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2

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郭萌萌

永城市第三高级中学 河南 永城 476000

摘要: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因为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也决定了高中生未来的心理发展趋势。所以在高中阶段,要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为了让学生易于接受,教师可以引入幽默心理学,结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状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幽默心理学;心智

在高中阶段,随着学生心智以及思想的成熟,在学校的任务已经不仅仅是积累知识而已,还要关注自己的发展、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板、逐渐查漏补缺、为成就自己而努力。此外,高中时期也是学生三观建立的关键阶段,但是很多学生在情感、认知方面存在疑惑,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塑造健全的人格。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证明,幽默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因为幽默是一种素质品质,包括人的意志力、兴趣特长等等。幽默象征着一种睿智,而非油腔滑调,师生要避免产生错误认知。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不防运用幽默心理学,以便学生能够获得健康的心理素养,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更好的成长,在下文中主要阐述幽默心理学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幽默心理学应用技巧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生参与起来,所以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有必要传授学生相关的学习技巧,促使学生在面对不同情况时能够巧借幽默进行化解。技巧一:社会性幽默。其特征在于让学生懂得人际交往氛围的重要性,从而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社会关系。技巧二:自励式幽默。它的特征主要是教会学生懂得自嘲的效果,对于一些尴尬的场面,不妨进行自嘲,进行巧妙化解,其意义在于能降低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敏感度,并且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技巧三:敌对式幽默。其特征是人们针对身上缺点做文章,以自嘲方式调节气氛和化解尴尬。技巧四:回弹式幽默。其特征在于富含较高的智慧,是巧借别人语言还治其身,这就要求学生进行练习,然后逐渐揣摩。教师在讲解这些技巧时,要为学生营造相应的练习氛围,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并且通过实践逐渐学会运用幽默的相关技巧,以便能够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教师可以在课堂营造一些学生经常遭遇的嘲笑情景,比如从体型方面而言,身高过矮或者过于肥胖,学生由于缺乏幽默感,有时候遭遇嘲笑时会克制不住选择动手解决,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还有可能会激化矛盾。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完全可以运用自嘲式幽默处理问题,这样既避免自己陷入尴尬境地,还有效化解了矛盾。

二、幽默心理学的应用

高中阶段是学生最容易冲动的时期,他们比低年级学生更加敏感、更加叛逆,正是这种较强的个性,致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发生各种冲突。虽然这些现象是正常的,但是教师要意识到高中阶段是学生塑造人格的关键时刻,教师要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塑造人格,因为将决定着学生将来的人生。此外,高中生心思缜密,在交流时稍有不慎会产生误解,出于自尊心使然,很容易发生口角或者出现学生顶撞老师等情况。除此之外,学生在家庭的人际关系中也会产生问题,比如和家长出现隔阂,自认为与父母有代沟而不愿意沟通。部分学生甚至对父母言辞激烈,恶语相向。这些原因和学生对每种关系缺乏正确认知有关,所以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问题。但是教师在开展幽默心理学课程时,不乏一些学生会认为和考试无关,所以忽视这方面知识的重要性。这时需要教师运用自身的幽默感去影响学生,如果学生有一些错误的行为,教师要照顾学生的自尊心,用相对委婉的方式并且带有幽默感的语言进行指正,避免学生陷入尴尬境地。如果学生产生了矛盾,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应该换位思考,通常情况下,如果学生有换位思考的意识,便能够更多的给予别人包容和理解,也可以让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学会用愉快轻松的方式化解彼此矛盾。

三、营造良好的幽默环境

教师在培养学生通过幽默优化人际关系的能力时,首先要让学生处于良好的氛围中,比如在班级布置具有幽默感的标语,也可以让学生轮流讲述幽默故事或者开展幽默对话竞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通过耳濡目染更深一步的体会幽默的魅力。

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幽默电影让学生进行领悟,尤其学生对电影比较喜爱,能够全神贯注的观看其内容,比教师用语言讲解知识更有吸引力。除此之外,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实践中,比如班级学生按照座位排次,轮流收集名人幽默名言,让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或者诵读的方式,不断使自己的幽默感得到升华。而部分高中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认知,会对幽默产生错误解读,所以教师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给予指导,让学生能够拒绝偏执和冲动,学会幽默。

总之,幽默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学生经过学习和练习才能逐渐获得和提升,而在高中心理教育内容中,幽默心理学发挥着重要作用,能促使学生形成具有幽默和魅力的人格,所以教师要设计巧妙方法,发挥幽默心理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钱筱婷.校园心理剧在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实践探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06).

[2]高建昆.论校园心理剧教育功能的发生机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