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年体质特点谈延缓衰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从老年体质特点谈延缓衰老

阎勤

江苏省高邮市中医医院 江苏高邮 225600

【摘要】本文通过对老年体质的特点的阐述,运用中医药延缓衰老的方法,提出了六个延缓衰老的用药原则及补肾、健脾、行气、活血、化痰等具体方法,并提出了适当的方剂和药物。

【关键词】体质学说;延缓衰老;用药原则;诊治方药

根据王琦国医大师提出的体质辨识学说,人体可分为九种体质,其目的在于根据各自的体质,对偏颇体质进行适当调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目的,笔者跟随王琦国医大师学习,对此略有心得,阐述于下,供同道参考。

一、老年体质特点

人之一生,随着年龄增长,体质出现不同的生理特点,而且各个阶段密切关联。胎儿禀赋直接影响小儿时期体质;青壮年时期的发育优劣直接影响中年期的体质,而更年期的转变顺逆则关系到老年期的体质。人的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育、成熟、衰老,既是一种由遗传所规定的生命过程,又与在环境因素作用下自我调节的机制有关,在二者的同时作用下,前半生由不成熟走向成熟,后半生由成熟走向衰老。

进入老年期,人体的气血及内脏功能开始衰退,五脏精气由盛至衰,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及其体质。

  1. 阴阳失调:阴阳变化是生命产生、发育与衰老的根基所在。人的生命活动全赖阴阳的相互协调,阴阳失去平衡,则易造成病损,日积月累,损及元气,将促进衰老的进程,年过半百,阴阳俱嫌不足,这是生命老化的规律,也是一个根本规律。

(2)气血渐衰: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与源泉。随着年龄增长,气血日益衰减。

(3)五脏衰退:随着年龄的与日俱增,五脏六腑之功能则日益衰退。但五脏衰退的过程是有先后顺序的,是有规律的,与个体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摄有关[1]。①肾气盛衰:《黄帝内经》及历代医家一贯都强调“肾为先天之本”,说明肾气的盛衰与老年体质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在老年人,其肾气,包括元阴元阳都是逐渐衰竭的。②脾胃虚弱: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营养精微的吸收与输布,全赖脾胃功能的正常。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人到老年,肾气逐渐衰弱,这是不可抗拒的,但调补后天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如果失去以后天补先天的机会,则会加速衰老。③肝气衰退:老年人的另一个体质特点是“肝阳多有余”,原因是肾水多亏而水不涵木,以致虚阳上亢。④肺气不足:老年人“肺气多不足”。可能由于年轻时肾精有伤,以致气不归根,而见肾不纳气,此时常有肾阴虚之症;或者由于肾阴不足,津液受损而现肺燥热盛之象;又或者因脾虚不运而肺气不宣,体内水液运化失常,遇寒而为饮,遇热而为痰,痰饮之邪阻遏气机而见胸胁支满及气急等症。⑤心阳不振:老年人常常思虑过度,易伤心气、耗心阴,再加上肾虚、脑失所养而水火不济,多见心气不振之象。由于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运失畅,导致气虚血瘀,或胸闷、胸痛等症。

(4)宿疾交加:人到老年,而毫无疾患者极为少见,然而由于年轻时体质较为强壮,风吹雨打、熬夜操劳,百无禁忌,心肝脾肺肾都有可能受到损害,当步入老年时,则种种弱点都逐渐表现于外,造成所谓的老年病。所以说,并非所有的老年病都是到了老年才得的,有不少是青壮年时埋下的祸根。

