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经介入技术是医生的“透视眼”主要治疗什么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1

神经经介入技术是医生的“透视眼”主要治疗什么病

李强

江安县中医医院脑病科 644200


什么是介入治疗技术呢?介入技术(Interventional Technology)也称为介入治疗、介入疗法(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入放射医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ical Medicine)的简称,是近几年新出现的医学术语,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发展迅速,是在医学影像学设备的辅助下,使用特殊医疗器材进入患者体内,对疾病进行治疗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二十一世纪微创医学的领头羊。介入技术是介于外科治疗与内科治疗之间的治疗方法,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法,是应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在医学影像学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患者体内,对患者体内病灶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包括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简单来说,这种治疗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患者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进行治疗,几乎可以到达人体各个器官、管道和腔隙,对患者创伤较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放射科不仅担负着影像诊断的任务,也逐渐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临床治疗的工作当中。目前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

1神经介入技术概念

神经介入技术是在X线电视的辅助下,对患者颅脑疾病直接进行治疗的方法。人体内的血管就好像是纵横交错的江流湖海,而介入神经技术就是将大小以及作用不同的具有治疗效果的“小船”在有线或者无线的操控下,通过这些“河流”运送至患者病症的“码头”,从而起到治疗目的。治疗时,一般采用股动脉穿刺,在X线电视的辅助下,将内径为2mm的引导管从主动脉插到供应颅脑血管颈动脉或椎动脉内。然后通过插入的引导管将更细的微导管插入颅内相关动脉内,直达病症位置。最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和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法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2 神经介入治疗哪些病

(1)脑血管畸形

这是青少年常见的颅内出血原因,发病凶险突然,开刀时出血较多,危险性较大,可造成残疾。介入治疗可以将微导管选择性插到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处,然后注射各种不同的栓塞剂,将畸形血管团进行部分、大部分或全部栓塞。有的病人一次可治愈,有些病人需进行多次治疗。

(2)脑动脉瘤

这是中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的主要原因,而且复发出血致死的情况经常发生,必须及时手术。有些巨大的动脉瘤以前无法手术治疗,现在可采用介入方法。将微导管送到动脉瘤内,通过微导管将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插入动脉瘤内盘成篮状,通电将弹簧圈解脱。再继续插入数个弹簧圈,直至将动脉瘤完全闭塞,同时保留载瘤动脉通畅。

(3)脑血栓形成

这是导致中老年人中风的一种常见因素。由于脑部血管被血栓阻塞,会导致肢体偏瘫,半身不遂,语言不清。近年来已研制出能溶解血栓的药物,如重组人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尿激酶,但是通过静脉注射治疗后的效果并不理想。最新的方法是采用介入治疗,将取栓支架或吸栓导管放到血栓阻塞的血管部位,通过支架或吸栓导管去除堵塞血管的血栓,使堵塞血管再通,避免了患者的瘫痪致残甚至死亡。

(4)颈动脉海绵窦瘘

头部受伤后有些病人可发生眼球突出、跳动、局部充血,称为颈动脉海绵窦瘘。过去需要开颅手术或颈部手术,但手术效果并不可靠。现在采用介入方法,将可脱离的球囊导管选择性地插到动脉与静脉相交的瘘口,充盈球囊将瘘口完全闭塞又保持脑动脉血流畅通。此法安全可靠,效果立竿见影。

(5)颅内脑膜瘤

这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由于该处血液供应丰富,手术风险很大。采用介入放射技术可通过内径小于1毫米的微导管注入直径200微米左右的栓子,将肿瘤内的血管网和主要供血动脉闭塞。这样手术可以在“无血”或“少出血”的情况下从容不迫地进行,达到完美的境地。

(6)颅内恶性肿瘤

如胶质瘤、脑转移瘤等,这些肿瘤手术切除和放疗后容易复发,一般采用化疗。由于化疗药物全身反应大,故限制其疗效。采用介入技术,将微导管选择性地插入肿瘤的供血血管内,灌注化疗药物,即所谓“超选择性动脉内化疗”。这种方法可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50倍,降低全身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明显地提高疗效,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3 神经介入治疗的优势

神经介入治疗对患者创伤较小,患者所受到的痛苦小,而且操作简单方便,治疗快捷,适用范围广,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由于患者所受创伤小因此在术后恢复较快,缩短了住院时间。与开颅手术相比,相对手术风险小。减少反复发病的风险,帮助患者节约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