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0
/ 2

如何提升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

沈占梅

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调控组 云南省文山市 663000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电力的供应量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调度是电力系统中最关键的一个机构,其具有指挥、组织与协调作用,保证电力系统可以正常供电,因此要做好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监督管理工作。

关键词:电力调度;监控可靠性

引言

供电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足的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加强电力调控工作,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的电量,是每一个电力企业的工作重点。监控系统主要任务在于观察电力调度系统工作状态,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但目前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和理想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1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

电力调度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有效电力调度,可以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同时,强化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而电力调度监控就是通过管理电力设备、线路等方面内容展开研究,并且根据系统运行的实际需求,对上述内容进行调整,确保系统可以实现协调运行。在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的状态下,可以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故障,辅助工作人员展开实时性的监控,第一时间确定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故障处理。但从目前来看,国家现行的电力调度监控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以此让其可以高效的完成工作,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2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的作用价值

2.1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监控系统

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监控系统在电网正常运行时,监控系统主要针对的是系统频率变动、负荷断路器、刀闸变位信号等内容,但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线路、母线电压、系统功率等遥测、遥信信号会对监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开展监控系统的同时,落实母线电压调节工作,主变调档和电容器投退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空调负荷不断增加的今天,加强对无功功率的监控是关键部分,对监控运行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很多地区都构建了 220kV 环网为主、500kV 为支撑点、110kV 为辐射的电网结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导致空调负荷增加,因此,必须要对此类型的电网监控系统优化,遵循超前原则,降低电力资源浪费现象。

2.2经济运行状态下的监控系统

电网调度监控系统还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大规模停电的情况,保障人们的正常生产与生活。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在防范自然灾害以及极端气候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智能电网可实时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并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与评估,这样也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将事故发生率及影响降到最低。即使出现电力故障,检测维修的效率也大幅度提升,随着电力系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可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尽可能降低电网损耗,不断提升资源利用率。电网信息的高度共享,使得电网管理逐渐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从而有效节省运维成本。

2.3系统故障状态下的监控系统

在电网出现故障时,调度监控运行会显示出故障相关区域的问题,并且启动报警系统,故障发生时间、厂站名称、继电保护装置信号等信息也会被系统自动记录。监控系统未来的优化方向集中在延长报警系统时间、实现一键确认,打造出调度监控一体化发展。此外,监控系统的处理时间、分析时间和处理效率还需要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最大程度降低电力企业可能遭受的损失。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可以在故障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报警系统,并且将显示屏转变到故障区域,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操控远程系统来获取准确的故障原因,有效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切实降低经济损失。

3提升电力调度监控运行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3.1制定完善规章管理制度

在电力系统监督运行工作中,制定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保证电力系统有效运行,尤其是一些具体的管理工作,都必须要满足国家的有关要求。制定形成完善的项目工作制度,可以让岗位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并且对工作内容形成一定的约束,最大程度避免不严谨现象发展,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在制度中还要设计工作岗位职责,让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避免消极怠工现象的发生,有效增强工作下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使命感和归属感。最为主要的是,当工作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就追踪有关责任人。总而言之,想要充分提高电力调度监控的可靠性,就要完善管理制度、操作制度、监督制度以及奖惩制度。以操作制度为例,很多电力企业都致力于设备改造,但在引进新设备的同时并没有落实相应的操作制度,导致一些技术人员并不熟悉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排斥反应,不主动学习新设备、不了解设备的具体性能,导致整体作业能力降低。通过完善操作制度,明确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隐患,明确操作原则,避免切实提高操作的规范性。

3.2更新设备设施

电力企业中的电网调度和监控一体化是一项需要长期运行的模式,其所涉及的工作细节较多,且结构复杂,推行难度大,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在资源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原有的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或维护,以此来保障一体化模式能够得以稳定运行,电力企业在实施一体化管理模式时不能过度注重眼前的利益得失,虽然在一体化模式构建的前期阶段电力企业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来更新维护一体化模式运行所需使用的设备设施,但从长远的角度上来看,此举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电力企业中电网调度和监控作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力资源成本的支出,因此做好前期阶段设备设施的更新和维护是明智之举。此外,工作人员还应加强对设备投入的控制力度,在购进新设备之前,相关人员应对设备生产企业、设备质量、工作效率、使用年限、与电网一体化运行的契合度等因素进行严格地把控,以确保电力企业最终引进的机械设备能够在一体化模式中充分发挥作用。

3.3完善监控预警体系

为了有效减少预警实际响应时间,就一定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相应的监控预警体系,企业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当前现有的信息数据,并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加工与整合,尽可能减少在监控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改善传统的人工监控,实现智能化监控,人为参与调度监控,很容易会出现责任划分不明确,或者遗漏相关信息等失误。在整个监控过程中应当最大程度上发挥信息共享作用,通过及时上传信息到网络中,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从而及时全面掌握不同节点的运行状况,这样有助于排除故障,对于紧急状况也能够第一时间予以处理。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及时授权一线监控人员,对紧急故障能够及时快速的进行处理。

3.4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工作

工作人员对于电网调度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大对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宣传力度,提高员工预防安全事故的意识,然后在工作方面聘请相关专家对员工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结束语

新形势下电力负荷在不断增长,电力调度的工作压力、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必须要提升电力调度系统应用的合理性,充分利用自动化技术手段,提高人员业务水平,制定最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保证电力调度的整体效果,提升电网的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汪文丽,秦浩.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的可靠性及改进措施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12):60-61.

[2]虞祥诚.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的可靠性及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0):58-59.

[3]王铜山,李增启,周志波.电力调度监控运行的可靠性及改进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9(1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