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中砖砌体施工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2
/ 2

房屋建筑中砖砌体施工技术探析

张朋

2107261991102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使得建筑行业得以蓬勃发展,而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促使社会群众逐渐开始关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质量这一问题,其中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工作内容,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房屋的整体质量。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的房屋建筑施工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房屋建筑;转砌;控制措施

引言

砖砌体施工是施工项目中一项较为重要的部分,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砖砌体不失为重要的施工技术,而及时发现和改善施工中砖砌体施工的技术缺陷和问题,将会大大提高施工工程质量。应当不断提升砖砌体施工技术水平,从最重要的条件入手解决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从根本入手保证房屋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加强和推动房屋施工工程有着重大意义。

1、砖砌体施工概述

2.1砖砌体施工工艺

砖砌体主要是指用砖和砂浆砌筑成的整体材料,是目前房屋建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而砖砌体结构则是房屋建筑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施工结构。在进行砖砌体施工前,首先应将基础面和楼层结构面按标高找平,在找平后应根据砌筑图将第一批轴线、砌体边线、洞口线放出,然后可进行接下来的施工环节。整个砖砌体施工工艺大致可以划分为墙体放线、制备砂浆、砌体排列、铺砂浆、砌体就位、矫正、砌筑镶砖、勒缝这几个施工环节[1]。

2.2砖砌体施工准备工作

由于砖砌体结构具有较强的耐火性、保温性、隔热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且施工过程较为简便,使得砖砌体结构逐渐成为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结构形式。然而在实际过程中砖砌体施工却对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具有较高的要求,若是施工材料质量无法满足工程需求将直接影响到砖砌体结构的质量,因此在进行施工准备的过程中应充分做好材料的前期准备工作,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的施工材料并在材料进场前严格检查材料质量,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2]。此外在对砂浆进行调配时首先应确认砂浆的调配比并送至具有一定权威性、检测资质的实验室进行验证,以保证砂浆的稠度、挤压度、分层度等,注意在搅拌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搅拌实践,使得砂浆具有较好水性,保证砂浆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职能。

2 影响砖砌体质量的因素

2.1组砌方法灰缝、砂浆饱满度的因素

砖混结构中砖砌体是建筑物主要的承重构件,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因此要考虑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砌体中的丁砖数量多,就能增强横向拉结力。错误的组砌形式,砖墙面出现数皮砖同缝(同缝、直缝)、里外两张皮,砖柱采用“包心法”砌筑,里外层砖皮互不相咬,形成周围的通缝等等,影响砌体强度,降低结构整体性。砖砌体工程中影响砌体强度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水平灰缝和砂浆饱满度.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的砌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砖与砂浆的接触面积减少,造成砖砌体承受集中荷载,致使砖砌体处于复杂受力状态。

2.2墙体留槎、接槎错误的因素

留槎、接槎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接槎部位砖体强度,影响结构整体性,对于抗震设防的建筑物更是一个关键问题。内外墙不同时砌筑已成普遍现象,砌墙时随意留槎,甚至留阴槎;构造柱马牙槎不标准,甚至槎口以砖渣、建筑垃圾填砌。留设的斜槎不符合要求,有的只在墙身下面1m左右留斜槎,上面任意留直槎。留直槎时,也不按规范规定设置拉结钢筋;如采用冷拔钢丝作拉结筋,拉结钢筋长度不够,拉结筋的间距不保证,拉结筋的末端也不加工成90°弯钩等等;接槎质量马虎,接槎处砖不顺直砂浆也不饱满,有的几乎没有砂浆。

2.3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做法

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做法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建筑物整体性。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砖混结构房屋建筑中,纵横墙交接处及外墙转角处需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在构造柱周围的砖砌体需砌成马牙槎,使砖砌体能与构造柱衔接牢固形成整体。但现在却有不少施工人员在砌筑马牙槎时槎口高度、深度不一,在浇注构造柱混凝土前,不清理砌砖时落入构造柱中的砂浆或垃圾,致使构造柱出现夹层,甚至有断柱的情况。有的工程构造柱不对正贯通,层与层之间相互错位,构造柱与砌体没有加设拉结筋或拉结筋长度不符合要求;砌体与构造柱的交接处也没有留马牙槎。

2.4混凝土因素

①浇捣混凝土不使用插入式振动器,盲目采取摇晃钢筋骨架和敲打模板代替振捣,造成严重质量问题;②混凝土普遍不密实,马牙槎内混凝土不到位,砖墙与构造柱组合不紧密,拆模后,空洞和“断层”现象多;③钢筋骨架普遍出现“散架”和移位。跑浆”。马牙槎两侧面的砖墙表面不平整,模板与砖墙之间缝隙大,模板拼缝不严密,形成“跑浆”。

3、当前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得以快速发展,促使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砖砌体结构施工技术逐渐成熟[3]。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砖砌体施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第一,砌体砖块的湿度未达到相关要求。部分施工人员在正式开始施工前不重视砌体浇水这一环节的工作,使得工程在水还没有完全润湿砌体的情况下就已开工,导致砂浆无法与砌体紧密结合这一消极现象的发生。第二,砂浆饱和度不足。由于建筑工人无法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好砂浆的浓度,使得砖块之间无法紧密贴合砌砖与砂浆接触面积较大的情况,致使砌体所承受的力较大,而砖砌体的附着力也随之下降。第三,砖砌体砖组形式混乱。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压力对砖砌体的影响,使得砖砌体砖组呈现混乱状态。

4、砖砌体建筑施工控制措施

针对现阶段我国砖砌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施工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好以下施工环节:第一,砖砌体混凝土构造柱施工。施工人员应在构造柱浇筑混凝土前将构造柱内的模板进行充分润湿,而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应具备较好的使用性能且强度等级符合工程要求,在混凝土拌制结束后应及时按照相关规程中的具体要求在浇筑过程中采用分段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而在振捣过程中可以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注意在振捣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振捣器接触砖墙。第二,砖砌体墙体加固施工[4]。这一环节的施工主要是为了提高房屋建筑后期使用过程中的整体性能,在对基面、高强钢丝绳网片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充分保证高强钢丝绳网片的连续性,并在施工结束后将高强钢丝绳网片上残留的浮灰进行清理,同时进行洒水充分保证结构表面湿润。此外,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相关知识及施工技巧,使得施工人员可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充分掌握施工技术并严格按照相关规程中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同时注重培养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安全意识,从而为施工安全以及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检查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相关规程中的要求,以保证砖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及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砖砌体施工在房屋建筑过程中较重要地位,是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相关的施工单位在生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砖砌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通过不断完善改进现有砖砌体施工技术的方式,有效提高建筑房屋的施工质量,以有效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硕.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5(9).

[2]李爱军.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的工艺与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6(10).

[3]刘京.浅谈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