(5)老年人正常体质少,偏颇体质多:老年人与其他年龄相比,多为非正常体质,而且随年龄基本呈正相关性。老年体质还具有抵抗力差,恢复较慢的特点。

二、用药原则

延缓衰老用药原则是由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及其生理病理特点决定的。大凡年老之体,都有脏腑虚损、气血不足、阴阳失调、身体抗病能力低下、邪气易于侵袭的特点[2]。现代研究表明,五脏虚损是虚劳的基础,而实滞是致衰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医药延缓衰老主要在重视先天,调理后天的基础上,遵循补虚祛邪的原则用药。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补虚重在脾肾:脏腑虚损,精气神渐减是衰老的重要原因,但五脏之中尤以脾肾最为关键。因为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能调节阴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肾功能健全,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2. 邪宜攻补兼施:老年脏腑机能衰退,虚证固多。但因其抗病能力减退,机体调节适应能力锐减,易受到外邪侵袭,致虚实夹杂,阴阳平衡失调。若用药单纯补益恐使实邪滞而不去,单纯攻邪,又恐更伤其正,所以中医药延缓衰老祛邪应攻补兼施,寓补于攻。

  3. 扶正当用调补:老年人虽以补虚为主,但需恰到好处,不可峻补,补之太过,会适得其反。因为老年人脾胃功能不足,运化力弱,对补品耐受力较差。故宜调理脾胃,缓缓调补,做到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养而不燥,达到补虚延衰的作用。

  4. 祛邪以疏通为贵:年迈之人,气血多有瘀滞。盖因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气机升降出入不畅,产生气滞、血瘀、痰浊,加速衰老。故用药多辅以调理气血,解除郁滞之法。

  5. 重视整体,调整阴阳: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脏腑组织出现功能衰退,都会引起全身功能失调,必将造成体内阴阳失衡,使各种动态平衡状态受到破坏。

  6. 调养重视食疗:《养老奉亲书》中提到“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重视食疗,首先要考虑食物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与药物的配合作用;其次,在病退邪去,正气尚弱时,以食疗进行调补;再次,老年之人,身体虚弱,元气不足,通过食疗可以增强抵抗力。

    1. 常用治法及方药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确定了用药原则后,就应采取一定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补肾、健脾、行气、活血、化痰等,并选择恰当的方剂和药物。

  1. 补肾延缓衰老法及常用方药:补肾法主要是应用一些滋补肾阳肾阴的药物和方剂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常用方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大补元煎等。常用药物有熟地、何首乌、仙茅、黄精、鹿茸、杜仲、淫羊藿、枸杞等。

  2. 健脾延缓衰老法及常用方药:健脾法延缓衰老不仅能改善疲劳、腹胀、便溏等脾虚症状,而且能改善老年人物质代谢低下及其他衰老症状。常用方剂为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人参养荣丸、归脾丸等,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等。

  3. 疏肝理气延缓衰老法及常用方药:疏肝理气法延缓衰老是针对老年肝郁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随着老年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疾患的日益增多,临床上从疏肝着手,调畅气机、调节情志、调和气血的治疗,应用十分广泛,并与其他治疗方法并用。常用方剂如小柴胡汤、逍遥散、越鞠丸、柴胡疏肝散等,常用药物如柴胡、白芍、枳壳、砂仁、厚朴、佛手、香附等。

  4. 活血化瘀延缓衰老法及常用方药:老年多瘀,常以兼挟气虚、肾虚的形式出现,临床上尤以肾虚血瘀证多见。补肾化瘀联用已成为中医界公认的延缓衰老和许多老年疾病如老年痴呆、中风等治疗的常法。常用代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通瘀煎等,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山楂、川芎、赤芍、水垤等。

  5. 降浊化痰延缓衰老法及常用方药:老人多痰,浊气易留。临床上常单用或与其他如补肾、健脾、活血等法合用。常用方剂有二陈汤、温胆汤、涤痰汤等。主要药物如枳实、法半夏、陈皮、胆星、竹茹、海藻、昆布等。

  6. 非药物延缓衰老法:中医养生延缓衰老重在预防,还特别强调情志调摄、食疗、气功、针灸、按摩等多种非药物疗法的运用,近年来正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赵建芳, 张庆祥. 老年痰湿体质与老年病的防治探析[C]//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学术年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5.

[2]陈丽娟. 浅谈老年病的中药调治[J]. 湖北中医杂志, 1986(5).


【个人简介】阎勤,高邮市中医医院三级主任中医师,治未病科主任,扬州市名中医,王琦国医大师学术传承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辨体论治与辨病论治、辨证论治相结合治疗各种疑难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