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2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王永乐

内蒙古电力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察右中旗供电分局 , 013550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技术逐渐复杂,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电力建设要求,而电力工程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情况。所以,对于传统电力工程管理的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只有管理方式得到改善,电力工程管理才会更加具有效率,符合市场需求。本文对于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应用进行了探索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

1现行电力工程管理模式

1.1CM管理模式

是最常见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之一,也就是常说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该模式更倾向于将工程中的电力工程部分进行整体外包,让有资质的第三方企业进行电力工程的建设工作,而在这过程中电力工程的实施单位并不会直接参与到具体施工过程中,仅是作为施工的监督者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管。按照理论的理想情况下,电力工程的建设会通过专业团队进行建设,在提升了电力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整体施工单位的工作负荷。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监管失职及电力工程建设和整体规划不符的情况,这也制约了CM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1.2业主自建模式

是发展最长久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之一,要求电力管理系统的施工方同样参与到工程整体的管理工作中去,让施工方也能够了解工程的整体进度和发展。虽然这一制度能避免出现电力系统工程和整体工程进度不一致的情况,但在长久的工作实践中发现,业主管理模式增大了前期的管理投入,需企业投放更多的人力物力,这对企业整体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提出了挑战,并降低了企业的实际收益情况。

1.3EPC模式

该模式的施工过程是设计—采购—施工。EPC这种模式相较以前几种模式来说更加的专业化,具有很高的成熟度。有承包商自己负责设计采购和施工这三个方面。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充分地增加了这三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但是由于业主自行采购材料或者设计方案,导致开发商功能的缺失,导致工期延长,这就让EPC模式最初的目的失去意义。

1.4PMC模式

PMC模式是一种看重要素和过程全面的合同,由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签订,业主负责工程资金,承包商负责工程设计和施工。这就要求施工设计师能够在尽量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满足顾客需求,对设计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所以在我国,很少有承包商选取该模式,因为我国能够完成这种监管模式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所以,想要加大该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力度就要注重对于人才的培养力度。

1.5监理模式

监理模式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由于业主自建模式的不足造成的资源浪费,是我国的电力工程管理更加的专业化。该模式不在业主一方进行工程监管,而是由业主、承包人和监理单位共同进行监管。但由于监管人员增多,很容易造成监管责任推卸的情况,导致业主无法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2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应用

2.1在制度执行方面的精细化管理

完善且合理的企业规章制度是保证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完成的根本,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考虑规章制定的执行力度是否达到标准,严格要求每位员工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团队工作氛围,为积极开展管理工作夯实基础。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奖惩制度对员工行为及表现进行约束和管理,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鼓励或物质奖励,促进员工以积极态度工作,使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对于表现消极的员工,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从而保证将企业的规章制度执行到位,这样有助于工作任务的高标准完成,提升工作效能。

2.2在项目质量方面的精细化管理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实质目标是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实际质量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综合分析项目的环境因素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加强材料、设备等方面的使用性能和质量控制,坚决不使用变质材料或存在问题的机械设备,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问题的产生。定期对工程建设所需的设备及工具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运用的安全性、稳定性,同时要注重引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为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施工技术人员,要具备较强的质量意识,明确工作职责,这样对保证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2.3在成本和资金管理上的创新和应用

电力工程的经济利益受到成本和资金管理的直接影响,因此对于这两方面的创新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首先,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主要是在原有的模式基础上进行二次优化,以满足现代电力工程需要。成本管理的创新最重要的就是结合工程实际,切忌盲目推行。相关部门应该在对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在充分掌握情况下结合自身工程需求,对工程资金开展全面的管理规划。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求管理人员不能急于求成,要从电力工程的大环境出发,再结合企业自身诉求制定出一个有效的成本管理策略,实现成本降低。其次,管理人员不能只追求效益,从而忽视了电力工程的质量问题,要在兼顾质量和利益的情况下进行优化,要确保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4提升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综合素养

工作人员是施工中的关键,电力工程的自动化管理同样如此。为了有效提升电力工程自动化管理的水准,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需要不断加强,鼓励人员通过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具体实施操作的时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第一,对施工人员要做好定期考核的工作,明确所有施工人员可有证上岗。第二,加强技术方面的培训,所有电力项目的施工环节是不同的,具体施工时无法完全掌握所有的规范与技术。为此,在施工之前需要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对施工人员开展必要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帮助其充分掌握电力施工的规范、流程、标准,从而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

2.5管理理念和机制的创新与应用

(1)电力工程监管理念的创新是提升监管力度,促进工程水平提升的必要条件。只有监理人员具备创新性的监管理念,才可能从源头上改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提高电力工程的水准。所以,理念创新是模式创新的基础。(2)创新性的理念是需要监理人员不断从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监理人员需要在实地考察,根据工程施工的水平等一系列条件总结不足。在了解不足后,在对创新理念和实际情况进行结合。采取科学方式让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得到发展,同时,电力工程管理不能停滞不前,监管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要明确电力工程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实现电力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监管人员还要对电力工程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清楚地了解到问题所在和对监管不利的因素,从源头问题上进行解决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力监管水平得到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监管想要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就要不断的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电力工程效率的不断提升。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为业主带去利益。当代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无论从哪一方看来看都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电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楠.基于安全规范化管控系统的电力建设安全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9,6.

[2]郭静. 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2014(0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