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

赵惠娟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 50088


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6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展开分析,按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0例。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采取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效果分析;研究

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严重者会致人死亡[1],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应将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应用其中,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心功能指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将对我院6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展开研究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展开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患20例、女患10例,平均年龄45.5岁,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中15例患者、15例女患,平均年龄50.5岁,采取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两组资料比较无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患者采取吸氧、消炎、除痰、平喘治疗,加快患者水电解质的恢复速度。

观察组采取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

在治疗前对呼吸机合理设置,通气模式调整为自主呼吸/时间切换模式,呼吸机参数设置:吸气压初始:8-10cmH2O,潮气量6-9ml/kg[2]。

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严格监测,待患者体征指数恢复正常后将呼吸机撤离[3]。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秩和检验。当P<0.05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

表一: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0

16(53.33)

12(40.0)

2(6.67)

28(93.33)

对照组

30

11(36.67)

9(30.0)

10(33.33)

20(66.67)

2.2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总满意度73.33%;观察组总满意度96.67%,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明显(60b5e14d3a19c_html_e17ab4e58e65100e.gif =6.41,P<0.05)。详情如下:

表二: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0

18(60.0)

11(36.67)

1(3.33)

29(96.67)

对照组

30

12(40.0)

10(33.33)

8(26.67)

22(73.33)

2.3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详情如下:

表三: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


组别

例数

血氧饱和度(mmHg)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mmHg)

PH值

观察组

30

94.22±3.65

67.77±5.57

7.19±0.19

对照组

30

55.69±1.78

42.25±8.19

7.69±0.25

2.4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详情如表四:

表四: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

组别

例数

心室舒张末径(mmHg)

左心室射血分数(%)

观察组

30

57.69±6.15

72.09±8.19

对照组

30

50.25±4.75

67.98±6.22

2.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

两组数据比较,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下: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

30

98.12±5.15

对照组

30

62.02±5.25

X2/t

-

19.675

P

-

<0.05

3讨论

急性呼吸衰竭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种类,若治疗不及时便会导致患者机体发生衰竭[4],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科学的治疗手段,将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应用其中可恢复患者的供氧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为患者肺部功能提供有效的保护[5-6]。为提高临床疗效,还应对医务人员加强培训管理,使其掌握更多的护理经验与技能,增强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H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采取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可使患者各项呼吸功能得到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7]。

参考文献

[1]艾合提热木·塔力甫.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肺功能及预后影响[J].新疆医学,2021,51(01):81-83.

[2]边蓓蓓.无创呼吸机结合精细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1,34(01):164-165.

[3]黄晓远.乌司他丁联合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J].沈阳医学院学报,2021,23(01):18-21.

[4]陈沃庆.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02):11-13.

[5]隋文峰.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01):26-28.

[6]高雅,李想,周晓静.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河北医学,2020,26(12):2021-2024.

[7]杨芳.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J].医疗装备,2020,33(24):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