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肩胛骨训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1

【康复治疗】肩胛骨训练 !!

胡昆

天全县中医医院 四川 雅安 625500

肩胛骨又称为胛骨、琵琶骨,呈倒置三角形扁骨,位于胸廓后方,具有支撑保护脏器、辅助上肢运动的作用,是肩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发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肩胛骨疼痛、肩胛骨骨折等情况,导致患者上肢功能明显损伤,生活质量下降,分析其原因多与患者年龄、肌肉炎症、高能量冲击有关,需尽早就医,改善患者病情发现。

对于肩胛骨损伤患者,常伴随有慢性肩部疼痛、活动受限、肌肉痉挛等症状,其中肩部疼痛多表现为昼轻夜重,直接影响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同时在肩部活动时,伴随有撕裂样剧痛,在气温降低时,伴随有局部刺痛症状。活动受限是指患者在上肢行外展、上举、内外旋动作时,肩关节活动受限情况明显,严重者无法进行穿衣、洗漱、饮食等行为,生活自理质量明显下降,同时,在按压肩关节能感受到明显疼痛。肌肉痉挛是指患者肩关节周围肌肉发生痉挛症状,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症状,导致活动受限情况明显,但无明显疼痛情况。因此,肩胛骨损伤患者临床需及时给予治疗干预,同时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需为患者提供针对性肩胛骨训练,以促使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预后质量。

在患者进行肩关节训练活动前,需先进行系统性的热身活动,能够提高肌肉温度,加快血液循环,避免患者在运动中出现肌肉撕裂情况,影响训练效果。在热身训练中,常采用墙壁滑动、肩袖肌群预热以及古巴推举训练,其中墙壁滑动训练中,患者将肩背部完全贴合墙壁,保证上背部贴紧墙面,缓慢张开双臂,掌心向前,让自己的整个手臂紧贴墙面,若患者肩关节或肩胛骨疼痛情况明显,可适当贴近墙面,顺着墙壁由上到下滑动,能够起到激活菱形肌、斜方肌等肌群,提高肩胛骨稳性和灵活性。肩袖肌群预热主要是指肩关节外旋能力训练,采用弹力带或哑铃进行训练(重量较轻),适当拉开弹力带或垂直提起哑铃,在患者耐受能力下进行内收位和外展位的外旋运动,起到肩袖肌群的热身效果,若患者训练期间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需及时停止训练,避免影响患者肩功能。

肩胛骨训练主要是对肩胛肌肉进行训练,包括斜方肌、菱形肌、前锯肌、胸小肌、肩胛提肌:

斜方肌是肩胛骨周围的重要肌肉,其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全肌收缩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在训练中主要采用耸肩训练:需指导患者两脚分开,双手握着适当重量的哑铃,形成抗力,将两肩分别向两耳方向移动,肩抬到最高处时,做顶峰收缩,稍停一会儿。然后,两肩缓慢下放,放到最低点时,感觉到双肩充分向下伸展,从而促使肌肉收缩,起到肌肉锻炼效果。

菱形肌可采用坐姿划船训练方法,患者坐在凳上,两腿前伸并适当屈膝,脚掌抵住前方踏板,两臂自然伸直,肩关节放松,上体前屈。保持背部肌群收缩用力,使两臂屈肘贴身向胸腹部拉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拢,紧收背部肌肉,停留1-2s,沿原路线返回,充分伸展背部肌肉,起到肌肉收缩训练的效果。

前锯肌可采用伏地起身的训练方法,指导患者双手和双脚置于地面,将身体完全支撑起来,并将手往地面方向贴,促使前锯肌和肩胛骨做前突运动。若患者年龄较大或机体训练耐受力较弱,可采用跪姿训练方法,减少训练强度,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胸小肌能够起到肩胛骨固定、胸部支撑的作用,在患者日常呼吸中均有明显作用,训练时主要采用胸小肌拉伸训练。患者取站立位,靠墙站立,右侧靠近墙壁,向后上方伸出你的右侧手臂,手掌放于墙上,呈45度角。向左转动你的身体,使胸骨远离墙壁,在耐受情况下,保持转动角度30s,左右两侧方法相同,能够起到胸小肌拉伸、放松的效果。

肩胛提肌在上肢活动、头颈部运动中均有明显作用,训练时常以牵拉伸展方式进行活动,患者取站立位,将左手抬起向后摸肩胛骨,另一只手辅助头部向倾斜斜面旋转,直至肩胛提肌感觉到明显的牵拉感,再更换训练侧,起到肩胛提肌松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