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染性猪胃肠炎的病因与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0
/ 2

非传染性猪胃肠炎的病因与防治

张文彩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涛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74205

摘要:本文就非传染性猪胃肠炎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进行了具体介绍,提出了其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以期为养猪产业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非传染性猪胃肠炎;病因;诊断;防治

猪胃肠炎是养猪场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饲养管理不当或者猪群长期食用品质不佳的饲料都会引发该病,虽然该病的致死率并不高,但是一旦发病就给病猪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养殖场应当加大对猪胃肠炎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做好猪胃肠炎防治工作。本文对猪胃肠炎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1 流行特点

猪胃肠炎可感染任何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但以 10 日龄内的患病仔猪更易死亡。另外该病的自愈率比较高,患过猪胃肠炎的母猪被治愈之后会获得抗体,这种抗体会通过母乳喂养传送到仔猪体内,仔猪患胃肠炎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2 发病原因

导致猪患猪胃肠炎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像饲料质量不高、猪误食发霉、变质的饲料,或者是天气突然出现变化都会引发猪胃肠炎。具体从四个方面来对引发猪胃肠炎的疾病进行阐述:

2.1 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

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一些养殖户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会采取节约成本的措施,为猪只喂食已经发霉变质的饲料,长期为猪只提供不易消化的草料,或者提供不清洁的饮水,这些都容易导致猪群机体的胃肠黏膜受到刺激,使其无法正常运动,进而使胃肠出现卡他性的炎症,导致胃肠炎的发生[1];此外,如果突然为猪群更换饲料,或者给其喂食了冰冻的饲料,也容易给猪群的胃肠造成刺激,进而引起胃肠炎症。

2.2 应激反应

如果猪只在饲养过程中遭到了某些应激因素的刺激,尤其是进行长途运输,极容易导致猪只出现应激反应,进而导致胃肠病的发生;在天气寒冷的冬季,如果猪群受寒,其胃肠的屏障机能就会减弱,进而引起胃肠炎。

2.3 中毒反应

一些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为猪群购买廉价饲料,这些饲料中可能会混有泥沙等,如果猪只误食了含有酸、碱以及砷等化学物质的饲料或者有毒的植物,就会出现中毒反应,导致胃肠消化机能发生紊乱,机体出现缺乏营养以及抵抗力减弱的情况,进而发生胃肠炎[2]

2.4 药物使用不当

药物的使用也会对猪的胃肠道带来的一定的刺激,使得猪胃肠道内的菌群发生失调,引发严重的胃肠炎。

3 临床症状

猪只患病初期主要呈现急性胃肠卡他性炎症状,病例精神颓废、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达 40℃以上、饮水增多、呼吸 变快、心跳加快,眼结膜先潮红后黄染,四肢鼻端等末梢发凉,口干臭、且常伴有呕吐,呕吐物中带有血液和胆汁,病猪腹泻且排泄物带有粘液、黏膜组织和血液,有时混有脓液,腥臭味,腹 部触诊敏感,肠音增强。伴随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病猪开始出现被毛粗乱、皮肤弹性降低、眼球下陷、全身无力、尿少色浓及脉搏快而弱等全身症状,肠音减弱甚至消失,频频努责甚至直肠脱出等胃肠机能障碍,持续而重剧的腹泻,呈水样性粪便,腥臭味,并且混杂黏液、血液、黏膜坏死组织碎片,腹泻频繁致使病猪肛门松弛,排粪失禁,患猪脱水明显且有自体中毒体征,极度虚弱,耳尖鼻端和四肢末梢发凉,局部或全身肌肉震颤,结膜发绀,甚至出现兴奋、痉挛或昏睡等神经症状。病猪患急性胃肠炎后,病程短而急,通常为 2-3d,大部分病猪愈后不良;倘若病猪营养良好且及时进行治疗,加以认真护理,大部分都能够康复。

3 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剖检可见胃黏膜肿胀潮红,充血或弥漫性出血,覆盖着厚层黏稠、浑浊的黏液,肠内容物常混有血液,恶臭,肠黏膜充血、坏死[3]。坏死组织剥脱后,遗留下烂斑或溃疡,病程较长的病例,其肠壁出现增厚并发硬。

