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出生缺陷监测管理提高监测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加强出生缺陷监测管理提高监测质量

严利英

四川省资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确保落实先天性监测工作,减少出生缺陷的漏报,提高出生缺陷监测的质量,并探索有效和准确的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和2019年1月~2020年1月两个阶段当地医院的原始数据,按照当地妇幼保健院制定的统一质量控制要求,在辖区内与监视医院有关部门按原管理标准进行监督操作,并采用新的管理方法进行监督操作,比较工作前后的出生缺陷漏报率。结果:出生缺陷漏报率从最初的14.3%下降到0%。结论:根据当前的质量控制要求,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来有效减少出生缺陷漏报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出生缺陷;管理;监测质量


监测出生缺陷对出生人口的质量是一项重要的长期挑战。为了提高先天性监护的质量,实现标准化的监护,严格的管理,准确的报告,寻找准确可靠的先天性数据,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和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分析并讨论了当地先天性监测医院的监测工作。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资料来源于我院两个阶段的原始资料,第一阶段为2008年1月~2009年1月,第二阶段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资料详情包括娩室分娩登记,怀孕13-27周中期妊娠引产登记,早期新生儿入院登记以及所有报告的出生缺陷病历,中期引产病历和早期新生儿住院病历,资料的调取通过了我院详情科室的认证通过,本次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通过执行。

1.2方法。

①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健全包括妇幼健康机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科研院所、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等在内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建立健全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新生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听力、视力,肢体,智力障碍和孤独症儿童筛查以及诊断和治疗康复等技术网络。②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提升项目,积极开展超声、优生咨询、产前筛查诊断、新生儿疾病与残疾筛查等技术人员专项培训,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产前筛查、诊断和新生儿疾病与残疾筛查等干预措施的广泛开展。③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知识,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养成有利于优生优育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④积极宣传出生缺陷防治对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倡导优生优育的婚育观念,动员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


2结果

两个质控时限的出生缺陷监测对比

2008年1月~2009年1月,某院出生缺陷数为7例,出生缺陷漏报数为1例,漏报率为14.3%;2019年1月~2020年1月,某院出生缺陷数为9例,出生缺陷漏报数为0例,漏报率为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出生缺陷是指出生时就存在的结构和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往往是导致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和婴幼儿夭折的重要原因。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先天性监测结果,我国出生缺陷的总发生率约为13‰。保证质量,提供准确、可靠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是做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关键。减少先天缺陷儿的发生率,目前就预防出生缺陷而言,孕情的全程管理主要采取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及选择性流产的二级预防。这是因为,通常孕妇在怀孕后去医院进行第一次产检时,很可能已形成和存在先天缺陷,从而丧失了预防先天缺陷的最早时机。

规范管理是加强出生缺陷监测的基本保证,执行出生缺陷监测操作手册,建立和完善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评价标准,针对近年来质量控制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及时修订了年度评估标准,在制定评估标准时,要求全国各卫生行政机构和监视医院共同参与先天性监测领导小组,相关部门领导应全程参与重视这一任务[2],同时必须妇、产科医生进组,履行职责,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作,对出生缺陷进行联合监测。质量控制检查为出生缺陷实时报告,半年内可纠错,这样报告不力的单位大大减少,漏报率也大大降低。信息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及时收集各种报告资料,核查总结和报告工作,及时汇总和分析数据,并向监测医院提供反馈意见,以提高报告质量和确保报告完整性,降低出生缺陷漏报率[4]。强调相关组织部门的重视,监督和协调,加强合作,减少漏报,确保年度监测任务的顺利完成。监测医院应建立并完善与出生缺陷有关的系统,尤其是自我检查系统,以明确职责。有必要在系统中反映诊断过程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充分了解所有相关联系,进一步减少诊断工作[3]。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成败关键是人员培训,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相关人员熟悉出生缺陷的监测工作质量标准,充分重视监测工作,提高主动监测的意识,提高监测水平。

研究发现,有较好的孕期保健和较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的社区出生缺陷漏报率越低。主要因为在这些社区,孕产妇保健服务体系完善,卫生从业人员有较高责任感和专业水平,保健工作质量高,孕产妇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学习医学知识,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自我保健意识,积极主动配合检查和跟踪怀孕状况,监测督促早孕检查建册及常规妇产科检查等各项工作,加强围产期保健,确保了妇产科质量,并且当地妇幼机构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协调随访,孕期按规范检查比例逐年增加,出生缺陷报告不力的比例也逐年下降。

我们发现,对孕期和育龄期妇女的系统管理建设专管平台,为监测出生缺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进行早孕检查、产前检查、住院新法接生和产后访视的同时,可以动态、及时地获取有关出生缺陷的信息,从而可以采用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来实现出生缺陷的二级预防。或者通过医护人员的产后访视,及时发现先天缺陷线索,以促进对先天缺陷的早期诊断治疗并实现预防先天缺陷的三级预防。通过加强对孕产妇的系统管理、追踪访视,可以有效提高孕产妇出生缺陷的监测覆盖率,提高出生缺陷监测质量,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构建健康中国。


【参考文献】

[1]张莹, 夏宏伟, 闫学明. 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与出生缺陷监测工作质量[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07):110-111.

[2]罗晓航, 刘秀玲. 培养监测单位"专干"的管理能力 出生缺陷监测质控关口前移[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19):2641-2642.

[3]石丽华, 于冬梅, 刘瑾琦. 加强监测工作管理 确保监测质量[J]. 中国妇幼保健, 2002(08):16-17.

[4]徐宏燕, 刘凯波, 闫明,等. 北京地区出生缺陷监测与管理模式研究项目资料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 019(005):98-99.