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呼吸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张彩霞

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无创呼吸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分组比较1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效果,对照组59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59例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气管置管率显著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无创通气时间更短,满意度评分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治疗安全性,缩短无创通气时间,规避气管置管操作,临床应用价值大。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呼吸机;人性化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气促、胸闷、呼吸不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无创呼吸机可以较好的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实际应用期间,患者会因为各种不适而产生抵触心理或行为,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这需要临床加强护理配合,使患者获得满意的预后。本研究以1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研究组中31例男性和28例女性,年龄55-87岁,均龄(69.4±7.5)岁;对照组中33例男性和26例女性,年龄55-85岁,均龄(68.9±7.3)岁。各组基础资料经统计学检验,P值>0.05。本研究与《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相符。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不加入人性化护理,只包括遵医嘱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帮助患者做好常规检查,常规了解患者疾病实际进展情况。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即(1)鼻面罩护理。以患者口鼻尺寸为依据,选取适宜的鼻面罩;佩戴之前,注意观察患者口鼻内有无分泌物,以便于及时清除;佩戴过程中注意松紧程度,合理调节、妥善固定,保证患者舒适[1]。(2)环境干预。创建舒适、干净、卫生的休息环境,每日清洁病房,净化室内空气,控制湿度、温度,同时按时通风,禁止大声喧哗,保证患者充分休息,严格消毒病房,勤换被套、床单。(3)呼吸机管理。无创呼吸机应用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全面检查设备仪器性能是否完好,双向气道正压辅助呼吸,应用前清洁呼吸机,期间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清洁呼吸道异物,保证正常呼吸[2]。(4)心理疏导。护理人员主动接待患者,并提供关心,一边精心照顾患者日常生活起居,一边与患者深入交流,掌握患者实际状况,尽量满足其合理需要,消除其不良心理,增强治愈信念。(5)呼吸机监测。蒸馏水湿化呼吸机,减少不良刺激;观察湿化罐之中的蒸馏水变化,若存在大量蒸馏水,有可能会积水,若过少又极易蒸发,呼吸管道温度升高,导致患者口鼻干燥,因此需严密监测呼吸管道温度,严控在25-30℃[3]。除此之外,无创呼吸机应用期间需观察患者呼吸变化,警惕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

统计气管置管率,观察患者有无心衰、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并发症,同时对比两组无创通气时间,并用调查表统计患者满意度,100分满分,分值越高越满意。

1.4数据统计处理

将本课题研究获得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导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并进行数据检验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x±s)及%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及X2检验,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检验水准α设置为0.05,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以(P<0.05)为主。

2.结果

2.1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气管置管率、并发症 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气管置管率、并发症对比

小组

病例

并发症

气管置管率

自发性气胸

心衰

呼吸衰竭

研究组

59

1(1.69%)

0

0

1(1.69%)

对照组

59

3(5.08%)

1(1.69%)

2(1.69%)

5(8.47%)

X2

-

9.745

12.113

p

-

<0.05

<0.05

2.2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无创通气时间、满意度 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无创通气时间、满意度对比

小组

病例数

无创通气时间(h/d)

满意度(分)

研究组

59

3.5±1.1

96.4±3.3

对照组

59

15.6±4.4

85.5±3.8

t

-

7.436

8.022

p

-

<0.05

<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阻塞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大部分患者病情漫长,常合并多种并发症,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持续下降,这就需要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缓解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涵盖内容更加广泛,要求护理人员围绕患者实际病情采取适宜的护理操作,人性化关怀并尊重患者治疗感受,让患者了解治疗原理,以此来消除其身心负担,进而使其以最佳状态面对临床治疗,自觉规避并发症,降低气管置管风险;鼻面罩及呼吸道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无创呼吸机疗效,缩短无创通气时间,赢得患者满意[4]。由此可见,人性化护理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首选。

参考文献

[1] 许丽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护理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035(031):157,159.

[2] 刘伟, 刘旭, 崔玉华,等. 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J]. 天津护理, 2015, v.23;No.130(06):47-48.

[3] 岳馥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护理体会[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 39(10):95-96.

[4] 李莹莹, 李艳丽, 聂芳.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J]. 淮海医药, 2019, 037(003):3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