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在新冠肺炎隔离病房首批护士主观幸福感培养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0
/ 3

心理契约在新冠肺炎隔离病房 首批 护士主观幸福感培养中的应用

谢春梨 ,黄海珍 , 韦悦 ,刘桑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心理契约干预方案快速培养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主观幸福感的效果。[方法] 在新冠疫情期间对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隔离病房首批护士进行主观幸福感培养,通过构建心理契约方案,包括树立团队理念和目标,精诚团结,塑造高效能团队;人文关怀,构建关系型心理契约;适时管理心理契约;加强培训和思想熏陶;合理排班、提前计划等相结合,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士主观幸福感低于我国常模,干预后明显提高(P<0.05)。[结论] 基于心理契约的干预方案可提高新冠肺炎隔离病房首批护士主观幸福感,对稳定抗疫队伍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心理契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护士;主观幸福感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S2020065)

作者简介:谢春梨,女,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传染病护理管理。


“心理契约”论是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不具书面形式、非正式的但却真实存在的隐形契约关系[1],受到我国企业管理界的关注,被广泛运用于各领域。主观幸福感可作为评价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是个体整体评价自己预期的标准与生活质量的差距2]。2020年1月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各地,有研究指出:参与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临床一线护士,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3。特别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首批护士心理负担重、心理应激反应明显、心理状态波动大[4-6]。我院是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为使临时成立的新冠肺炎隔离病房首批护士团队快速融合、保持高昂战斗力的同时提高人员的主观幸福感,运用心理契约干预方案提高新冠肺炎隔离病房首批护士主观幸福感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1月首批参加新冠隔离病房的护士,纳入标准:具备护士执业资格、全程参加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的首批护士、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中途因各种原因离开隔离病房工作的人员。共纳入10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7-47(35.30±5.56)岁,来自不同科室,不同专业。

1.2 干预方法

1.2.1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在1960年由组织心理学家Argyris首次提出,指除经济契约关系之外,非正式和隐含的相互期望及理解[7],是一种双向的心理约定,心理契约管理往往通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实现其对组织的归属感及忠诚感8]。经典的心理契约有交易型和关系型,交易型心理契约是指契约双方基于经济基础的相互责任,如晋升、加薪等;而关注长期、广泛、社会情感型的相互关系是关系型心理契约的特点,如奉献,信任等[9]

1.2.2 隔离病房心理契约干预方案

本方案由医院党委、工会、护理部、病区等多部门联动,由病区负责干预方案具体实施,因疫情情况特殊、紧急,在隔离病房成立当日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做基线测评后即开始实施心理契约干预,贯穿始终至任务完成止。

1.2.2.1 树立团队理念和目标,精诚团结,塑造高效能团队 温暖的团队、和谐的氛围能创造出一种和谐、平等、奋发的环境和献身精神,为全科护士树立强大的精神支柱,使其乐于为抗疫事业奉献。

1.2.2.2 人文关怀,构建关系型心理契约 各级管理者送温暖,在工作上给予支持和信任,做护士强大的后盾,重视隔离病房护士社会情感领域的需求,通过良好的沟通,营造亲密的信任关系和工作氛围;及时传达医院各级领导的关心、慰问,同时协调后方管理人员,帮助解决护士的家庭困难等,以提高护士对团队的认同及责任感,构建、巩固相互信任的心理契约,从而挖掘团队的凝聚力。

1.2.2.3 适时管理心理契约 在进行抗击疫情工作中时刻面临各种风险,同时社会、家庭、经济等问题不时会冲击已形成的心理契约。关注护士心理契约变化轨迹,适时把控、管理,构建、维护关系型心理契约,促进集体凝聚力。

1.2.2.4 加强培训和思想熏陶 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培训体系,营造团结的氛围,增加护士的归属感及对团队忠诚度。①组织学习疫情相关的知识,客观认识新冠疫情,克服恐惧心理,工作使命感得以升华。②进行职业道德熏陶,树立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③进行价值观熏陶,强化责任感、使命感、正能量的行为,潜移默化中起到正性引导作用。

1.2.2.5 合理排班、提前计划 使其对自己的工作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避免管理中的随意性导致心理契约违背,从而动摇护士对科室的忠诚度,影响其信心和工作质量。

1.3评价工具及方法

1.3.1总体幸福感量表

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测查工具,以评价个体对幸福的体验,共33个条目,得分越高提示幸福感越高。段建华认为前18个条目更符合国内情况,包括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6个分量表10,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男性0.91,女性0.95。 前18项全国常模男性为(75±15)分,女性为(71±18)分。总分为120分,评分等级0-24、25-48、49-72、73-96、97-120分,分别表示主观幸福感水平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5个等级。本研究采用前18项测定护士幸福感,前18项Cronbach's α系数为0.8011

