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环境保护问题的治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2


农村水环境保护问题的治理对策

刘梦娟

天津市东丽区河长制事务中心 天津 300300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农村水环境是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区域的总称。水环境不仅是调节降雨、应对洪水和干旱等灾害的农村大地脉管系统,还是农业生产的生命之源。因此,保护农村水环境是确保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不断加速,农村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工业废物、生活垃圾和养殖废物逐渐增多,严重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农村水环境正在恶化,时有发生的污染事故不仅减少了粮食产量,而且直接威胁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农村水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保护和管理农村水环境刻不容缓。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

引言

我国在近来年暴发的水污染事件给国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也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因此,对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成为现阶段国家的重点任务。水环境检测是水资源保护中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对水环境指标进行检测与分析,提高水环境检测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能够帮助水资源保护工作人员全面了解与掌握水质情况及水污染程度,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水资源保护措施,提高水污染问题治理与防范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1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必备资源,提高水生态环境的整体水平,既能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也能提升人类的幸福感,同时能够提高城市的整体价值品位,对城市经济与环境发展有机融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得城市水资源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因此,人类对水资源的综合保护利用、对河道水生态环境以及水生态环境发展的需求与要求都在不断提升,进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水生态环境综合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刻不容缓,是十分必要的。

2农村水环境保护问题

2.1未做好水环境保护管理的科学规划和控制

水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在开展水环境保护管理前,科学进行保护管理规划,然而,在既往的水环境保护管理过程中,大多数管理人员多是片面地注重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并未注意对水环境生态系统的修复,从而难以达到良好的水环境保护管理效果。另外,管理人员对水环境保护管理的总体控制也存在较大的不足,如无法合理控制水环境容量、行业总量及水环境保护管理目标,从而难以全面发挥水环境保护管理的作用。

2.2水质检测指标缺乏科学性

随着国家工业化生产进程的不断深入及人们日常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且呈现出多样变化趋势。然而,在现阶段的水环境检测工作中,水质检测的选择与确定没有与国民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通常依据以往的检测指标或只针对某个区域开展水环境检测工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与可靠性。同时,缺乏健全的水环境检测体系的分析方法,针对许多水污染事件难以及时、全面的调查出污染情况发生的原因,也降低了水环境检测工作的整体水平。此外,水环境检测人员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责任意识,对于水环境检测的先进技术、工艺与方法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掌握不足,难以满足水环境检测工作的需要。

2.3工业废水排放

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高速发展,但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的分散型布局、小型规模、粗放式经营和废水排放不规范导致周边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全国乡镇企业的排水量占全国排水总量的21%。随着环境污染控制的日益严格,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被迫搬迁到乡镇,导致农村水污染加剧。造成农村水污染的乡镇企业主要集中在建材、化工、印染、造纸、电镀和焦化等行业,此类行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较大,随意堆放不仅会大量占用土地,还会引起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空气的二次污染,存在更加长期和隐蔽的危害。

3治理对策

3.1建立全面的水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为全面落实各项水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还需建立全面的水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中应该明确规定水环境保护管理范围、管理流程及各部门的管理权责,以促进各部门均能严格按照该项管理制度规范开展水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也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水环境检测和修复管理,才能推动水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规范和高效开展。另外,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还需不断完善水环境监控系统建设和建立健全的环境监管机制,以更好地监测水环境的具体情况,如构建水环境监测网络,借助于该监测网络不仅能快速和全面地获取水环境保护管理相关的数据,同时还能在线对水环境污染相关问题进行处理。

3.2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中最主要的技术是综合疏浚调水、有效清淤以及增加河道内有机物的含氧量,这种方法可以将水体中的污染物移除,降低水体污染的程度,进而改善水体质量。具体操作方法:第一步,对河道内底泥进行疏浚,要根据河道及实际流域范围进行整体疏浚;第二步,利用现有引水模式从别处引水来解决综合引调水的问题,使之能够达到基本要求,并使河道内的水质也达到标准要求;第三步,根据河道内有机物含氧量的多少来选用合适的设备对河道内有机物含氧量进行控制,并在含氧量不足的时候及时进行有效增氧,保证河道内有机物含氧量充沛,有效改善河道水环境。

3.3结合治理与管理

治理与管理相结合、优化规划、综合治理是控制农村水污染的有效途径。如果忽视管理,而只重视治理,将会难以控制农村水环境污染。当前,要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乡镇企业可以集中建设,以便集中管理,污染也能得到集中处理。同时,要坚决关停无法达到治理要求的企业,防止污染农村水环境。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薄弱,管理落后导致耕地污染严重。因此,要合理规划和使用农业用地,优化水肥结构和耕作方式。村规民约应加入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容,管理力度也应加强。另外,要加强义务或专职的环境保护与管理队伍建设,保障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行,及时清运垃圾、处理污染。

3.4更新与完善水环境检测技术

水环境检测工作需要依据不同区域的地表水、地下水及水循环系统的实际情况及检测特点,保证检测工作实施的规范性与标准性。首先,相关部门需要强化用于水环境检测的实验室基底的建设,运用现代化检测技术不断提高水环境检测的整体水平。通过运行自动化技术对相关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修和保养,提高基础工作的完善程度,保证基础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及检测分发方法应用的标准性。其次,相关部门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并组织岗位培训保证所有检测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与应用检测技术,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可靠性,提升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使检测结果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区域内的水质情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对水资源治理的有效性。

结语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当前,农村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与身心健康。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就必须积极面对水污染问题,采取科学措施,治理与保护农村水环境。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农村水环境治理的重视度,综合采取多种治理措施,营造良好的生产与居住环境;同时,大众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切实治理和保护农村水环境,为美丽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俊浪,黄桥,覃春乔.水环境检测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四川有色金属,2020(01):3-5.

[2]卢红,马树鹏.环境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2):76.

[3]杨秋霞.探讨环境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环境与发展,2020,32(01):175-176.

[4]王海峰.环境检测技术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智能城市,2019,5(2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