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0
/ 2

房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刘芹

桂林华泰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541002

摘要:现阶段,国内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与日俱增,并且大部分为混凝土结构,由此可见,科学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可谓十分关键。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施工人员需要紧密结合具体的情况,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施工管理策略,以便充分发挥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混凝土施工技术,同时分析了房建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从而对有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众所周知,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关乎到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时候,应该满足相关施工规定,鉴于建筑物的一次性特点十分明显,一旦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产生相关问题,显然无法恢复到原貌。所以,工程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考虑到各种不同方面的影响因素,制定出合理的实施对策。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属于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通过合理利用,有助于确保房屋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与安全性,充分发挥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良好作用。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混凝土包含了砂子、石子、水泥以及水等不同的构成部分。在这当中,石子与砂子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对于混凝土而言,把水泥浆填充到骨料的外面加以包裹所构成。当混凝土硬化之前,可以体现出水泥浆的润滑效果。待混凝土硬化以后,水泥浆会兼具易和性与其它属性,使混凝土当中的骨料能够凝结到一块,增强了固定处理的效果。作为建筑混凝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利用可谓至关重要,与房建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质量和效果密切关联。因而,加大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力度,能够达到有效管控裂缝发生的目的,合理应用新型的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为养护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房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达到相关规定[1]

二、房建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科学利用混凝土拌制技术

进行拌制混凝土的时候,应该保证相关计量容器的精准度,并且对骨料内的含水量加以细致检查,明确其含水量能否达到相关规定。应用机械功率实施混凝土搅拌施工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大控制搅拌的具体时间,无论是起初放料的时间,还是完毕以后的出料时间,均应该满足相关要求。当完成混凝土搅拌施工之后,应该科学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情况,依次到搅拌、浇筑的位置进行取样,及时检测,使检测的次数至少为2次,并且将浇筑施工检测的结果当成相应的评定标准要求。基于保证混凝土搅拌施工质量合格的目的,应该加大对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的检查力度,使拌制混凝土的不同指标均满足有关标准[2]

(二)加大对混凝土运输质量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首先在工厂中被加工处理之后,然后运输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具体开展运输管理的过程当中,导致混凝土强度产生一定的改变。一般来说,在运输的时候,由于受到运输时间长短因素的影响,相应的温度和性质均产生了改变,造成强度不满足相关要求,以确保运输的质量合格,规避出现强度减小的情况发生,应该结合各种位置与环境等情况,合理选用运输模式,提前做好运输时间与距离的规划工作,使运输的质量达到既定的目标。假如需要运输的时间太久,将导致混凝土发生凝固的情况。以攻克此难题为目的,应该进行混凝土运输的时候加强搅拌处理,使运输车能够持续运动,规避混凝土产生静止的现象,对于施工现场来说,应该加强二次搅拌施工管理,使施工的质量达到相关要求[3]

(三)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

当进行混凝土施工前,应该依据相关要求,对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温度应力等情况加以验算,获取准确的混凝土升温峰值、混凝土内外温差以及混凝土降温速率等数值,以此制定出有效的温度管控策略。具体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彻底清理模板,让其保持洁净,假如模板上面出现了缝隙的时候,应该马上进行填塞处理,规避带给浇筑施工不良的影响。为此,应该根据有关要求开展模板施工工作,对模板的刚度、稳定性情况加以检验,同时根据有关混凝土养护规定完成养护工作的任务。在拆除混凝土模板的时候,不但应该确保混凝土的刚强度达到有关要求,而且混凝土的温度也需要符合相关规定,使混凝土内外的温差更加合理,当达到上述目标以后,方能够进行模板的拆除。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时候,要尽可能减少浇筑时间的间隔,在混凝土初凝之前结束浇筑施工。一般来说,浇筑混凝土的顺序呈现出由低至高的状态,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通常由较长的浇筑结构一侧开始,随后对较短的后浇筑结构一侧进行浇筑施工,保持不间断浇筑的状态。当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毕以后,应该马上检查表面的情况,针对混凝土裸露的表面加以抹平作业,当定浆结束以后,应该实施二次抹平作业。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时候,应该委派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并且准确记录混凝土浇筑的数据。由此可见,通过上文的阐述和分析以后,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非常关键。

(四)做好养护管理工作

当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结束以后,则应该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一旦忽视了相关施工问题、不同环境因素的干扰,必然会导致浇筑结束以后的混凝土发生裂缝的情况,不利于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初凝的时候,形成了干缩与自缩的情况,内部与表面中的水分迅速得以挥发。所以,有关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使混凝土得以有效凝结。对于混凝土养护工作,涵盖了下述不同的时期,分别为:(1)初期养护时期;(2)养护过程当中针对温湿度的管控;(3)成型以后的日常养护工作。处于混凝土的养护时期,有关施工人员应该规避受到环境因素带给混凝土不良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混凝土外侧模的拆除处理,然后开展全湿养护工作。借助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的施工位置,保证时间超过14天。在全湿养护完毕以后,需要实施两旬的日常养护工作。假如外部的温度太高,亦或者太低的情况出现,需要对全湿养护时间进行增减处理。

结语:总而言之,开展房建工程项目施工的时候,需要对混凝土的质量加以严格管控。从选取混凝土原料方面,需要对水泥、水以及骨料的质量合理控制,正式进行混凝土制备以前,需要紧密结合相关设计规定,以便明确混凝土的配合比,同时不断改进配合比,使混凝土的级配强度、耐久性均符合有关设计规定。具体进行浇筑施工的时候,应该保证浇筑周期选取的合理性,体现出浇筑连续性的优势,增强混凝土施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德洪,王红艳,杨明德.房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08(165):109-110.

[2]王磊,王明德,孙海文.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2019,177(144):00308-00309.

[3]祝君,孙宏伟,李月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9,145(218):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