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作业企业—建筑行业劳务改革的必由之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2
/ 2

专业作业企业—建筑行业劳务改革的必由之路

王建清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专业作业企业是相对于传统劳务企业而提出的专业化的施工劳务企业,这种专业作业企业既解决了农民工建筑工人的社会保障,让他们能够老有所依,有归属感,又解决了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包工头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所以专业作业企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关键词:专业作业企业、劳务公司、总承包单位、社会保障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批准浙江、安徽、陕西省3省开展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函》 ,各省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条主线,紧盯“建筑劳务用工制度”这一改革目标,以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为抓手,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建筑工人技能培训机制,取消劳务企业资质鼓励发展专业作业企业,努力破解当前建筑工人技能培训、鉴定考核、工资支付、养老保险、住房保障等五大制约建筑企业用工管理的难题,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

这是国务院放出的强烈的劳务改革信号,全国各省都相继取消了劳务资质,在新的劳务资质管理办法出台之前,原有的劳务资质继续有效,这是一段过渡时期,国家鼓励各地区作为试点尝试新的劳务用工制度,其目的就是使建筑工人职业化,使其由农民工转为职业技术人员,带动农民工自主创业,引导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班组长组建小微专业作业企业,通过国家相关政策扶持,这种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免税等方式生存发展,在此基础上完善社会保障,使建筑职业工人真正的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老有所养,没有后顾之忧,有归属感,从而可以下山入川,下乡进城。

专业作业企业是未来的建筑行业劳务用工改革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发展的趋势,国务院有意推动劳务改革是以人为本的考量,建筑工人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中基力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建筑工人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医疗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如何使建筑劳务人员职业化,如何将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有归属感,这一直是我们国家努力想要解决的大事。

住建部鼓励各地区作为试点推动劳务改革的目的就是取缔无实际劳务作业人员的“空壳公司”和“僵尸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没有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正式职工,只是在承接工程后临时招揽一些技术工人,或者在承接工程之后招揽建筑施工的需要的班组,通过班组招揽有技术的农民工,工程结束后付款解散,这种空壳公司没有承担社会职能,没有为工人缴纳社保,只是在工程中承揽过程中拔掉了一层管理费,这就是传统的包工头管理模式,包工头在工程建设中充当了资本家的角色,这种包工头模式在我国存在了很多年,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严重的的就是包工头跑路的问题以及包工头老赖问题,还有很多的其他问题,这些问题经常会出现上访等群体性事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这就是劳务资质改革的根源所在。

传统的建筑企业资质包括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以及目前处于过渡期的劳务资质,现有的劳务资质已经被暂停申请,取代它的将是未来的专业企业资质,原有的劳务资质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工种,比如劳务资质可以同时申请钢筋工、木工、砌筑工、混凝土工、架子工等多项资质,这中劳务资质可以笼统的承揽整个工程的劳务部分,这种承包模式之下劳务公司接到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劳务任务后可以把各个工种的施工内容又转包给各专业的施工班组,劳务公司(包工头)赚取差价,这种赚取差价的方式会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到工程质量或者施工安全上,比如偷工减料,安全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一旦劳务公司(包工头)的资金链出现问题,经常会出现包工头跑路或者出现工程老赖等案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着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未来的专业作业企业是劳务资质的全新的方式,通过支持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班组长组建专业作业企业,推动发展一批防水工、砌筑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木工等职业(工种)作业为主的专业作业企业。以专业作业企业作为建筑工人的主要载体,逐步实现建筑工人公司化、专业化管理。这样的企业因为只有一项资质,所以可以做到专业化、精细化,这些专业作业企业可以直接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劳务合同,避免了以往的劳务公司(包工头)赚差价的问题,这样的好处是施工总承包企业可以节省一部分成本,而专业作业企业也能得到更多的利润,多出来的利润可以为工人购买社会保险,使职工有归属感,从而促进新的劳务企业的良性发展。

