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锐30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1
/ 2

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锐 30对 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分析

张军 1 王安威 2

1.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2. 博乐市人民医院 (博乐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新疆博乐市 833400

摘要:目的 思考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锐进行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出本院在2019/1-2020/1期间接收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选择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锐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变化。结果 针对患者的体重、BMI指数而言,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第12周与第24周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针对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而言,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均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对于患者的低血糖率变化而言,治疗前、治疗12周分别是9.38%、3.15%,对比均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将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锐药物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逐步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水平,不过对患者的体重、BMI指数的变化没有影响,这能够看出该治疗方案在控制血糖方面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关键词:二甲双胍;诺和锐30;2型糖尿病;效果

引言:2型糖尿病属于一个比较常见的慢性病,由于其病程较长,必然会对胰岛细胞功能造成损害,通过临床 研究能够发现,如果单一选择某种降糖药,是无法对患者的血糖、血红蛋白等实施有效、精准控制,对此,联合使用胰岛素是一个很常见的做法。那么,本文以“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锐”综合治疗方案为切入点,着重探讨该方案的应用价值,希望能够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寻找最理想的血糖控制疗法提供指导与借鉴。

一、对象及方法

(一)常规资料

筛选出本院在2019/1-2020/1期间接收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25例;年龄大小在35-84岁之间,中间值是(63.12±1.45)岁;患病时间在1-8年之间,中间值是(4.5±3.3)年;BMI大小在19.15±28.02kg/m2,中间值是(23.15±1.07)kg/m2。筛选原则:①曾使用≥2种药物给予降糖治疗,不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未出现明显改善;②参与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筛除条件:①合并急性并发症者;②合并心脏、肝脏及肾脏等功能受损者。

(二)方法

要求所有患者停用之前的治疗药物,选择二甲双胍(由格华止制药有限公司提供),2次/d和诺和锐30(2次/d,早晨剂量是0.4IU/kg,晚上剂量结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坚持治疗24周。

  1. 指标分析

当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之时,需要测定体重及身高,并计算BMI指标的变化情况,另外还需要记录患者同期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率等变化情况[1]。并将获得的数据展开统计、分析和对比。

(四)数据处理

本研究在统计及处理相关数据时,选用了SPSS22.0软件,x±s代表计量资料,检验采用t;%代表计数资料,检验时采用X2。假定在P>0.05的情况下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BMI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变化

通过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治疗24周的BMI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实施对比,发现,治疗前均不存在差异性(P>0.05);治疗后BMI指数的变化对比依旧不存在差异性(P>0.05);不过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变化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如表1。

表1 对比治疗前、治疗12及24周BMI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变化(x±s)

指标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2周

治疗24周

BMI(kg/m2)

64

23.45±1.89

23.89±2.03

24.15±1.24

空腹血糖(mmol/L)

64

9.45±2.77

6.78±0.85

6.41±0.72

餐后2h血糖(mmol/L)

64

13.2±4.2

9.35±1.45

8.75±1.56

糖化血红蛋白(%)

64

9.15±1.58

7.15±0.95

7.22±0.62

(二)对比治疗前后的低血糖率

对于患者的低血糖率变化而言,治疗前、治疗12周分别是9.38%、3.15%,对比均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如表2。

表2 对比治疗前后的低血糖率(n,%)

分组

例数

配合度

治疗前

64

6(9.38)

治疗后

64

2(3.15)

三、讨论

现今,在对2型糖尿病进行临床研究时能够发现,由于患者病情的持续发展及患病时间拉长,通常会发生胰岛细胞功能退化等问题,这必然会对患者口服降糖药的临床疗效嗲来不利影响,甚至会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导致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等持续提升。所以,对这一类患者实施治疗期间,需要联合使用胰岛素诺和锐30进行血糖控制,确保临床效果更加确切。

诺和锐30又称为“门冬胰岛素”,其使用剂量并不固定,必须要结合患者的血糖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患者血糖限定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患者之前并没有使用过胰岛素,那么一开始的注射剂量通常是6单位,这是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能够确保药物得以迅速吸收,由此能够符合患者用餐期间对胰岛素的需求[2]。在很多胰岛素药物中,精蛋白门冬胰岛素具有较强的缓释效果,对长时间维持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有一定帮助,并且有效地预防低血糖的出现。

通过以上研究数据能够得出:将诺和锐30与二甲双胍进行联合治疗,对比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患者的BMI指数变化,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对比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发现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效果确切,能够将血糖维持在合理范围内。另外,对比治疗前、治疗12周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进行对比,发现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这说明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不错,不会导致低血压的出现。

总之,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诺和锐30与二甲双胍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控制患者的血糖变化,预防低血糖的出现,不过对患者的BMI变化无影响,值得在一线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其军. 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用于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05):46+48.

[2]杨洪春. 探讨2型糖尿病(T2DM)采用诺和锐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J]. 糖尿病天地, 2018, 15(01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