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6
/ 2

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顾宝明

江苏项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之一,与人们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在航运以及河道治理工作中,许多地区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为了降低自然灾害对我国生活和居住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水利工程在调节水流量,防洪抗灾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当我国南方雨季来临时,经常有堤岸滑坡情况出现,严重影响河流两岸居民以及河流下游地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变得更高。河流沿岸人们的经济发展、生活繁荣,对堤坝实施修建和加固养护的工作要求也变得更高。水利堤坝这项技术具有相应的技术性和复杂性,需要每个流程都紧密配合,唯有如此,才可以确保水利堤防这项工程的质量,确保安全。

1堤防施工填筑技术

1.1清理堤基

对施工现场地质环境进行勘察,掌握底堤基情况、地质环境特征与水文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堤基处理方式,明确堤身、压载基面和铺盖等部位的清理顺序。其次,清除堤基范围内分布的各类杂物,如地面植被与杂草、砖头、腐殖土、淤泥等,将所清理杂物在指定位置进行堆放处理。再次,对堤基表层进行压实整平处理,凿除与补平堤基表面凹凸不平部位,保证堤基表面平整度达标,并对原有堤坝进行维修处理,如加高加厚处理,修补结构破损部位。最后,检查堤基清理效果,确定堤基平整度、洁净度与土壤密度达标后,再开展堤身填筑作业。

1.2堤身填筑

在上述堤基清理和压实工作结束后,就可以进行第一层的填充施工,该过程一般采用了由低到高的填充顺序。如果铺砌区域较大时,最好选择分段铺设的填充方法,从而提高其填充效率。在固定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最好控制浇筑速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堤身浇筑的质量,而且还可以确保堤坝整体性。当填充不同位置时,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对应的比例进行填充。如果水利工程堤防表面凹凸不平,则需要先对地表进行处理,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当堤防出现不同水平的分层时,要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而对于一些水利工程建筑,施工人员需采取分层填筑的方式,这样可以提高整体填筑面的密实程度,在工程验收合格后,需再次填铺新土,这样可以更好地巩固建筑物,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选择施工土料的人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1.3堤坝压实

在堤防工程施工过程中,堤坝压实施工是比较关键的一项技术,该施工阶段要对土壤含水情况给予不定期检查,确保土壤含水量位置在1%-3%范围内。在压实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细化和完善压实施工流程,合理选择压实机械,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漏压与压实不足等现象的出现,而且还可以提高堤坝的稳定与牢固。在堤坝压实施工过程中,一般要求先进行水平分层铺土,随后开展逐层碾压。在压实阶段,最好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对压实机械进行选择,对于比较开阔的场地,一般会选择大型碾压机械,最常见的是压路机,而在回转不利、空间较小的区域,最好选择手扶碾压机给予全盘碾压,从而有效提高堤坝的强度和稳定性。

2水利工程中常见的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2.1防渗漏帷幕灌浆施工技术

这项技术的运用有诸多限制,并且在土壤岩石本身颗粒就很大的区域或是砂砾石土质中会更加合适,同时还需要结合水利工程实际的地质条件,来确定其所使用的施工工艺。运用这项技术进行工作时,应该把固定面积的帷幕埋到土层表面的标准深度以内,如此才可以有效地去固定上层建筑和大坝主体。因为帷幕原本就拥有很好的防渗水功能,所以应该依据表面孔眼在数量上的多少,来决定是运用双排孔或是多排孔,按照特定的顺序把泥浆灌注进每个孔眼之内,接着再借助幕布进行固定。

2.2坡式护岸

坡式护岸是在水利工程坡脚与岸坡区域铺设防冲刷材料来建造坡式护岸结构,与其他堤防护岸结构形式相比,坡式护岸具有工艺简单、环境适应性强、不影响河床环境、抗冲击效果好等优势,当前主要被用于小型水利工程中。同时,在采取坡式护岸技术时,应强化护脚防腐性能,并在地面高程无法满足防浪要求的情况下于坡顶处额外设置防浪墙。此外,在应用传统的坡式护岸技术时,要求在干地条件下进行施工,需提前堤防护岸工程现场修筑围堰,致使工程造价成本提高,且护岸施工效率及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针对于此,可选择采取无围堰膜袋护坡水下施工技术,在护岸端部挖设一定深度的防滑槽,沿滩面向堤岸方向延伸弯折埋入膜袋,并在膜袋下方铺设土工布反滤层。随后,将相邻模袋紧密连接,向膜袋内充灌混凝土,使用砂土回填沟槽,即可开展护岸施工。

2.3混凝土防渗技术

混凝土防渗技术较为常见,主要原理是通过控制防渗墙厚度,让墙段紧密结合,大幅提高堤坝的防渗效果,除了具备防渗作用外,还能对已渗透的堤坝加固处理,避免出现再次渗透。防渗处理后能够保证堤坝稳定于安全运行状态,提高堤坝安全性,不会影响周围环境。混凝土防渗墙要依据工程的防渗需要和施工工艺划分为深厚型以及浅薄型。一般情况下,浅薄型深度约为10~20m,厚度保持10~25m,在堤坝工程中使用。深厚型厚度为60~80m,甚至可以达到130m,主要应用于30m以上的大坝中。

2.4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漏施工技术

这项技术的实施与高压力产生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在高压力的影响下做到了有序的灌浆。就水利工程中大坝建筑的施工而言,其应用原理就是借助高压喷浆的设施,让浆液深入到土壤之中。相关工作者务必要提前明确灌浆孔的实际位置,如此才可以让灌浆孔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然而,运用这个技术进行工作,就务必要把控好水利工程的实际位置,同时依据地形环境上的差距对其做合理的变动,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操控浆液。所以,这个技术在具体工作期间具有非常广泛的运用,但必须要保障相关工作者拥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同时要确保地质条件能够达到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堤防护岸必不可少。而洪水灾害的发生,也对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将会直接决定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特点、现场施工条件来对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这样既可以确保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推动我国水利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进宏.探析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5):108-109.

[2]唐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21):123-124.

[3]余小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06):162-164.

[4]王浩.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8):106-107.

[5]崔振奇.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0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