专业作业企业对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必将带动施工总承包企业的转型,传统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往往更多的是借助劳务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力量,达到以包代管的效果,劳务分包模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经济责任承包模式,就是在劳务合同的基础上签订经济责任承包合同,鼓励劳务企业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压缩工期,节省材料,这样节省的成本施工总承包企业可以部分让利劳务企业,这样是达到了施工总承包方与劳务作业队互赢的局面,但实际弱化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的管理能力,施工总承包企业没有对工程负实际的管理责任,这是建筑法规所不允许的一种分包模式,这种模式下施工总承包企业真正参与现场管理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很少,劳务作业队主导工程施工。

第二种就是纯劳务的管理模式,所有材料都由施工总承包企业采购,但是施工总承包企业把工程的劳务部分分包给具有劳务资质的劳务企业,劳务企业用自己的各种资源招揽各工种的施工作业班组,对于各专业班组的管理完全由劳务企业负责,施工总承包企业只负责与劳务企业现场负责人沟通,安排施工任务,劳务企业负责各个班组的管理。这种分包模式之下,主要的施工技术掌握在各个班组的技术骨干的手里。施工总承包企业的管理被动。劳务企业在施工总承包企业与各专业班组之间起着对接的作用。与第一种经济责任承包合同相比,施工总承包方的管理更深入了一步。

以上两种承包模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以包代管的问题,这种承包模式对总承包单位来说增加了成本,对于施工班组来说本来属于施工班组的利润被剥夺。由于劳务人员没有固定的企业,没有固定的合同,没有属于他们这个群体的社会保障,有工程的时候可以挣钱,没有工程的时候只能另谋出路,或回家务农或找临时工作,这样久而久之他们的技术生疏了,业务不精了,年龄也大了,慢慢只能退出这个行业。这导致建筑行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劳务价格一路攀升,由于生活无法保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建筑行业。

国家在这个关键时刻提出劳务用工改革有着非凡的意义,必将带动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新的班组劳务承包模式必将推动总承包单位管理模式的变革,专业作业企业对总承包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有的以包代管模式将被彻底打破,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必须伸入施工生产一线,管理直接深入到班组,与各专业班组长对接,亲力亲为,由于项目部直接管理各个专业班组,需要与各个专业的班组对接工作,所以总承包单位需要配足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比如项目部要配足测量、土建、水暖、消防、电气等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部的管理成本会增加,但是项目部的技术力量会增强,对整个工程的管控力度会增强,总承包企业可以考虑招聘一部分各专业技术精湛的班组长作为总承包企业的工程师,让他们成为总承包企业的技术骨干,让他们作为师父培养每年新进的大学生,让他们在大学所学理论融入实践,让他们快速成长,为企业储备技术力量。

  2. 班组制的承包模式不但要求总承包企业要配足技术管理人员,要配足项目所需要各个专业技术人员,更重要的是要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班组制的承包模式更加注重统筹管理、流水化施工作业,由于班组制的作业作业企业只负责一个工序的施工,完全能够达到专业化、精细化、流水化以及快速施工的要求,所以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3. 各个专业作业企业都是专业的施工班组,整体的施工效率在改革后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对施工总承包企业是一种带动,是一场变革,但是也会带来诸多的管理问题,比如总承包单位的劳务招标会非常繁琐,由原来的只招一家劳务队变成招各个专业的专业作业企业,施工生产中的协调工作也会增加很多,需要配备更多管理人员以及各专业技术人员。

结束语:总之,专业作业企业是建筑行业劳务改革的必由之路,劳务企业改革利大于弊,是建筑行业对农民工从事建筑行业的一种认可和尊重,是建筑市场良性发展的推动力,是国家解决建筑行业农民工后顾之忧的一项重要举措,值得全国建筑行业推广。




引用文献:

  1.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筑劳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市[2014]112号;

  2.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3. 《关于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4. 《中国建设报》;

  5. 关于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6.关于取消建筑劳务企业资质推进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青建工〔2018〕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