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塔里木大学 2. 长春大学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力资源需求由原来的简单劳动力向高素质的人才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接受高等教育成为通向工作岗位的敲门砖,学历、技能等各方面的素质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高等教育也逐渐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生转变,尤其是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逐渐增加,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重大社会问题。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适当的建议,以期为大学生就业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等教育
1.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1.1学校方面
很多学生认为学校的知名度和学校的特色专业对大学生的就业有所帮助,自从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虽然高等教育的普及有利于高我国的国民素质,但是却使得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更多的企业更加希望要名牌大学的学生,而不是普通学校的学生,更多的企业想要这个高校里的特色专业的学生,因为一个学校的特色专业收到的资源倾斜力度更大,学生受到的教育资源更多。这就导致名牌大学和特色专业的学生找工作挑花了眼,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
1.2家庭方面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思想观念会对孩子的就业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来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的耳濡目染,思想观念也会逐渐的向父母靠拢。其次就是,家庭是学生的思想归宿,急停可以给学生情感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支持,所以家长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就业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学生的就业选择,家庭对大学生的择业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超过80%的学生希望以后的就业地点可以离着父母、亲人更近一点,“父母在,不远游”恋家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离家更近一点的地方工作,有家族企业的家庭,也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进入到自己的家族企业工作。
1.3社会方面
现在,随着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加,大学应届毕业恒的就业问题逐渐变成了社会的焦点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在1999年的时候仅有一百万人左右,在这之后就实行了高校扩招的政策,到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同比增加了40万,逐年增加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将会让大学生的择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虽然现在“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因为女性在身体素质和生理因素等方面的原因,用人单位更加倾向于选择男性员工,尤其是像常年在外的建设单位,条件比较艰苦,对于一些爱干净的女生来说,可能适应不了,另外,建筑工地上基本全是男性,对于一些女性的基础设施没有建设,单位也不会单独去建设女性的基础设施,所以更倾向于招聘男性。
2.大学生就业对策探究
2.1学校方面
2.1.1提高教育水平
大学生对课程设置、实习机会和就业指导都不是很满意。学生普遍反映,所学课程的内容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脱离实际,真正的学习目的是把所学的应用于实际。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求职过程中逐渐扩大,但是否认应试教育并不是取消考试,考试是对自己阶段性学习的一个检测,通过考试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学习中弥补。另一点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文素质也非常重要。如果有条件的学校能够开设内容丰富的选修课,扩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将拓宽他们未来的职业道路格局。
2.1.2以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
高校应该积极与教育部门合作,根据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确定每年的专业招生人数,争取做到培养的专业人才与市场的专业人才需求相吻合,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设置,培养大学生与人才市场所需要相匹配的能力,根据在校生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发挥长处,重点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但是也要加强其他方面的能力,成为具有特长的高素质人才。
2.2家庭方面
家长应该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在学生小的时候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将学习形成为一种习惯,家长也要起到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具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造力和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个公司都需要的,同时要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了解社会的发展形式,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相联系,并进行积极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家长也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使自己的思想能够与时俱进,给学生树立向上的榜样。要能够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做出正确的指导,符合科学规律和时代背景。
2.3社会方面
2.3.1政府调控促进就业
从政府的角度看,政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稍显疲弱,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传统优势产业效益下降。许多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员工也面临着裁员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部门更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到偏远艰苦的地区工作,对到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工作的大学生给予待遇和福利方面的支持,部分大学应届毕业生不是没有工作岗位去参加工作,而是因为错误地选择了就业方向,这就导致了有些工作竞争太激烈,而另一些则被忽视。
2.3.2社会方面要尽可能消除歧视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应该尽一切努力减少歧视。区域歧视、性别歧视等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的无形障碍。只有我们摆脱观念的束缚,建立起一个只思考能力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效率和公平。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歧视非常敏感,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户籍存在歧视。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学生成长环境和性别的差异会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差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确实有能力有想法的大学生来说,这就是一道很难跨越的屏障,所以用人单位,要用发展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应聘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歧视的眼光对待不同的求职者。
2.4个人方面
2.4.1全面认识自我
大学生职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和职业目标的设定,应建立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科学评价自己的优势、兴趣和各种环境因素。人们常说,当他们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时,即使很无聊,也会像雕刻家在享受他的艺术作品。否则,当他们做他们不喜欢的工作时,他们会像在失眠中等待黎明一样痛苦。大学生应该在从大一入校开始就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评价,自己可以干什么,自己能够干得了什么,要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只有确定好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才能够努力的学习,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毕业以后的竞争中有更大的优势。
2.4.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现在的大学生就业体制应经变成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了,不再是以前的毕业生就业计划,因此,大学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应该更加注重实际,人在选择职业的同时,职业也在选择。要符合社会需要,把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统一起来,着眼现实,面向未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同时应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的实现,就业是人谋生和生活的手段,但是更要把就业看作是一种为社会奉献的方式,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国民.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就业指导举措[J].继续教育研究,2021(03):85-88.
[2]刘庆会.长春市: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J].新长征(党建版),2021(0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