也相当不错,例如在我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大型建设工程中都用到了钢结构焊接技术。但是我国的钢结构焊接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质量问题。所以,我们还是要深入了解建筑钢结构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以保证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1钢结构建筑特点概述

1.1经济

现阶段,钢结构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设计以及相应加工工艺方面也较为先进。而钢结构材料无论加工还是安装,都逐步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不仅施工较为简单,而且项目建设较为迅速。关于施工费用方面,同样得到较为有效节省。与此同时,能够充分实现时间大量节约,成本方面考虑,得到充分降低。除此之外,通过选取钢结构,建筑施工更加顺利实施,充分避免季节方面不良影响。基于此,相对较为经济实惠,而且明显具备性价比高特点。

1.2环保

在现代社会中,国家倡导环保和节约理念,同时注重合理运用绿色能源。在工程建筑施工中合理运用钢结构,能够充分符合国家号召规定。因为钢结构自身具备高强度材料特性。大结构施工建设过程中,非常适合对其予以支撑。与此同时,工业化生产实施环节,能够非常快捷方便。另外,钢结构边角料也能够充分进行再循环利用,普遍存在回收率高的特点。而钢结构运输也相对较为方便安全。通过对建筑材料予以合理有效重复利用,能够充分促进建材行业不断发展和兴起。通过钢结构建筑,无论生产还是日常生活,节能环保这一目标,能够得以真正实现。

1.3灵活

通过合理安排钢结构构件,科学有效的设计节点,能够充分凸显较为良好功能,因而对于建筑而言,更加具备功能化特点。而且钢结构灵活多变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通过合理选取钢结构,建筑物内部空间,相对更加宽敞。布置相对更加灵活,改建或者拆迁过程中,能够更加方便。

2钢结构焊接施工技术要点的科学管理

2.1焊材准备要求

焊接材料的材质,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及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在焊材入厂时,应随材料附有专业检验机构出具的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并盖有检测的红色检验印章,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其中规格、数量、有效日期、检验项目等必须与实物相吻合,否则不得入厂使用。

质量证明书一般不得使用传真件,如使用复印件,则复印件必须清晰,内容完整,原始检验印章必须能完全呈现,并且复印件还必须加盖焊材经销商的“质量证明专用章”或经销商的公章,此印章必须为红色原始印章,不得与检测机构印章相叠加。此外,焊接材料在使用前,焊接材料生产单位还应提供该焊材的化学成分及焊接工艺性能鉴定参数等资料,用以指导焊接厂家使用。

2.2焊接技术要求

焊接作业施工前,应由焊接技术人员负责编制详细的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或焊接工艺规范(WPS),用于指导焊接施工。焊接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应符合现行GB50755—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和GB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的规定要求。焊接作业文件编制时的工艺参数,应依据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结果(PQR)或现行规范规定的免除工艺评定条件的数据编制,严禁无依据或参考不合格的,无可靠来源的数据编制。

2.3主要焊接技术

2.3.1高强焊接技术

我国钢结构焊接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高强焊接技术,其明显的特点就是要求各方面都要有一定的强度。第一,焊接材料需要有一定的强度,才能在高强度操作条件下进行;第二,相互焊接的两种材料要有一定的相容性,从而保证相互焊接的两者能够充分融合为一个整体;第三,焊接材料的物性参数都要有一定的强度与硬度,以确保在焊接过程中焊接材料能承受各种干扰行为。因此焊接材料需要进行严格的挑选才能使用,从而保证焊接的质量不受到影响。

2.3.2低温焊接技术的应用

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焊接技术还有低温焊接技术,不言而喻,低温焊接技术是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我们需要使焊接操作空间的温度较低。目前可以使焊接操作空间的温度较低的操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物理闭封,即对焊接操作的四周建设一定的防护层来阻断焊接区域和周围区域的联系,从而维持焊接区域的温度不变。另一种方法就是在操作空间充满气体使焊接时温度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使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焊接操作温度较低,从而保证钢结构焊接的质量水平。

3建筑钢结构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

3.1施工过程中的准备

3.1.1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

工程的施工需要施工图纸作为依据,因此对图纸进行会审的技术人员应熟悉与工程相关的工艺技术的要求及规范标准。在进行图纸的审核时,应全力减少图纸问题避免其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产生影响。

3.1.2完善施工组织的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的设计好坏会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造成影响。因此在审查时应着重检查和完善工程中新工艺的应用、施工计划的具体安排、对工程项目的针对性和质量将解决进度控制的措施及方法。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3.2焊接施工

焊接施工控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焊前控制、焊接过程中控制、焊后控制.焊前控制包括:焊材选择、工艺评定、焊材管理、组对质量、设备管理等.焊接过程中控制:温度、湿度、风速、雨雪、严格执行工艺纪律等.焊后控制:焊后检验、热处理等。

3.3管理监督

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过程当中,管理者应该掌握整个项目的情况,对于施工前中后期全方位掌控,确定每个阶段的管理重心.施工前的重心就是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尤其是技术交底,避免遗漏情况的出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选用和质量监管相关的手段;施工后质量控制就是对材料进行验收,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验收和评定标准.技术管理的关键就在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选拔培养,强化技术人员的准入制度,完善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聘用标准.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和专业素质,可以优先选用那些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以及技术水平过硬的人员。当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这些技术人员还需要经过反复技术考核,进行技术培训等。

3.4焊接检验控制

焊缝施工质量的保证,不但要焊后进行检查验收,还应在焊接施工前及焊接施工过程中进行检验,实现全过程控制。一般焊接检验的程序包括焊前检验、焊中检验和焊后检验三个检验段。在各个检验段中,检验工作的内容应符合现行GB50755—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和GB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及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要求。

4结束语

总之,随钢结构被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所应用,因此,施工人员在建筑业的发展中应切实有效的掌握先进的焊接工艺方法,严格控制钢结构的精度,要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焊接经验,从而提高控制焊接应力。

参考文献

[1]刘昊.钢结构焊接工程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8:35-36.

[2]陈忠,徐前,陈久勇.建筑钢结构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5,08:74-76.

[3]李雪峰.我国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5,08:67.

[4]李宏.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山西建筑,2015,25: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