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及制造领域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6
/ 2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及制造领域的应用

张彪

13092319870612****  天津市  30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发展迅速,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促进了我国多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在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在提高生产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对我国机械设计与制造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文章深入研究与分析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应用,并提出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机械制造企业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制造领域;应用

引言

机械化是人类工业革命中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也是工业企业都关注的要点。在目前的机械行业发展的潮流中,企业利用自动化科学技术可以在实现技术改进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要保障机械自动化技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要以国内机械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技术,最终实现更好的创新发展。随着这一技术的法阵,将有更大的空间得到提升,相信在这大趋势下,机械设计制造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定会不断向前。

1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概述

①基本内容,从概念上来看,机械自动化是机械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结合,其实现了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生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一般来说,机械自动化具备固定的设定流程,属于高级的操作技术,是为发展的主要趋势。机械自动化虽然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但技术人员在其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不可忽视。②机械自动化的特点和重要性,机械自动化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机械生产方式,其凭借着高效率、高质量和高安全性等特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目前已经成为了机械制造业最核心的部分。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实现节能减排,而机械自动化符合国家的环保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应该引进先进的机械自动化设备。另外,在机械自动化的帮助下,企业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稳定了经济效益,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性发展。

2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及制造领域的应用

2.1提升机组的运行安全性

安全生产是制造产业的重心,特别是近年来制造产业安全事故频发,一旦工作人员没有注意到部分设计的操作要求,或是操作步骤不正确,就会引发安全隐患事故。通过将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进行融合,能够及时、全面地核查出机组的安全隐患。因此,使用大数据给予监控控制,能消除制造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监控当前机组的运行过程,依据机组工作数据进行统计,再利用传递功能、管理功能得到制造现场情况,将不同机组的数据指标进行回传处理,方便现场工作人员开展调研工作。若机组出现运行故障,系统也可给予监测人员一定的报警信息,再结合配套的管理流程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方便工作人员了解系统的运行异常原因。另外,系统也可依据数据库内容推断、反馈,从而创造出一个和谐的运行环境。总之,自动化技术可通过计算机系统将所得到的异常信息进行整合,再结合必要的信号传递运作模式进行管理维护。当某一机组出现运行故障时,系统可在自动校检的过程中进行判断、审核,以便得到故障的成因,也能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故障。

2.2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智能化应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在朝智能化发展方向靠拢,自动化技术也是如此。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化的完美融合,形成了人工智能一体化的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机械设计制造的水平。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三种技术共同组成了机械制造系统,各项技术之间并非单独存在,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构成了完整的机械设计制造系统。人工智能自动化机械制造技术的系统性和综合性非常强,为机械制造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且其生产的机械设备质量更高、用时更短。以当前机械制造企业使用的人工智能机械臂为例,在机械制造企业中机械臂代替人工的数量逐渐增多,机械臂作为最早出现在现代工业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对机械制造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机械臂能够接受指令,精确地定位到三维空间中的某一点进行机械制造工作,机械臂比人手臂的承载能力更大,机械臂的刚性能够提高机械设计制造的额度平稳性、运动速度和定位的精确性。智能机械制造系统还具有逻辑分析、推理判断等功能,能够在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和解决方案,提高机械设计制造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2.3柔性化模式在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

在机械制造的企业中一般有半自动、全自动、柔性等类型的生产线,在这些类型的生产线中柔性生产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因为柔性自动化技术比较灵活,在技术革新飞速的时代背景下显得特别重要,以我国目前大型企业的生产设备上看,基本已经全面建立了柔性生产体系,实现了人机界面等多方面的系统操作优化,提升了计算机管理的实际效益。在柔性化模式中可以实现普通行业和自动化设备在同一个系统中,机械制造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得到了提升,自动化程度提高了。

2.4机械自动化实现数控技术

时代的发展促进了机械自动化的进步,人们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由此可见,只有实现数控技术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必须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必要时完善产品生产流程,改善机械生产的智能化水平。详细来说,数控技术指的是对机械生产过程的行动控制,该过程需要计算机的支持,并结合预先指定的编码程序,要求机械生产根据预定的数据进行加工。美国是发明数控技术的国家,该技术优势显著,并在短时间实现了多个国家的推广,我国的机械生产也融入了数控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前来说,我国的数控技术已经初步完善,能够生产出高精度的产品。另外,数控技术还与汽车等行业相结合,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2.5智能化模式在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

智能化在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也被机械制造领域充分利用,其中把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有机的结合,形成了智能化、一体化的制造设备,这就是机械智能化的基本思路。智能化的机械制造技术一般是由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构成,这几个部分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对于企业来说最为理想的机械制造体系。在这个系统中主要是根据人工智能为标准,将这种思维深入到机械制造中的每个环节,这样便能把自身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另外,人工智能还有一个很大的功能,它能够及时地发现机械制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在第一时间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和措施。

2.6提升机组的生产效率

自动化生产技术可减少传统人工操作的时间,尤其是隐蔽部分的运行、操作难度较高,若实践中没有注意操作运行情况,可能会影响机组工作状态。因此,自动化运行模式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且实践操作中的操作相对简洁、生产模式较为准确。一旦出现运行问题,工作人员就可快速核查故障区域,同时给予有效的优化与创新,进而解决生产不规范、产品质量较差的操作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未来的时间里,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做的是了解机械自动化的优势,进而明确机械自动化的技术要点,为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打下基础。在具体的机械自动化生产中,学会降低成本,懂得提升产品的精确度,进而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星宁.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19):60-61.

[2]郭莹莹.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20(19):98-99.

[3]巴合达提汗·叶克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9):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