1.3.2 评价方法

在隔离病房成立当日(实施心理契约干预前)与干预后3周,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隔离病房护士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当场收回。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描述,t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首批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0.75±13.38,评分低于全国常模(女性低于71分为异常);干预前后其主观幸福感总分、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护士总体幸福感得分比较(n=10,分,x±s)


对生活的
满足和兴趣

对健康的
担心

精力

忧郁或愉快的心境

对情感和
行为的控制

松弛与紧张

总体幸福感 总分

干预前

8.54±1.23

8.79±2.36

12.87±4.26

13.54±2.6

13.14±2.01

13.87±2.21

70.75±13.38

干预后

9.98±1.42

11.24±2.53

13.88±3.45

14.89±2.81

16.31±1.24

16.36±2.82

84.66±12.88

t值

2.428

2.242

0.583

1.117

4.239

2.198

2.368

P值

0.026

0.038

0.567

0.279

0.001

0.041

0.029


3 讨论

3.1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的首批护士主观幸福感异常 我院本次隔离病房的首批护士均从各科室抽调组建临时护理救治团队,考虑到疫情存在太多不确定行,为尽量减少院内感染,医务人员及患者均实行全封闭管理。护士在面对新冠肺炎传播速度快、感染人数较多、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医护人员被感染等疫情相关资讯报道均引起恐慌、心理反应,加之防护物资的缺乏和对疫情结束时间不确定等原因,使其更加焦虑,担心自己或家人被感染等等,均导致护士主观幸福感异常,而其良好的心态是保证医疗安全、防护安全的关键,如果在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理管理中仅强调经济契约,而忽略心理契约,护士满足感缺乏,往往出现工作热情降低、行为敷衍、懒散等[12];如果同时满足其心理期望和经济期望,她们往往表现为幸福感、满足感,愿意融入团队、为团队多做贡献,成为抗击疫情持续、健康的动力,有学者[1]认为:心理契约本质上就是情感契约。其管理目的是通过员工对组织的强烈归属感及对工作的高度投入,实现稳定护理队伍的作用。在疫情特殊时期,更需要护理管理者拓宽视野,从有形的、物质的延伸到无形的、心理的世界;有形合同和无形合同—心理契约齐抓共建,构建关系型心理契约,建立完善的心理契约管理机制,以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为抗疫助力。

3.2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干预方案有利于提高新冠肺炎隔离病房首批护士主观幸福感 医院党委、工会、护理部、病区等多部门联动,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对新冠肺炎隔离病房首批护士进行多方面支持干预,表1结果显示,其主观幸福感总分在干预后明显提高,其中除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以外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干预措施使新冠肺炎隔离病房首批护士掌握了疫情相关知识、防护技能、及时适应了工作环境同时,感受到团队的关怀温暖,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巩固,可以提高其主观幸福感,但防疫工作任务重,防护装备的使用觉得精力透支;另外完全封闭隔离环境,对家人的思念等因素,难免存在忧郁情绪,是今后改进干预方案时需关注的问题。

4 小结

本研究发现,基于心理契约的干预方案可提高新冠肺炎隔离病房首批护士主观幸福感,对稳定抗疫队伍发挥积极作用,也为后续的防疫狙击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管理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依据。但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干预时间较短,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下一步将作为持续性干预项目,以推动心理契约管理提高其他群体护士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谢春梨,吴薇薇,陈雪妹,等.心理契约在艾滋病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护理研究,2010.24(1):164-165.

[2]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J]. Psychol Bull,1984,95(3):542-575.

[3] 马衣努尔·托合提,侯铭,李萍.基层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与知识、态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10):1390-1394.

[4] 杨海红,戴莉,陈秋香,等.基层医院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士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4):257-260.

[5] 徐明川,张悦.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状况调査[J].护理研究,2020,34(3):368-370.

[6] 包延乔,张文俐,边晓璐,等. 叙事护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护士中的干预研究[J].护理学报 ,2020 ,27 (6 ):44-48.

[7] 李有蔚,陆群峰,孙静敏,等.心理契约干预在儿童医院新护士主观幸福感培养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1):28-32.

[8] 李素红.心理契约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5):91-93.

[9] 张鹭鹭.高级医院管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204-206.

[10] 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1):56-57.

[11] 柯丽,刘冰,林紫,等.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研究,2017,31(11):1337-1340.

[12]李宁.儿科护士心理契约和离职意愿关系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16,16 (6):782-786.



【作者简介】谢春梨(1973-),女,壮族,广西靖西,副主任护师,本科,大科护士长,研究方向:传染病护理管理

【通讯地址】广西柳州市羊角山路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545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