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皮下注射粒细胞刺激因子在治疗Ⅲº-Ⅳº中性粒细胞减少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3
/ 2

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皮下注射粒细胞刺激因子在治疗 Ⅲ º-Ⅳº 中性粒细胞减少中的应用

花小梅

萍矿湘雅合作医院肿瘤内科,江西 萍乡 337000


【摘要】目的 研究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皮下注射粒细胞刺激因子在治疗小细胞肺癌化疗后Ⅲº-Ⅳº中性粒细胞减少中的应用。方法 将化疗后一周内出现Ⅲº-Ⅳº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实验组予以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照组予以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比两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结果 实验组中性粒细胞数恢复正常所需的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皮下注射粒细胞刺激因子可更有效治疗小细胞肺癌化疗后出现的Ⅲº-Ⅳº中性粒细胞减少。

【关键词】 足三里 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

近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骨髓抑制是化疗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以小细胞肺癌依托泊苷+顺铂(EP)、伊利替康+卡铂(IC)方案为甚,大多数患者经过多程化疗后均会出现Ⅲº-Ⅳº中性粒细胞减少[1],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及住院费用明显增加,重者出现感染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致死亡,明显增加了患者对化疗恐惧感。足三里穴位在中医经络学说中属于“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等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期间小细胞肺癌化疗后一周内出现Ⅲº-Ⅳº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其中实验组男性10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6.63±8.15(岁);Ⅲº中性粒细胞减少(0.5〜1.0×109/L)8例,Ⅳº粒细胞减少(<0.5×109/L)8例。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9.88±6.78(岁),Ⅲº粒细胞减少(0.5〜1.0×109/L)8例,Ⅳº粒细胞减少(<0.5×109/L)8例。

1.2 方法

实验组:选取小细胞肺癌化疗后一周内查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1.0×109/L的患者,于检测当日开始于右侧足三里穴位处注射地塞米松2.5mg,每天一次;且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5ug/kg,每天一次。足三里穴位注射方法:1.找准足三里穴位: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指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2.常规消毒后,用2.5ml注射器6号针头吸取地塞米松2.5mg,垂直进针,待产生酸胀感,回抽无血,即缓慢推注药液。每两天复查一次血常规,观察患者不良反应。

对照组:选取小细胞肺癌化疗后一周内查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1.0×109/L的患者,于检测当日开始予以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5ug/kg,每天一次。每两天复查一次血常规,观察患者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常规中粒细胞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及两组治疗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不同率之间的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实验组平均年龄为(56.63±8.15)岁,对照组为(59.88±6.78),两组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实验组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数为(0.56±0.18)×109/L,对照组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数为(0.53±0.19)×109/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9);实验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为(3.31±1.35)天,对照组为(4.38±1.26)天,实验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较对照组快(P=0.029),化疗中主要不良反应有肌肉酸痛、头痛、乏力,其中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有1例,对照组有3例,具体如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和并发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男/女)

年龄

(岁)

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数(×109/L)

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天)

不良反应(%)

实验组

16(10/6)

56.63±8.15

0.56±0.18

3.31±1.35

6.25

对照组

16(11/5)

59.88±6.78a

0.53±0.19b

4.38±1.26c

18.75d



  1. 讨论


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生活方式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恶性肿瘤患者的恶性程度较高,转移早,化疗是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大部分的化疗药物都会造成骨髓造血干细胞损伤,引发骨髓抑制,最为常见的表现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进而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 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这些反应都将导致在随后的化疗中,减低化疗剂量,或延迟化疗时间,影响化疗效果。目前国内针对化疗后出现Ⅲº-Ⅳº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处理主要是以皮下注射粒细胞刺激因子升白为主,单纯的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也只用于Ⅰº-Ⅱº白细胞减少。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主要被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其主要包括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醋酸盐缓冲液、甘露醇、聚山梨酯。由于本品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其生物活性在体内外基本与天然产品一致。rhG—CSF是骨髓中粒系中的一种主要调节造血的细胞因子,主要作用于造血祖细胞,促进细胞的增值与分化,增加其细胞功能。

以往临床上将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与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分别应用于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主要是由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在联合用药时需慎用。但单独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其治疗疗效欠佳,且需长期进行治疗,另外治疗后,快速分裂的髓细胞对细胞毒性药物存在潜在的敏感性,极易出现骨痛等症状;而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时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可通过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协同作用,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中研究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皮下注射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小细胞肺癌化疗后Ⅲº-Ⅳº中性粒细胞减少中的应用,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粒细胞刺激因子用于化疗后的Ⅲº-Ⅳº中性粒细胞减少,是选用中西医结合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刺激骨髓造血及促进外周血白细胞释放的相互协同方式,快速达到升白细胞效果,能使患者安全、快速度过骨髓抑制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未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穴位注射操作简单,费用较低,值得在县市级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子昂. 2014第一版NCCN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解读.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 (12): 79-81.

[2] 诸毅晖. 论穴位注射的穴药效应. 中国针灸. 2005. (01):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