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创新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的具体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探讨创新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的具体应用

樊荣 1 张国铭 2

身份证号码: 21068219871123****

身份证号码:21050319810302****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行业不断发展,对该行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创新教学。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该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创新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的具体应用,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创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应用

简介:

目前,我国对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大,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但大多数高校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知识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导致学生就业困难,也不利于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电子技术人才。

1、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电子技术产业还存在很多问题。科技在不断进步,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也在不断更新。然而,我国电子企业的员工缺乏创新理念,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电子技术产业结构复杂,涉及知识范围广。但由于我国综合型人才缺乏,难以有效推动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电子技术规模小,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电子技术产业差距很大,在发展过程中更依赖于过去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行业进入中国较晚,所以产生的数据较少,导致中国电子技术行业发展缓慢。电子技术需要保证使用中的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但我国使用的关键元器件大多是从国外进口的,这限制了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些现状与我国创新人才的缺乏有关,因此有必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2.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需要创新能力。但我国电子技术行业缺乏创新型人才,阻碍了该行业的发展,不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在高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少得到培养,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不能将知识应用到科研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主动思考,在工作过程中难以创新[2]。

  2.2教学内容缺少创新 
  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有关知识与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而我国高校的教学内容缺少创新,教材大多由高校的专业教师编写,部分理论知识脱离了我国电子技术产业的实际发展,教材内容也无法做到及时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使用传统的知识进行教学,此类知识较为陈旧,无法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学到现阶段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并且所学习到的知识与工作需求不符,使得高校无法培养应用型电子技术专业人才。 
  2.3缺少资金投入 
  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对各类电子元件的依赖度较高,电子元件的价格较高,而高校资金有限,部分领导对该专业不够重视,对实践过程投入的资金较少,高等院校实验室条件有限,无法开展较为先进的科研项目。学生实践过程中也无法使用最先进的电子元件,实践过程中学生操作有限,不能有效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过程中,对电子技术有关理论知识缺少深入的研究,使得学生操作能力较差,缺少创新能力,高校培养出的实践型电子技术人才较少,也阻碍了该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3]。 
  3、创新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的具体应用 
  3.1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往教师仅让学生学习与电子技术有关的理论知识,对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了解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让学生进行实践,电子技术专业的知识较为抽象,涉及到的知识也较为全面,让学生及时进行实践有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也可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熟练的操作,并且能够独立设计并组装电路。以往教师对实验课不够重视,仅将其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环节,使得学生忽略实践过程。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同等重要,教师应将其同步进行,并且对实践课程的操作也进行严格的考察,使学生能够顺利并正确使用有关软件以及仪器。 
  教学模式的创新可贯穿大学阶段的始终,不仅可应用于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中,也可应用于毕业设计阶段。以往学生在进行答辩时,答辩小组由本校教师组成,部分高校教师仅在学校中进行教学,对企业需求了解较少。学校可聘请一些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在他们确定课题时对他们进行指导,使他们选择的课题基于自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时也符合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技术人员可在答辩过程中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评价,使学生对自身能力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有利于他们对该行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3.2创新教学内容

目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理论教材很多,但有些知识已经过时。电子技术知识发展迅速,教材中的知识应及时更新,使学生能够学习最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根据电子技术专业发展的需要,设计了实用的教材,可以科学地指导学生的操作过程,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相关设备,方便科研过程。教师也要改变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以前多以笔试考核为主,考核方式单一,很难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评估,并将学生获得的证书添加到最终评估中,鼓励学生在学校参加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不断提高综合能力。教师也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技术企业,让学生对专业实践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4]。

3.3增加资本投入

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我国部分高校科研条件有限,实验室匮乏,学生在实践中无法使用最先进的设备。高校应加大专业实践过程的投入,增加校园电子实验室数量,在实践过程中购置先进设备。也可以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指导学生的实践过程。技术人员实践能力强,对电子技术行业的最新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不断提高实践能力,进行创新研究。校企合作也可以培养出符合本专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电子技术人才。

4.结束语

中国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和国外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中国缺乏创新技术人才,生产的电子产品缺乏市场竞争优势。随着电子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技术和知识不断更新,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不断创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大对电子实验室的资金投入。这些措施都可以使高校培养创新型电子技术人才,有利于我国电子技术产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燕. 创新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的应用探讨与思考[J]. 当代教研论丛, 2018, 060(12):92-92. 
  [2]谢永超. 基于生态思维视域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总结——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J]. 劳动保障世界, 2019, 000(018):51. 
  [3]万丹梅.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 科技资讯, 2018, 016(030):164-165. 
  [4]魏长江. 在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教学中融入创新理念[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 000(011):1381-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