4 诊断要点

诊疗人员应当先进行问诊,了解到可能导致病猪患病的原因及患病的类型。之后诊疗人员要对病猪的血液进行检验,因为在病猪患猪胃肠炎的前期,通常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大大增加,验尿之后可以发现,病猪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4]

5 治疗及预防

当前我国治疗猪胃肠炎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中医方法和西医方法,中医方法主要对慢性胃肠炎比较有效,治疗的原则是清热解毒、消黄止痛、活血化瘀,常用加味白头汤剂、黄连解毒汤等汤剂进行治疗[5]。而西医则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猪胃肠炎。西医方法主要是利用抗生素补液治疗,通过对病猪注射抗生素可以有效达到补充水分、盐分,改善病猪心、肾功能,加速毒素排出的目的[6]

4.1 西药治疗

根据多年的实际生产工作经验可知,采用抗生素治疗猪胃肠炎,效果比较好,同时再配合补液的措施,改善心脏和肾脏的功能状况,稀释病猪体内的毒素,并且能够有效的加速排出体外,同时具有强心以及解毒的功效

[7]。治疗胃肠炎病常推荐30~40g硫酸钠和10~15g大黄粉,加适量水混匀,给病猪一次灌服,可清楚胃肠道中的有害内容物。还可以采取4~5g的鱼石脂、95%酒精30~50mL,按照10~15mg/kg.bw添加呋喃唑酮,加适量水混匀,给病猪一次灌服,效果比较 好,此外也能够发挥抗菌消炎的功能。

4.2 中药治疗

中兽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消黄止痛、活血化瘀[8]。所以在生产中推荐以下方剂:15g 建曲、10g 泽泻、5g 桂皮、15g 赤芍、10g 茯苓、10g 滑石、12g 白术,加适量水煎煮后给病猪灌服,或者是将上述药剂全部进行研粉处理,之后再用开水进行冲服。临床生产中可见比较好的疗效。

5 预防措施

本病预防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进行,只有做好饲养管理才能减少猪的发病。这就要求饲养管理人员在平时做好日常的管理措施,猪舍要能防寒保暖,尤其是在天气变化较大的季节,气温发生骤降,这时候也是猪最容易发病的时间, 要防止猪受到寒冷的侵袭[9]。而后要注意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猪舍要勤出粪,勤打扫,保持环境清洁。还要加强消毒工作,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消毒制度,定期进行场舍消毒工作,防止环境中的病原滋生。还应保持给猪提供清洁的饮水和新鲜的饲料,这样可以减少病原通过饮食感染猪。猪舍还要常通风换气,保持圈舍内的空气质量[10]

6 结束语

饲养人员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对猪群生长环境及日常食用的饲料等进行细致的检查,从而达到切断猪胃肠炎感病的途径。同时饲养人员也应当密切观察猪群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有猪只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就应当立即对其进行诊断,确诊之后要立即采取科学的治疗方式来对病猪进行治疗,尽快帮助病猪恢复健康,从而有效保证猪群的正常生长。

参考文献

  1. 李小梅. 猪胃肠炎的病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J]. 现代畜牧科 技, 2017, (4): 143.

  2. 何德忠. 猪传染性胃肠炎临床症状与防治方法[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 (21): 59.

  3. 阮秀梅.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J]. 当代畜牧, 2014, (6): 21.

  4. 陈和平. 猪胃肠炎的病因与防治建议研究[J]. 今日畜牧兽医, 2018, 34(2): 21.

  5. 杨丽丽. 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控[J]. 现代畜牧科技, 2020, (7): 119-120.

  6. 许小川. 生猪呼吸道疾病诊断与防治[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9, (21): 34- 35.

  7. 刘仕学. 浅谈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治[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 (1): 114.

  8. 陈恩秋.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J]. 现代畜牧科技, 2021,(1): 108-109.

  9. 张贺敏. 一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思考[J]. 乡村科技, 2020, (6): 101-102.

  10. 黎清毅.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与防治措施研究[J]. 农家科技(上旬刊), 2020, (5):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